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取食

取食

取食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3774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等;取食的相关文献由145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吕仲贤、唐艳龙等。

取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774 占比:99.54%

总计:94212篇

取食—发文趋势图

取食

-研究学者

  • 刘刚
  • 吕仲贤
  • 唐艳龙
  • 温小遂
  • 王丽娜
  • 胡萃
  • 钟伟朝
  • 钟日开
  • 黄瑞森
  • 凌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凯文; 吴守欣; 张冬勇; 吴佳昊; 杜永斌; 樊建庭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种群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方法】通过室内取食和产卵试验,测定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的取食和产卵行为差异。【结果】取食试验结果显示:余姚种群云斑天牛与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余姚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连木、女贞、白蜡和大叶杨,余姚种群最喜欢取食黄连木。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520.00±34.79)和(1815.50±42.13)mm^(2)。临安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贞、黄连木、白蜡和大叶杨。临安种群最喜欢取食女贞,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347.33±51.95)和(1173.00±75.54)mm^(2)。产卵结果试验显示:余姚种群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比较一致的产卵偏好性,都喜欢在大叶杨上产卵。余姚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黄连木和白蜡,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72.00±5.87)和(82.00±7.64)个,产卵数分别为(60.00±6.19)和(58.00±5.66)粒。临安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白蜡和黄连木,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35.00±5.22)和(30.00±3.85)个,产卵数分别为(22.00±4.51)和(25.00±3.08)粒。【结论】余姚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为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取食偏好寄主不同。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黄连木,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女贞。2个种群云斑天牛产卵偏好寄主相同,均为大叶杨。图3参23。
    • 吴佳昊; 黄波; 王德辉; 顾宇彤; 杜永斌; 郑凯文; 樊建庭
    • 摘要: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我国两种重要的林业蛀干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了阐明两种星天牛之间的物种竞争关系,本文采用行为观察试验,研究两种星天牛寄主危害部位、异种危害寄主识别和种间争斗行为等试验。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在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危害部位有很大差异,光肩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枝条上部,取食面积为239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取食面积的69.3%,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树干上部,取食面积为314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的96.6%;两种星天牛都能识别异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对其具有显著的回避性,其中光肩星天牛对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20.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2518.8 mm^(2),同样,星天牛对光肩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36.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1803.5 mm^(2),而对同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没有显著的选择性;两种星天牛之间争斗共发生34次,其中星天牛获胜30次,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两种星天牛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并且能够识别对方物种的存在,其对寄主的感受机制和植物免疫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 王斯亮; 邵越; 闫成进
    •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是重大入侵多食性害虫,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周年繁殖。过去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了小麦有成为草地贪夜蛾越冬寄主的风险。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的适应性的内在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草地贪夜蛾在转换取食小麦和人工饲料后的表达谱差异。共组装得到66407条Unigene,其中18868条获得功能注释。取食小麦和人工饲料的幼虫中,分别找到542条和6863条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大量表皮相关基因表达量在取食小麦的幼虫中显著上调,而在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中下调。同时发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取食小麦和人工饲料的幼虫中均有下调表达。本研究为草地贪夜蛾为害小麦越冬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信息和参考。
