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抗日
北上抗日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1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专利文献97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党史天地等;
北上抗日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和寿、张尚瑶、张川闽等。
北上抗日
-研究学者
- 陆和寿
- 张尚瑶
- 张川闽
- 谭绍松
- 佚名
- 唐洪森
- 张秀丽
- 张金锭
- 李海
- 王桂强
- 高胡
- 丁祥
- 严浩2
- 乐克勋
- 伊胜利
- 伍双才
- 何广华
- 何明圆
- 傅利民
- 兵团建设编辑部
- 冯晓蔚
- 刘佳1
- 刘华清
- 刘国辉
- 刘红梅
- 卓清平
- 卢文
- 卢胜
- 叶源洪
- 叶长健
- 吴东峰
- 吴必銮
- 吴明刚
- 吴连田
- 吴香光
- 周作学
- 周渝
- 唐国容
- 唐正芒
- 姚成
- 姜子华
- 姜良芹
- 孙明江1
- 康昭廷
- 廖信春
- 张俊英
- 张嘉选
- 张国华
- 张广勋
- 张志珍
-
-
若飞
-
-
摘要:
"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这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原总指挥寻淮洲牺牲前反复念叨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既是这位红军名将催人泪下的临终遗言,更是这位沙场英杰壮怀激烈的"请战书"。寻淮洲于1912年8月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13岁左右参加了儿童团、学生联合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是反帝反封建活动的学生领袖。
-
-
-
-
摘要:
抗战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抗日救亡的呼声震撼八闽大地。各种救亡团体纷纷建立,进步报刊竞相出版,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图为福州各界人民举行抗日游行。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共计10300人,其中福建红军游击队5500多人。图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在龙岩白土举行誓师大会。
-
-
林思瀚
-
-
摘要: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福建是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的策源地之一。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共有5000多人参加新四军,占新四军成立时的一半以上,他们同其他部队一道,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被誉为"南方的模范部队"。
-
-
莉莉安
-
-
摘要:
方志敏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4年11月初,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个月后,终因寡不敌众。
-
-
刘华清
-
-
摘要:
秘密出发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秘密出发的。1934年11月16日,在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3000余名红二十五军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踏上了长征之路。和有些苏区红军部队不同的是,我们的出发,没有父老乡亲十里相送。
-
-
涂运发
-
-
摘要:
在项英、陈毅等同志领导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1935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南雄的"北山事件",是中共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被项英写进了向中共中央汇报的《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性转移。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前夕,因陈毅身负重伤,中央决定他就地留下治疗,陈毅留在赣南坚持了近3年的游击战,同敌人周旋苦斗。
-
-
陈荣坤
-
-
摘要:
今年是新四军开辟江高宝抗日根据地80周年。新四军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冲破敌人封锁,排除各种干扰,分期分批渡江北上,在江都"三桥两荡"地区建立北上抗日桥头阵地,走到哪里,抗日根据地开辟到哪里,党组织建到哪里。本文着重记述新四军开辟的江(都)高(邮)宝(应)抗日根据地加强党组织建设的经过及其取得的成效。
-
-
郭润生
-
-
摘要:
1939年春夏之交,有一支来自延安的八路军部队奉党中央之命,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向晋察冀边区挺进北上抗日,率领这支部队的首长就是曾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本鬼子的铁蹄已经踏遍大半个中国,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这支部队在经过山西省阳曲县时,正好发现有一座敌人的碉堡,为安全起见,洪学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所有人员一律轻装,孩子寄养在当地老乡家。
-
-
陆小弟(绘画)
-
-
摘要:
1.1934年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拉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长征路上危险无处不在。一群聪明、可爱、顽皮又可敬的"红小鬼"为了理想而来,时刻承受着牺牲生命。2.晨曦中,红军队伍路过小山村,乡亲们欢快地迎送自己的队伍。招娣跑到红军首长面前要参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