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基础、问题与策略
【6h】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基础、问题与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课程管理政策的变革: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政策驱动

(二)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理论驱动

(三)学校课程领导的优化: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驱动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部分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内涵与性质

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内涵

(一)学校课程领导的内涵

(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意蕴

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内在本质

(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一种自然领导观

(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一种自我领导观

(三)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一种平民化领导观

第二部分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理论基础

一、Y理论与B行为模式

二、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三、革新型领导理论

第三部分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问题

一、传统学校管理基于的三种预设

(一)预设一:微观还原论作为学校管理建制的方法论基础

(二)预设二:科层组织使学校系统有效地运转

(三)预设三:学校环境作为一种线性环境

二、传统学校管理构建的学校组织

(一)组织结构

(二)权威形式

(三)决策制定

(四)主体结构

(五)变革动力

三、传统学校中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缺失

(一)病态一:校长与教师在课程运作上相互防范

(二)病态二:教师与教师在课程运作上相互疏远

(三)病态三: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运作上独断专行

第四部分促进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策略

一、学校作为复杂系统向本真世界的回归

(一)复杂理论:分析学校组织的新视角

(二)学校系统:基于复杂理论的检视

二、教师参与课程领导在复杂学校的涌现

(一)课程领导:在复杂学校中的涌现

(二)教师参与:复杂学校的课程领导

三、促进教师参与的复杂适应性课程领导

(一)复杂适应性课程领导的状态展望

(二)复杂适应性课程领导的“转轮”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成为课程改革、课程发展的中心,教师作为处理学校课程事务的重要主体,在其中的领导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就在于考察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意蕴、合理性、现实问题及其促进策略。在此,本文以“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概念及本质为分析起点,以教育与非教育背景中的相关理论作为应该让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理论支撑,把传统学校管理隐含的假设及其形成的学校管理组织对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阻碍作为关键问题,阐明了在学校课程领导方面传统学校管理预设应该向复杂理论视角转移,探讨了教师在复杂学校系统中进行课程领导的机制及其促进策略,从而为有志于让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学校提供参照和借鉴。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在我国课程管理政策变革、现代领导理论发展及其追求学校课程领导最优化背景下催生的重要命题。尽管国外的研究较早,但我国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以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其进行探讨。 学校课程领导就是指学校中的课程领导者与追随者在课程事务上通过互动而相互影响,以促进学校中人、事、物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表明教师既有介入学校课程领导的权力又有介入学校课程领导的义务,这充分体现了在学校课程领导方面所持有的自然领导、自我领导、平民化领导等理念。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合理性可以从非教育和教育背景下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确证,其评判标准在于能够增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功能和提高学校教育的绩效。其中,Y理论与B行为模式、领导者一成员交换理论、革新型领导理论等都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反观现实学校,它是以微观还原论、科层组织思想及其线性学校系统为基本预设构建了传统学校管理特有的组织结构、权威形式、决策制定、主体结构和变革动力。正是传统学校这样的组织使得学校在课程运作上校长与教师之间相互防范、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疏远、教师对学生独断专行,从而成为了新时期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阻碍。 要使教师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就要求回归学校的本真状态,认清学校系统具有的整体性、多样性、涌现与自组织性以及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了解在复杂学校中课程领导通过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而涌现的重要机制,明确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本身具有不可预测性、结构和关系的多样性、跨层次性、自组织与自适应性等多种复杂特征。最后,要促进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就需要进行有教师参与的复杂适应性课程领导,把复杂性思维渗透到教师参与的诊断学校现状、设置课程愿景、构建课程领导组织、提升专业素养、自主行动与决策等学校课程领导环节中,并通过这些环节的周期性循环来提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