    • 郭怀亮; 姚宝辉; 王缠; 蔡志远; 谭宇尘; 张倩; 杨晶; 苏军虎
    • 摘要: 捕食者气味是具有高度进化性的自然应激源,可提供与捕食者有关的大量信息,并会引起被捕食者广泛的反捕食行为.为分析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对捕食者黄鼬(Mustela sibirica)粪便气味的行为响应及反捕食权衡策略,通过非损伤活捕高原鼢鼠,在行为测试装置中,将其暴露于1 g黄鼬粪便30 min,以蒸馏水为对照,检测其对黄鼬粪便气味的行为响应特征.结果发现,黄鼬粪便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雄性高原鼢鼠取食时间和食物摄入量以及雌性的食物摄入量(P0.05);黄鼬粪便存在时,雄性和雌性高原鼢鼠的静止、直立、移动以及躲避行为均显著增加(P0.05).黄鼬粪便气味显著影响了高原鼢鼠的食物摄入量,并引起反捕食行为的表达.
    • 周心怡; 闫丽琼; 吕云彤; 孙丽丽; 朱靖闻; 曹传旺
    • 摘要: [目的]探究舞毒蛾取食对小黑杨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诱导防御的影响,为明确杨树抗虫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寄主抗虫性提供基因材料.[方法]通过RT-PCR法获得小黑杨C4H和4CL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基因特性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C4H和4CL系统进化树;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较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下小黑杨C4H和4CL活性,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2种损伤处理对C4H和4C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从小黑杨转组文库中克隆鉴定获得2个属于p450家族的C4H基因(命名为C4H-1和C4H-2)以及1个多结构域蛋白超家族(AFD_class_I)4CL基因,全长基因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518~1740 bp,编码505~57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8.00~63.03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63~9.0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小黑杨C4H-1与银白杨亲缘关系近聚为一类;而C4H-2与毛白杨、欧洲山杨、毛果杨×美洲黑杨和毛果杨具有较高同源性聚为一类,小黑杨4CL与毛果杨×美洲黑杨和毛果杨亲缘关系较近.舞毒蛾取食诱导小黑杨C4H-1、C4H-2和4CL基因表达量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6.86、1.15和1.50倍;而机械损伤诱导C4H-1基因表达上调,抑制C4H-2和4CL基因表达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1.80、0.71和0.60倍.取食和机械损伤均能诱导小黑杨C4H和4CL活性增加,且取食诱导显著高于机械损伤.[结论]舞毒蛾取食显著诱导小黑杨C4H和4CL活性增加,可能分别来源于C4H-1、C4H-2和4CL基因表达量增加.舞毒蛾取食参与诱导小黑杨苯丙氨酸生物合成途径防御反应,可为进一步明确小黑杨诱导抗性机制以及探讨小黑杨木质素合成防御昆虫取食提供基础理论.
    • 文明明; 赵治恒; 毕洁; 贺艳萍; 舒在习; 肖安红
    • 摘要: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作为最成功的胞内共生菌之一,它能感染很多节肢动物与线虫,并影响宿主的繁殖来增加其自身的传播.目前,有关Wolbachi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宿主生殖功能的调控上.除了生殖系统外,Wolbachia也能感染宿主的体细胞,对宿主嗅觉、取食、学习与记忆、睡眠等多方面行为产生影响.然而,Wolbachia对宿主取食节律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发现,wMel Wolbachia广泛分布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大脑中.同时,我们利用Multibeam(MB5-MB)果蝇活性监测器检测果蝇取食节律.结果发现,不论是感染Wolbachia,还是未感染Wolbachia对照组的果蝇,雌性果蝇比雄性果蝇出现在靠近食物端的次数更多,即取食偏好更高;感染Wolbachia的雌性果蝇,与对照组相比,在夜晚(ZT19-23)的取食偏好更高;相反的,感染Wolbachia的雄性果蝇,与对照组相比,在下午至夜晚(ZT15-23)的取食偏好更低,而在上午(ZT1-9)的取食偏好更高,表明Wolbachia感染对果蝇的取食节律有影响,本文为Wolba-chia对无脊椎动物宿主行为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文明明; 赵治恒; 毕洁; 贺艳萍; 舒在习; 肖安红
    • 摘要: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作为最成功的胞内共生菌之一,它能感染很多节肢动物与线虫,并影响宿主的繁殖来增加其自身的传播。目前,有关Wolbachi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宿主生殖功能的调控上。除了生殖系统外,Wolbachia也能感染宿主的体细胞,对宿主嗅觉、取食、学习与记忆、睡眠等多方面行为产生影响。然而,Wolbachia对宿主取食节律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发现,wMel Wolbachia广泛分布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大脑中。同时,我们利用Multibeam(MB5-MB)果蝇活性监测器检测果蝇取食节律。结果发现,不论是感染Wolbachia,还是未感染Wolbachia对照组的果蝇,雌性果蝇比雄性果蝇出现在靠近食物端的次数更多,即取食偏好更高;感染Wolbachia的雌性果蝇,与对照组相比,在夜晚(ZT19-23)的取食偏好更高;相反的,感染Wolbachia的雄性果蝇,与对照组相比,在下午至夜晚(ZT15-23)的取食偏好更低,而在上午(ZT1-9)的取食偏好更高,表明Wolbachia感染对果蝇的取食节律有影响,本文为Wolbachia对无脊椎动物宿主行为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余源婵; 杨茂发; 商胜华; 刘健锋; 于晓飞
