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军事、中国史、外交、国际关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专利文献151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党史天地等;
停战协定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华、张宗高、兰草等。
停战协定
-研究学者
- 李华
- 张宗高
- 兰草
- 史新德
- 吴善良
- 吴新华
- 周宣勤
- 周继厚
- 孟红
- 李大宏
- 李大钧
- 李福兴
- 杨红梅
- 武宁宇
- 王树增
- 石英
- 阎稚新
- 靳怡
- zero
- 丁家琪
- 丁诗传
- 万亚峰
- 习近平
- 二水
- 于厚霖
- 于敏
- 于海洋
- 于清东
- 于美华
- 云千
- 人桂
- 仁敏
- 伍文祥
- 何其颖
- 何太急
- 何平
- 何志工
- 何立洲
- 何粹纯
- 何隽
- 余玮
- 佚名
- 倪光辉
- 倪启贤
- 倪履祥
- 关心
- 冼光位
- 刘亚奇
- 刘保明
- 刘信君
-
-
赵恺
-
-
摘要:
1952年的秋天,对于朝鲜战争中的交战各方而言都似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尽管在板门店的谈判桌前,美方代表团自当年5月开始便一再采用“无理由休会”的方式拖延时间,并在遣返战俘问题上胡搅蛮缠,然而无论谁都看得出此刻外厉内的华盛顿方面迫切想要迅速结束战争。而对于中、朝两国而言,和平固然可贵,但如果不展示出自身强大的实力,给予狼子野心的对手以最沉重的打击,那么即便签署了停战协定,也随时可能被毫无道义的敌人撕成碎纸……
-
-
成杰;
孙兆岭
-
-
摘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饱经战乱的热河省围场县人民获得了第一次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解放区各项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为保存革命力量,我围场县党、政、军机关,以及从承德撤到围场的热河省机关、冀热辽军区机关,先后两次向围场北部的内蒙古经棚一线战略转移,并经休整后打回围场,开辟了围北县。在先后两次北移期间,中共围场县委书记王克东、县长张静之,县委副书记、化名黄代芳的蹇先任,带领全县党、政、军机关干部战士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宋进川、史志新、王剑峰等一大批干部战士在与敌战斗中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战略北移的悲壮战歌。
-
-
李海流
-
-
摘要: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订后,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落实《双十协定》。然而,至1946年1月10日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国民党军从未停止对山东解放区的武装挑衅。枣庄三次军事调停,国民党出尔反尔、拒不遵守已达成的停战停火及撤军协议,充分暴露其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面目。
-
-
靳怡
-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陕西的政治军事力量格局进入新一轮的调整阶段.杨虎城主政陕西后,暗中提出"大西北主义"的扩张计划,对国民党中央在西北的利益构成挑战,蒋、杨矛盾随之发酵.随着红四方面军入陕并建立川陕根据地,中共、蒋、杨三股势力构成了博弈的新局面,三方立足于各自的利益相互试探、合作、交锋,其间促成了杨虎城部和红四方面军的秘密停战协定.中共、蒋、杨三方的交锋中既有国民党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矛盾,又有地方军队之间的矛盾,还有不同党派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实力悬殊的三方或为生存、或为扩张、或为竞争,陕西的局势一时显现出相互掣肘的局面.
-
-
刘建华
-
-
摘要:
1948年1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中共川东临委在重庆奉大巫地区领导发动武装斗争。从奉大巫地区党组织重建,到组建游击队、正式发动起义,川东临委委员彭咏梧和妻子江竹筠都功不可没。成立川东临委筹划奉大巫起义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原军区面对敌人"围剿",决定按照中央的指示分两路突围。
-
-
靳怡
-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陕西的政治军事力量格局进入新一轮的调整阶段。杨虎城主政陕西后,暗中提出“大西北主义”的扩张计划,对国民党中央在西北的利益构成挑战,蒋、杨矛盾随之发酵。随着红四方面军入陕并建立川陕根据地,中共、蒋、杨三股势力构成了博弈的新局面,三方立足于各自的利益相互试探、合作、交锋,其间促成了杨虎城部和红四方面军的秘密停战协定。中共、蒋、杨三方的交锋中既有国民党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矛盾,又有地方军队之间的矛盾,还有不同党派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实力悬殊的三方或为生存、或为扩张、或为竞争,陕西的局势一时显现出相互掣肘的局面。
-
-
倪光辉;
李龙伊;
刘博通;
姜浩峰
-
-
摘要:
“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展厅,5个烫金大字十分醒目。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触重大转变。
-
-
张晓岳
-
-
摘要:
70多年前,朝鲜半岛战火迭起,战争随时可能蔓延到国内。为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240万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在装备与补给大幅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打出了一场又一场奇迹般的战斗:从长津湖畔的冰天雪地到上甘岭被磨平的山体,从后方屡炸屡修的补给线到前线燃烧的钢铁,从米格走廊的缠斗到大小和岛的奇袭与血战……叫嚣圣诞节前拿下朝鲜半岛的敌军不得不在板门店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
-
于厚霖
-
-
摘要: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第一章再见了,贝城一"快!跟上!快跟上!"走在前头的副区长曾达成扭头向后看,见队伍拉得太长,中间断开了。
-
-
习近平
-
-
摘要: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