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再次妊娠

再次妊娠

再次妊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1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1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492篇;相关期刊484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2013年粤桂妇产科学学术交流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学术年会等;再次妊娠的相关文献由392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王丽、李伟等。

再次妊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19 占比:53.8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2492 占比:45.96%

总计:5422篇

再次妊娠—发文趋势图

再次妊娠

-研究学者

  • 李莉
  • 王丽
  • 李伟
  • 王艳
  • 王萍
  • 王静
  • 陈静
  • 刘伟武
  • 刘芳
  • 吴祯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娟; 张媛媛; 刘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与宫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规律产检的8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产检的85例正常早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于孕9~12周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分析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TPOAb、Tg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结局良好53例、不良32例;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组,TSH、TPOAb、TgAb水平均高于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T_(3)和TSH均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FT_(3)联合TSH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AUC为0.923,敏感度为87.69%,特异度为88.1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引起妊娠期自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血清FT_(3)联合TSH预测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肖大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德安县中医院建卡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2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5.29%,护理满意度为97.0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8.82%,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215.63±18.49)mL,少于对照组,总产程(320.82±54.42)min,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49±0.5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并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 周仲元
    • 摘要: 目的:初步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CSD)引发产后出血及对女性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等的潜在影响。方法:患者按照受试者是否为CSD孕妇将其分为CSD和非CSD组,采用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案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并随访至观察期结束(新生儿顺利娩出)。结果:CSD组的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CSD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显著低于非CSD组,两组患者间前置胎盘、盆腔粘连、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分娩孕周、术中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956、0.029、0.003、0.127、3.928、0.353、0.492、3.233,P>0.05)。子宫下段肌层异常的RR值为2.031,宫缩乏力的RR值为1.833,子宫下段肌层异常的AR值为0.508,宫缩乏力的AR值为0.454,另外,对母婴不良结局可能造成潜在影响的重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良母婴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提示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的存在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45,此外,年龄较高(>30岁)、距前一次妊娠时间短(<12个月)也均表现为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8和1.23。结论:CSD对女性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在该暴露可导致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及宫缩乏力。CSD的存在是引发再次妊娠母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受孕妇高龄及与前次妊娠时间间隔过近等因素影响,值得临床关注并予以适当健康指导。
    • 方俊玲; 陈丽潇
    •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选择再妊娠的孕妇不同的妊娠时间间隔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资料92例。按照再次妊娠间隔不同分为3组,A组32例产妇再次妊娠间隔为≤2年;B组34例为2~5年,C组26例为≥5年。观察不同妊娠间隔对不同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B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产后24小时出血量出A组>B组>C组,妊娠时间间隔越短,出血量越高,A组与C组出现早产例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妊娠过短的妊娠间隔(≤2年)和过长的妊娠时间间隔(≥5年)会增加早产、产后出血等风险。过长的妊娠时间间隔(≥5年)也会提升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出现风险,可能与产妇年龄相关。
    • 李正伟
    • 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2017-03~2019-03共21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临床资料,记录分娩方式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21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89例符合阴道试产指标,试产率为41.78%(89/213),其中80例完成经阴道试产分娩,经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9.89%(80/89),阴道分娩率为37.56%(80/213);其中133例孕妇行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为62.44%(133/213);阴道分娩者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剖宫产者,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者(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满足阴道试产条件并严密监测产程情况下,可顺利完成阴道分娩。
    • 李奕; 晋兴林; 蒋玉芬
    • 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安徽省淮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246例有剖宫史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经阴道分娩试产结果,并分为试产成功组(198例)和试产失败组(4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探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评价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率为19.51%。试产失败组临产前体重指数(BMI)、合并妊娠合并症占比高于试产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临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低于试产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产前BMI、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及临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为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OR=3.688、2.878、3.98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临产前BMI、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及临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预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7.85 kg/m2、2.21 mm、6.92分,AUC分别为0.619、0.733、0.777。结论临产前BMI、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及临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可作为预测该类患者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重要参考指标。
    • 萧志辉; 劳永霞; 伍伶俐; 洪凡
    • 摘要: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临床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5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将其分成出血组(50例)和对照组(450例)。观察两组孕产妇的主要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育次数、人工流产次数、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中重度贫血、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巨大儿是影响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后出血与孕产妇生育次数、人工流产次数、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中重度贫血、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巨大儿等因素相关,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孕产妇早期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 韩法霞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采取回顾性研究法,纳82例无产科并发症的瘢痕子宫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本次分娩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经阴道分娩的经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经剖宫产分娩的经产妇纳入剖宫产组,各自41例。比较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娩出1min后的Apgar评分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窒息发生率、湿肺发生率,以及经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分娩时间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盆腔粘连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恶露过长发生率差异。结果(1)阴道分娩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分娩时间短于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住院费用低于剖宫产组,且盆腔粘连(4.88%)、恶露过长发生率(2.44%)低于剖宫产组(24.39%、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娩出1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虽阴道分娩组略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胎儿窘迫(2.44%)、窒息(2.44%)、湿肺发生率(0.00%)低于剖宫产组(21.95%、19.51%、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经产妇分娩风险高,建议临床加大产前引导,鼓励阴道试产,尽量避免二次剖宫产;另外,临床要继续严控初产妇的剖宫产指标,即使剖宫产,也需考虑产妇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适应症要求。
    • 曲珊珊; 吉润雅; 张润宜
    • 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前置胎盘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6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前置胎盘发生情况,分析前置胎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前置胎盘3例,发生率为4.41%。发生组的剖宫产次数多于未发生组,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短于未发生组,有盆腔炎史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有一定的前置胎盘发生风险,剖宫产次数多、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短、有盆腔炎史是前置胎盘发生的影响因素。
    • 胡桂英; 陈文芬; 邱少红
    • 摘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参归养血片孕前干预对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易栓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ACA阳性RSA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7),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参归养血片辅助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ACA、狼疮抗凝物质(LA)、抗β2-糖蛋白I抗体(β2-GPI)转阴情况,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S/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CA(86.0%)、β2-GPI(80.8%)转阴率高于对照组(63.2%、58.7%)(P0.05);APTT、PT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的RI和S/D均低于对照组,成功妊娠率(73.7%)高于对照组(57.9%),再次妊娠流产率(7.1%)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参归养血片辅助治疗ACA阳性RSA有利于改善患者易栓症,调节子宫血流灌注,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并降低再次流产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