    • 摘要: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MS K326'为研究材料,采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 3种昆虫取食对烟草防御信号分子含量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取食后,烟叶中的JA、NO含量分别在48 h、24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的1.1倍和1.35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取食后,烟叶中的JA、NO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7.1%、33.33%和10.38%、60%;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取食后H2S含量均在6 h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25.36%和73.7%,烟蚜取食后H2S含量则在48 h时达到峰值,较对照增加77.03%.棉铃虫取食下烟叶内PAL、PPO和POD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分别在72 h、48 h和48 h时较对照显著升高;斜纹夜蛾取食后,烟叶内PAL和POD与棉铃虫取食存在相似变化趋势,分别在72 h和24 h时升至峰值,PPO活性呈持续升高趋势,12 h时达到最高;棉铃虫或斜纹夜蛾取食后,烟叶内LOX活性受到抑制,分别在72 h和48 h时降至最低;烟蚜取食后,烟叶内PAL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仅在48 h时较对照显著升高,LOX、PPO和POD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分别在6h、6 h和12 h时较对照显著升高.综上说明,昆虫取食诱导烟株激活体内生理防御机制差异与昆虫的种类、取食方式及取食时间相关,该结果为烟草生产中外源诱导增强烟草抗性及与昆虫相关的化学激发子的开发提供参考.
    • 徐长宝; 谢戈亮; 柯伟政; 王潇潇; 林雨晴; BEATTIE George A. C.; 岑伊静
    • 摘要: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是东亚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本文研究一种nC23园艺用矿物油、加德士的D-C-Tron NR对其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其田间种群的控制效果,为在茶园使用矿物油替代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提供依据.室内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用矿物油150倍液、200倍液处理茶树离体嫩梢对小贯小绿叶蝉成虫都有显著的拒食和产卵忌避效果,第3天的拒食率分别为85.59%、89.17%,产卵忌避率分别为70.22%、91.5%,200倍液处理对若虫也有显著的驱避和拒食效果,第2天驱避率为81.96%,第3天拒食率为85.8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油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处理都显著降低小贯小绿叶蝉田间种群的虫口密度,其中100倍液和200倍液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处理后5 d若虫的校正减退率分别达89.13%、87.63%,成虫分别达87.58%、84.22%,都显著高于300倍液的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还表明,矿物油3个浓度处理后茶梢上的卵量显著减少,其中100倍液处理第7天的产卵忌避率最高,达80.86%,而各处理茶园蜘蛛的数量与对照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另外,用矿物油200倍液喷施茶树后5 d、10 d采摘的茶芽制成绿茶,经感官评审与对照没有差异,说明矿物油对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茶园蜘蛛安全,对茶叶感官品质没有影响,可以在小绿叶蝉防治中推广应用.
    • 吕亮; 李雨晴; 陈从良; 常向前; 张舒; 许冬; 万鹏
    • 摘要: [目的]评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转移至小麦上为害和暴发的风险.[方法]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调查统计的方法,测定和比较了23°C下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和小麦上的取食和生长发育特性及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可以完成世代,其3龄后幼虫取食小麦的取食量及体重指标显著地高于同处理后时间在玉米上取食的;而食物利用效率、幼虫存活率、幼虫发育历期、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取食玉米的.取食玉米和取食小麦的草地贪夜蛾的平均蛹重、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等指标间无显著差异.另外,生命表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取食玉米和取食小麦的草地贪夜蛾的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间均无显著差异,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的净增殖率(R0)为303.55±2.04,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结论]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时,生长发育速度快,能够完成世代生活史,但其食物利用效率、种群繁殖能力等却均低于取食玉米时,说明草地贪夜蛾更适宜在玉米上取食为害,存在转移至小麦为害的风险,但考虑到虫源、自然温度等条件,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暴发的风险较小.本研究结果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为害和暴发的风险以及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