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及其对欺负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6h】

初中生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及其对欺负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不稳定自尊

2.2 家庭教养方式

2.3 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

2.4 不稳定自尊与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的关系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3.1 以往研究局限及问题提出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假设

4 研究一:青少年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4.2 方法

4.3 结果

5 研究二:不稳定自尊与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5.2 方法

5.3 结果

6 讨论

6.1 青少年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

6.2 不稳定自尊、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的关系

7 研究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附录B Rosenberg自尊量表

附录C初中生欺负行为问卷

附录D不稳定自尊测量量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尊向来被视作当代人格心理学领域值得重视的议题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间,自尊领域问题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已取得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虽然关于状态自尊的研究较多,但其中很少有涉及到状态自尊下的不稳定自尊的研究。Kernis等认为不稳定自尊是指自我价值感随时间和情境的短期波动而波动,它反映的是当下的和基于情境的变化幅度,如由某个具体事件引起的个体体验到自尊的暂时升降;这个事件可能是内部因素产生的(例如,源于个体与他人的早期交往中)或者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别人对其肯定的态度)。不稳定自尊有三种变化趋势:首先,由低自尊向高自尊不断地提高;其次,从高自尊向低自尊不断地降低;最后,自尊水平在低水平与高水平之间不断地波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不稳定自尊的结果变量的研究也不多。本研究探讨状态自尊下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本研究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设计,利用问卷法、IAT法等研究方法,对21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在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Bootstrap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SECS自尊水平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欺负行为组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5)不同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组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6)不稳定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内隐态度以及欺负行为之间起到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