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剖宫产分娩

剖宫产分娩

剖宫产分娩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85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父母必读、母婴世界、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呼和浩特)全国医院病案管理、统计工作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等;剖宫产分娩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晓明、成健、高雪莲等。

剖宫产分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7.3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385 占比:92.59%

总计:2576篇

剖宫产分娩—发文趋势图

剖宫产分娩

-研究学者

  • 朱晓明
  • 成健
  • 高雪莲
  • 何紫常
  • 何美
  • 孙维荣
  • 张兵
  • 朱国栋
  • 牛正萍
  • 程广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雅芳; 段晓晓
    •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妇产科70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与7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后均实施盆底超声检查。比较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盆底超声检查指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盆底肌力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盆底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并分析盆底超声与盆底肌力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将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中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分别设为A组、B组,均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比较A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超声检查指标、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结果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对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还可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 姚书忠
    • 摘要: 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CC)最早在1998年由Scibetta等报道,1例因子宫颈原位腺癌行两次子宫颈锥切术后需要做体外受精(IVF)的患者,在非孕期行腹腔镜CC,术后经胚胎移植成功妊娠,孕38+周剖宫产分娩一足月新生儿。随后,Lesser等报道了2例早期妊娠患者,因子宫颈阴道段过短而采用腹腔镜CC,其中1例在孕35周时剖宫产分娩一2180 g新生儿.
    • 邵晶晶
    • 摘要: 产后出血为分娩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指的是胎儿在娩出24 h内发生的出血,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在500 mL以上,剖宫产分娩指的是1000 mL以上的出血。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产后出血均在产后2 h发生,若未及时治疗,对于产妇生命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威胁。相关文献指出,通过护理程序给予产后出血产妇健康指导,可有效缓解心理负担,有利于改善预后。
    • 张伟锋; 舒艳; 唐克峰; 李琼珊; 牟兰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新产程模式下剖宫产和产钳术对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孕妇分娩结局的评估。方法选择2017至2020年于浙江省湖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收住入院的103例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孕妇,其中以产钳分娩的60例孕妇为研究组,以剖宫产术分娩的53例孕妇为对照组,评估其分娩结局,比较剖宫产及产钳分娩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时、产后感染、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Ⅲ度裂伤、阴道裂伤、宫颈裂伤)、切口预后不良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产时发热、产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66%、1.66%、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32%、13.20%、15.09%,但研究组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阴道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5.00%、13.33%、11.66%,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1.88%、1.88%、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孕妇选择产钳分娩可明显降低产时、产后感染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但软产道裂伤发生率较高,所以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孕妇选择产钳分娩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但同时需要注意软产道裂伤的发生。
    • 路畅; 胡江涛; 谢成茂; 李金皎; 姜海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期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506例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剖宫产术同期剔除子宫肌瘤者纳入子宫肌瘤剔除组(250例),未行子宫肌瘤剔除者纳入剖宫产组(25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分娩结局。结果1122例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中,剖宫产率为45.1%,子宫肌瘤剔除组产时中转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子宫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更长,子宫肌瘤更大,且在常规应用缩宫素20U的基础上,额外应用缩宫素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子宫肌瘤剔除组前壁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5~<10cm的子宫肌瘤和多发子宫肌瘤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谨慎筛选子宫肌瘤剔除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 王小菊; 林青; 全紫薇; 王林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32岁,孕3产1,2014年剖宫产分娩.既往于2015年外院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具体不详.末次月经2021年12月2日,2022年1月10日自测尿hCG阳性并阴道少量出血.1月13日外院彩提示胎囊位于剖宫产瘢痕处,1月27日入本院,彩超示胎囊大小3.8cm×3.8cm×3.3cm,胎芽1.0cm,见胎心搏动,胎囊位于剖宫产瘢痕处,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缺失2cm,彩色多普勒显示局部血流丰富.
    • 黄小华; 章帮秀; 谢彩云; 袁柏香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行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108例作为对象,根据阴道分娩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n=79例)和失败组(n=29例).查阅两组病历资料,记录产妇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出生体重、阴道分娩史、胎头位因素、宫颈成熟程度、妊娠间隔时间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营养及体重管理、运动指导及产程中的配合指导).结果 108例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中79例阴道分娩成功,成功率为79.0%.单因素结果表明: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与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阴道分娩史、胎头位因素、宫颈成熟程度、妊娠间隔时间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但是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临床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 叶蕾
    • 摘要: 目的 针对初产妇剖宫产分娩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产妇一共具有10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 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n=53)和细节护理干预(n=53),对比两种干预方式在初产妇剖宫产分娩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 前的心理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较短;且两组护 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81.13%)<实验组(94.3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的应用在初产妇剖宫产 分娩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贺晓会; 胡延慧; 王慧多
    • 摘要: 目的:研究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选取300例我院胎儿脐带绕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用不同的分娩方式,比较在分娩后刚出生婴儿的窒息情况.结果:对比两组可知,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的低.结论:脐带绕颈虽不是剖宫产手术适应症之一,但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王素芳; 邢维娜; 陈倩
    • 摘要: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选取82例剖宫产分娩初产妇,以产妇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疼痛(NRS)评分、焦虑(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手术室护理中,提高产妇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感,促进患者分娩顺利,其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及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