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任务型组织

任务型组织

任务型组织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中国政治、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98553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等; 任务型组织的相关文献由4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康之、李圣鑫、李东等。

任务型组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5536 占比:99.99%

总计:985623篇

任务型组织—发文趋势图

任务型组织

-研究学者

  • 张康之
  • 李圣鑫
  • 李东
  • 周雪梅
  • 程丹
  • 张乾友
  • 吴非
  • 周军
  • 曹丽媛
  • 胡婷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熊烨
    • 摘要: 中国河长制改革催生了一种不同于科层组织与任务型组织的组织形态——“衍生型组织”。通过对江苏省河长制改革的追踪研究,全面剖析其生成逻辑与运行特点。衍生型组织是对跨域流域治理“碎片化”危机的组织回应,围绕着核心任务整合“条”“块”力量,搭建起应对复杂水问题的结构性框架,为破解科层组织的协同困境以及任务型组织的延续性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脱胎于科层组织的衍生型组织并非独立运行的组织系统,与我国科层组织是一种“衍生-反向嵌入”的关系,此外,吸纳了任务型组织灵活权变的优点,适应了跨域流域治理的动态调适需求,为任务建构、力量整合、职责重构提供了新的组织渠道。作为一种补充性组织类型,衍生型组织在治理对象、持续性、独立性、权力结构、注意力分配、绩效基石上存在其特点,为新时代公共组织变革提供了新方向。
    • 何玲
    • 摘要: 任务型组织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立的有别于常规组织的一种组织形式。任务型组织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它以多样的方式存在着并且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校内部督导与评估体系与实践中,充分利用好任务型组织这种组织取向和重要形式,有利于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督导与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任务型组织理论,结合高校内部督导与评估的历史与实践,全面探讨了在高校内部督导与评估中设立任务型组织的目的、类型、途径、专家权力、解散的程序与策略。
    • 李妮
    • 摘要: 任务型组织把完成"任务"放在首位?任务结束即解散?通过考察"社工委"工作任务的确立与运作过程,发现社工委面临"三大压力、双重困境",通过提升任务重要性、借力项目整合资源,倚借政策主张权益、放大绩效博取关注等行为策略,获取组织合法性,扩大生存空间.区别于任务结束即解散的认知,这一系列操作体现了将"生存"作为第一要义的组织运作逻辑.任务型组织的产生是科层体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局部结构调整,兼具环境适应性和组织自主性,它们在科层体系结构中的位置不尽相同,其存续与否及存续方式取决于任务环境的变化及科层体系的治理策略选择.
    • 张舜禹
    • 摘要: 任务型组织日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完成创新目标的弹性结构工具.在不确定情境中保持高水平任务绩效是该类组织存续的唯一指向.根据政府与任务型组织的"自主-控制"关系,可将任务型组织分为内部自主形态、混合自主形态和外部自主形态三类.以东北地区分别代表三种形态任务型组织的个案为分析对象,可以澄清情境状况的识别解码、情境信息的传导互动、情境应对的任务转化、情境变化的精细管理是地方政府依靠任务型组织在不确定情境中保持任务绩效的自觉反应机制.组织建构的理念转变、组织资源的灵捷整合、组织发展的精益管理是该反应机制有效运作的关键节点.组织形态的扁平化、网络化与混合化是未来任务型组织适应或超越不确定情境的必然取向.
    • 张园园
    • 摘要: "时时有任务、事事要追责"是当前基层治理的现实,而在此背景下基层政府仍然可以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传统的"层级组织""政策动员"研究视角在确定性、结构化的外部压力上作出解释,从弹性机制、共产力与能动性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H市M社区案例的研究表明,基层政策的实施经历了层级事件放大、多重责任建构以及运动施压的过程,背后显示出当前基层的弹性实施与结构规制的组织内涵,与运动式治理下的压力相辅相成.由此,提出"事责共同体"的理论构想,"时时有压力"构成了以"事"为核心的行政逻辑,"事事要追责"形成了长效权责联结机制,组织通过"事责"的互动作用构建了行动共同体,并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替作用下发挥弹性治理的效能.从长期来看,"事责共同体"不会一直存在,但有可能成为自下而上行政体制改革的中介组织.
    • 夏珑; 曹丽媛
    • 摘要: 后工业社会的事务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为现代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任务型组织以其灵活性、临时性、创新性等特有的组织属性适应了处理后工业社会事务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实践.作为有机体的任务型组织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通过对全国假日办的设立、运行与解散过程的分析,探讨任务型组织独特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后工业社会的功能.
    • 左转宏; 刘书明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随之发生深刻的改变,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事件也不断频发.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些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破坏性极强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政府和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任务型组织因其独特的特点引起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学者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任务型组织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治理公共危机的一条新的途径.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任务型组织治理公共危机的结构框架,以安平煤业"3.23"瓦斯爆炸事故中各应急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对比任务型组织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的优点,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故中的组织间的合作与应对提供参考.
    • 刘柯
    • 摘要: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治理效果的不佳与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诉求等,促使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成为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新方案。面对跨域环境问题的共生性、外溢性与流动性等特征,为了有效地将多元行动者组织起来,应建构区域行动者网络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结构。亦即,只有打破现有官僚体制的封闭性并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界限,才能实现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的良好局面。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区域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既是国家机构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 韩志明; 胡灿美
    • 摘要: 举办重大活动是城市发展和经营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检验.重大活动的治理叙事是多元社会主体围绕重大活动而展开的合作或冲突的社会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政治系统的压力与挑战、经济效益的考量及其陷阱、文化价值的发掘与迷思、社会关系的重建及其限度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大量积极的正面价值,也蕴含着严重的问题和挑战.从社会主体的关系及其整合而言,重大活动的运作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机制,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运动式治理、任务型组织和搂草打兔子等.深入考察相关的治理议题及其展开的逻辑,对于理解国家治理以及城市治理及其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