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叙传

自叙传

自叙传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专利文献11087篇;相关期刊246种,包括唐都学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郭沫若学刊等; 自叙传的相关文献由37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艳红、凸凹、刘心力等。

自叙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6 占比:3.28%

专利文献>

论文:11087 占比:96.72%

总计:11463篇

自叙传—发文趋势图

自叙传

-研究学者

  • 王艳红
  • 凸凹
  • 刘心力
  • 刘海燕
  • 周文英
  • 夏德勇
  • 姚森
  • 宋建元
  • 庄国华
  • 张凯默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金美杰
    • 摘要: 《韦护》本质上是一部"自叙传"小说。由于时代的"误读"以及丁玲的多次修改,《韦护》的"自叙传"色彩被长期遮蔽。通过细读《韦护》的初刊本,分析其从初刊本(1930年)到最后改定本(1981年)之间的修改历程,不难发现,这部一度被定位为"革命加恋爱"的小说,不仅真实记录了丁玲早年的思想与情感经历,更以其跨越50余年的修改史,见微知著地呈现了20世纪动荡的时代语境中丁玲丰富的内心世界。
    • 赵牧
    • 摘要: 张中行老先生驾鹤西去的时候,我曾在网上看到不少纪念他的文字。似乎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很自然地引出他与杨沫的一些情感是非,尽管这些陈年旧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杨沫的出名是因为一本小说,即大家熟知的《青春之歌》,而且大家都知道这部小说颇有些自叙传的味道,写的是她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歌,其中有她的爱,有她的情,有她的挫折与不满,有她的失落与不幸,尤其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她还在知识分子爱人的启蒙下参加了革命。
    • 陈维昭
    • 摘要: 一百年来,"新红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不同的视界所解读。"新红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生态中诞生,是"整理国故"运动的一部分,且在五四新文化大潮的裹挟下在文化前沿尽领风骚。民国时期的学者多接受其实证方法而批评其"自叙传"说;批俞运动是批胡运动的序幕,它以政治意识形态解读"新红学",视之为"唯心论";海外学者余英时开始从学术范式意义上考察"新红学",用"考证派红学"描述以"自传说"为核心的新红学。以可靠的历史文献对《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进行考证,而不是利用比兴、六书方法去进行语义转换,这是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的科学性、学术性之所在,也是"新红学"范式的积极意义所在。把这种考证引向"自叙传"说,由此激发"曹贾互证"的研究理念,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是"新红学"范式的消极意义所在;从文字游戏的角度看,它激发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主义的娱乐文化,成为这种文化的方法论。通过实证的方法"以贾证曹",通过前八十回和脂批以"还原"八十回后真故事,这是"新红学"不容忽视的本质特征。
    • 陈维昭
    • 摘要: 一百年来,"新红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不同的视界所解读."新红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生态中诞生,是"整理国故"运动的一部分,且在五四新文化大潮的裹挟下在文化前沿尽领风骚.民国时期的学者多接受其实证方法而批评其"自叙传"说;批俞运动是批胡运动的序幕,它以政治意识形态解读"新红学",视之为"唯心论";海外学者余英时开始从学术范式意义上考察"新红学",用"考证派红学"描述以"自传说"为核心的新红学.以可靠的历史文献对《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进行考证,而不是利用比兴、六书方法去进行语义转换,这是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的科学性、学术性之所在,也是"新红学"范式的积极意义所在.把这种考证引向"自叙传"说,由此激发"曹贾互证"的研究理念,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是"新红学"范式的消极意义所在;从文字游戏的角度看,它激发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主义的娱乐文化,成为这种文化的方法论.通过实证的方法"以贾证曹",通过前八十回和脂批以"还原"八十回后真故事,这是"新红学"不容忽视的本质特征.
    • 魏四维
    • 摘要: “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在《阿Q正传》俄文译本的自叙传略中,鲁迅曾如此回忆。这场变故,让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经历了牢狱之灾,也让鲁迅走上了和之前家族设定不同的人生道路。鲁迅祖父的行贿事件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二十四日,在金溪县任七品正堂知县的周福清突然被两江总督沈葆桢参劾——为了整饬两江吏治,沈葆桢一次性向皇帝参劾了12名大小官员,他给皇帝处理的意见或是“即行革职”,或是“勒令休致”,唯独对周福清评价为“办事颟顸而文理尚优”,认为可以将周福清调整为负责教育的职位。
    • 胡雅莉
    • 摘要: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他成功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零余人"形象,这一游离于社会边缘、内心充满矛盾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在当时社会激起青年人的强烈反响,也招致长期以来的各种争议.郁达夫本人在回顾《沉沦》创作的初衷时,一度作出前后矛盾的评述,这可以看作是零余人人格心理特征的外化.正如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K"一样,作为自叙传的叙事主体,零余人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自我反思的精神,表达了回归自我本真的精神诉求,对存在困境的探索以及对存在意义的追寻.
    • 朱加权
    • 摘要: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他认为"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的",《故都的秋》是他散文中的名篇,自然能够表现其情感文风和精神气质,能够展现其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细读其文,味到深处,就会感知郁达夫眼中心里笔下故都之秋的淡雅、静雅、优雅、高雅、大雅。清秋——淡雅之景北平,总是让人心驰神往的。
    • 牛浩宇
    • 摘要: 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代表作"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在叙事策略上有着大胆创新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关于叙述视角和人称,"四部曲"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作为叙述者讲述发生在那不勒斯与自己有关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使读者触碰真实,有着强烈的自叙传倾向.至于叙述时间,"四部曲"以回忆的形式追述之前的故事,靠时间遗留证据,编织密码.除此之外,"四部曲"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偏好,使"元小说"、反讽艺术、不确定性风格的呈现成为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