首页> 中文学位 >从接受美学角度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以《绿野仙踪》两个中译本为例
【6h】

从接受美学角度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以《绿野仙踪》两个中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尽管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一直层出不穷,然而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仍然受到学术界的忽视,处于学术视野的边缘位置,因为它的创作对象是儿童,而儿童在社会中毕竟是少数群体,无法成为文化关注的中心。面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边缘化的现状,本论文作者意识到扩展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必要性,因此尝试将接受理论引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并创新性地对美国童话《绿野仙踪》的两个中文全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
   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介绍了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首先,近年来儿童文学开始向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并延伸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研究、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等。其次,伴随着儿童文学研究的发展,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多元系统理论、目的论和操控理论等。第三部分是文献部分,介绍了接受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期待视野和文本的不确定性,并从译者的双重身份和读者的隐身参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儿童文学翻译即面向特定儿童读者的翻译,译者应当尊重儿童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重视儿童的需求,考虑儿童的接受水平,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第四部分对美国童话《绿野仙踪》及其两个中译本进行介绍,这两个译本的译者分别为陈伯吹和马爱农,出版时间分别为1953年和2007年。本论文根据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结合对《绿野仙踪》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分别从词汇和句法的层面提出了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上,语言应当明白易懂,动作感强,偏口语化,多用修辞手法,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并且多用拟声词、汉语四字格和重复、押韵等手法,以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在句法层面上,句式应当简洁、整齐,多用排比。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论文首先指出接受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翻译是可行的,译者在把握和忠实传达原作风格的同时,应从儿童读者的接受水平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受到接受理论的启发,本论文认为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应当尊重儿童读者,尊重儿童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需要,努力在翻译过程中与儿童读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交流和沟通关系,译出适合儿童接受水平、儿童读者喜欢的作品。其次指出本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由于接受理论过分强调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作用,导致文本本身的客观性被否定,使翻译批评成为一种经验描述,而缺乏理性批判,所以以后接受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应当考虑到这一方面。
   本论文作者希望此次将接受理论引入儿童文学翻译的尝试会对以后儿童文学翻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发展有所促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