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右

反右

反右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18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炎黄春秋、同舟共进、文史精华等; 反右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散木、何三畏、宋立卿等。

反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100.00%

总计:96篇

反右—发文趋势图

反右

-研究学者

  • 散木
  • 何三畏
  • 宋立卿
  • 方成
  • 程绍国
  • 黄宗江
  • 严绍璗
  • 乔桥
  • 何梦笔
  • 冯松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重年; 马长林
    • 摘要: 1957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读一年级时,"反右"运动开始了,那时我19岁不到。我在中学里入团较晚,在大学时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班上同学中有20名党员调干生,9名团员,1名来自印尼的华侨。班级领导班子组成,除党支部三个委员外,还有学生会主席,校、系、班三级的学习班长。那时我在政治上很幼稚、无知,懵懵懂懂,不知道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怎么回事。那时上面提出要大鸣放.
    • 杨金客
    • 摘要: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以及之后的波兰"十月革命"和匈牙利事件,引起国际共运的"非斯大林化",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对苏联模式陷入深思;国内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为新共和国服务,表现在政策上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控制上的松动,"百花运动"就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开展.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共产党的关系很微妙,但到第二阶段形势急转直下,知识分子的行为超出了党的预料,党决定发起反击,以控制局面.1957年,对知识分子来说,在怀疑中开始,在希望中度过,最后在绝望中结束.
    • 邓炜
    • 摘要: 在我党九十多年的辉煌岁月里,召开了许多著名的会议,譬如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庐山会议等.绝大多数都为党的革命事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而庐山会议则是建国后党内出现的一次重大失误,使党的事业由盛转衰.总结庐山会议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正视其带来的影响,对我们党的治国理政建设大有裨益.
    • 李世梅; 王德领
    • 摘要: 余易木是一位被文学史遗忘的优秀作家.他被打成“右派”后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创作小说,这些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问世.余易木的小说,就思想水准而言,明显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属于“五四”启蒙主义与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他不仅仅在书写知识分子的伤痕,更多的是在反思时代的荒谬,提倡入的尊严、独立,张扬人道主义.他的小说带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1957年的生与死、伤与痛,是他反复书写的主题.知识分子的优雅、博学、真诚,与现实政治的狡诈、粗鄙、伪善,构成了巨大的张力.余易木将自己的血肉融进了作品,属于真正的“以血书者”.
    • 乔桥; 何梦笔
    • 摘要: “反右”扩大化,许多文人学者都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在一个会议上,陈毅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造,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头上的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陈老总的真挚和幽默,让全场听众动容。
    • 武晓光; 吴松
    • 摘要: 我们国家在1957年进行的“反右”运动,不但改变了中共八大制定的对内政策,而且使对外政策也发生了逆转.导致政策变更的原因既有主要决策者判断失误,又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深层次原因.回顾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对于在历史转折关头制定科学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毛亚楠
    • 摘要: 在“反右”之前,从维熙和王蒙、刘绍棠、邓友梅被称为文坛“四天鹅”,而在1957年的“反右”风浪里,他们四人“折断了翅膀”,“变成了四只‘黑天鹅’”。
    • 陈彩林
    • 摘要: 文学史习惯性地将经历过"反右""文革"而于新时期再度开始创作的作家称之为"复出",但忽略的问题是一个人怎么能够简单地删节掉三十年的人生历程而直接延续三十年前的心理进程。汪曾祺的复出创作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文学史的这一疏漏。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段历史的作用力,就没有汪曾祺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艺术形态,也就没有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汪曾祺。换句话说,这段历史的作用力是促成汪曾祺之所以为汪曾祺的重要力量,这绝不是故作异于他人的标新之举、骇世之论,而是在事实的体验中对于本真感的接近。
    • 武晓光1; 吴松2
    • 摘要: 我们国家在1957年进行的"反右"运动,不但改变了中共八大制定的对内政策,而且使对外政策也发生了逆转。导致政策变更的原因既有主要决策者判断失误,又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深层次原因。回顾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对于在历史转折关头制定科学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陈世旭
    • 摘要: 我居住的单位宿舍院里,高龄老人甚多,且几乎个个都健朗甚而活泼,80岁以上不带花镜看报的、骑自行车去菜场的、在歌咏赛舞蹈赛拿名次的有的是。我最敬仰的一位老诗人曾在“反右”“文革”中受尽磨难,罹患多种疾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