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期刊
农业科技期刊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农业经济、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4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66277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中亚信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农业科技与装备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2015年第7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第1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等;农业科技期刊的相关文献由530位作者贡献,包括翁志辉、赵文祥、严秀丽等。
农业科技期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277篇
占比:98.84%
总计:67057篇
农业科技期刊
-研究学者
- 翁志辉
- 赵文祥
- 严秀丽
- 陶雪娟
- 张丽荣
- 徐世艳
- 杜辉
- 杨红
- 潘峰
- 陈焰
- 院金谒
- 侯倩倩
- 吕珂
- 孙继华
- 杨小萍
- 杨贤智
- 王丽丽
- 何花榕
- 屠晶
- 林静
- 梅林
- 王景辉
- 王贵春
- 陈庆禹
- 骆浩文
- 刘毓侠
- 张琼
- 张瑞麟
- 房毅
- 李媛媛
- 杨芳
- 田淑慧
- 白文军
- 艾力曼·吐尔逊
- 苏柱华
- 赵泽民
- 郭凤丹
- 闫其涛
- 陆顺满
- 鲍勇
- DU Hui
- TAO Xuejuan
- YANG Hong
- 侯建国
- 倪集裘
- 吴克力
- 周少霞
- 周桂莲
- 周琼
- 孙红忠
-
-
-
-
摘要:
《福建农业科技》(ISSN 0253-2301,CN 35-1078/S),月刊,创办于1970年(原名《农业科技简报》),1979年起国内公开发行,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农林牧副渔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实用新技术以及“三农问题”的研究探讨。本刊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以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科教兴农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与技术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方针,是一本优秀的省级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
-
-
-
-
摘要:
《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699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2-1057/S。
-
-
杨红;
杜辉;
陶雪娟;
李俊
-
-
摘要: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展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广大地方农业科研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园地。本文以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学科范围、出版周期、地域分布三方面视角,对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和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突破发展瓶颈、探索发展新路提供参考。
-
-
-
-
摘要:
《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699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2T057/S。
-
-
-
-
摘要:
《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
-
-
-
摘要:
《河南农业科学》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深受省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等涉农读者的喜爱。本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农林)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2018年连续被遴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曾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连续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河南省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
-
-
-
-
摘要:
《河南农业科学》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1972年创刊,原名《河南农林科技》,1986年改为现名。月刊,每期180页。办刊宗旨: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引领学科发展,传播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现代农业。期刊定位: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报道范围:农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农产品精深加工。
-
-
-
-
摘要:
♦期刊简介《福建农业科技》(ISSN 0253-2301,CN 35-1078/S),月刊,创办于1970年(原名《农业科技简报》),1979年起国内公开发行,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农林牧副渔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实用新技术以及“三农问题”的研究探讨。
-
-
-
-
摘要: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主要有育种栽培、土肥环资、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园艺园林、加工检测、食用菌•中草药•微生物、草业、农经农教、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综述、科普园地等栏目以及各类广告业务宣传。
-
-
-
-
摘要:
《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699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2-1057/S。
-
-
-
王新娟
- 《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有着百年里程,取得了辉煌成就.当今世界,中国农业科技期刊要坚持机遇和调整并存.必须坚持跨界与融合,着力把传统媒体优势和新媒体优势整合,坚持“二为”方向、公益原则、差异发展,着力从质量、内容、编辑、媒介、出版、传播、管理等方面促进期刊战略转型.
-
-
LU Bo;
鲁博;
TAN Ping;
谈平
- 《2016年第8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期刊的品牌是内在的丰富底蕴和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本文针对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化程度不高的现象,以《上海蔬菜》为例,根据期刊品牌建设内容,从期刊定位、提高期刊质量、数字化期刊建设、依托农科院扩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途径,为农业科技类期刊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
-
-
王珞
- 《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农业科技期刊在转企改制背景下的生存与发展现实,以《湖北农业科学》在出版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为例,介绍了《湖北农业科学》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创新农业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充分发挥期刊的品牌效应进行全方位改革的工作经验.这就是联合同类期刊办刊,走集群发展之路;整合社会资源开门办刊,壮大经济实力;创新发行方式,提升发行规模;建立期刊网站,强化数字化出版;勇于管理创新,适应改革需要;培养新型办刊人才,保持期刊改革活力.这些改革实践解决了长期困扰期刊办刊质量与经济效益难于同步的问题,实现了期刊管理良性运营,为农业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
-
-
郭学兰;
王丽芳;
吴克力;
肖唐华
- 《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客观分析了《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和同类农业科技期刊的比较优势:专业性强、国家油料扶持政策利好、服务范围广、主办单位在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方面的资源丰富.编辑部通过主动约稿、向中西部倾斜、服务三农、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等措施以充分其发挥比较优势,以解决优质稿源缺乏、发行量小等问题,从而打造精品专业学术期刊.总之,特色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报道中国油料作物科技最新成果是《学报》的特色。无论期刊改革采取怎样的方式,都需要各个期刊以适应改革为终极目标,发挥优势,做出特色,抓好编校质量和出版质量,扩大影响。
-
-
职桂叶;
何建妹;
夏小东
- 《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3年
-
摘要:
为了给编辑组稿和作者投稿提供依据,分析了《中国水稻科学》2000-2009年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的年度间数量变化、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学科分布、栏目、页码、期号等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比例最高为1992年的68.6%,最低为2006年的8.1%,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网络快速发展后,即2004年后保持在10%左右.《中国水稻科学》刊发的主流学科的论文的零被引篇数较多;不同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波动较大(5.7%~100.0%),中国水稻研究所等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较低;综述类文章的零被引比例较低、研究简报的零被引比例较高;另外,后半年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篇数较多.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在发表多年后的总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也较低,大多低于平均水平,仅有极个别论文下载量较大.
-
-
职桂叶;
何建妹;
夏小东
- 《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3年
-
摘要:
为了给编辑组稿和作者投稿提供依据,分析了《中国水稻科学》2000-2009年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的年度间数量变化、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学科分布、栏目、页码、期号等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发表两年后零被引用论文比例最高为1992年的68.6%,最低为2006年的8.1%,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网络快速发展后,即2004年后保持在10%左右.《中国水稻科学》刊发的主流学科的论文的零被引篇数较多;不同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波动较大(5.7%~100.0%),中国水稻研究所等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单位的论文,零被引比例较低;综述类文章的零被引比例较低、研究简报的零被引比例较高;另外,后半年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篇数较多.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在发表多年后的总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也较低,大多低于平均水平,仅有极个别论文下载量较大.
-
-
-
-
-
- 深圳睿金易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1-12-1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学术期刊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科技期刊绩效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科睿唯安“24+4准则”提出“期刊自查126问”,并确定所述“期刊自查126问”相对应的基本指标,通过期刊中的各个基本指标来对期刊进行综合性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24+4准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期刊自查126问”,其次,构建了晋升被四大核心数据库以及从Emerging Science CitationIndex(ESCI)数据库晋升到三大传统核心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收录的A类基本指标和B类基本指标,通过A类基本指标和B类基本指标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出期刊是否符合四大核心数据库的收录要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