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0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法律与生活、电视研究、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水力发电技术国际会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九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等;黄河小浪底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叶平、董泽亮、袁宏等。
黄河小浪底
-研究学者
- 杨叶平
- 董泽亮
- 袁宏
- 余静
- 刘喜忠
- 张超凡
- 张进平
- 杨广军
- 王延荣
- 王忠阳
- 马国彦
- 高广礼
- 万娟
- 东方IC
- 保晶
- 傅学勤
- 冯国强
- 冯毅夫
- 冯茜茜
- 刘保红
- 刘源(文/摄)
- 原喜琴
- 向广银
- 吕连琴
- 周凤瑞
- 周文哲
- 周莹
- 大奎
- 姬央
- 孙力
- 孙珙
- 尹向东
- 屈维英
- 岳富荣
- 巩明
- 庄岩
- 庄稼丰
- 张伟锋
- 张哲人
- 张大奎
- 张学俭
- 张宇
- 张林霞
- 张琳
- 彭建平
- 彭赛锋
- 徐瑞青
- 徐迅雷
- 徐金波
- 本刊编辑部
-
-
张超凡
-
-
摘要:
12月13日,水利部召开水利人才工作会议,公布2021年水利领军人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水利人才创新团队和水利人才培养基地选拔评审结果。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江恩慧荣获水利领军人才称号,王远见博士荣获水利青年科技英才称号,田世民博士、吕锡芝博士、张雷博士荣获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称号,以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远见为负责人的多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控创新团队入选水利人才创新团队,以黄科院牵头申报的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水利人才培养基地。黄科院在此次公布的5项人才类项目中全部上榜。
-
-
张超凡
-
-
摘要:
在2021年12月举行的水利部人才工作会议上,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多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控创新团队"作为黄委唯一代表,入选水利人才创新团队。该团队依托黄科院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业务骨干组建,围绕多沙水库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持续开展研究。团队共7人,由正高级工程师或博士构成,是一支由战略科学家指导、中青年科学家带领、充满创新活力的研究队伍。
-
-
无
-
-
摘要:
近日,由水利部人才创新团队“多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控团队”负责人、黄委领军创新团队“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团队”学术骨干、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主任王远见博士为第一作者的文章“Optimizing hydropower generat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in Yellow River Basin via cooperative game theory”正式被JCR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发表,表明创新团队在流域系统科学与工程泥沙控制论领域研究上又迈出了坚实步伐。
-
-
彭建平;
彭赛锋;
程阳锐
-
-
摘要:
深水大坝涵洞的通畅性对大坝安全非常重要.深水涵洞疏堵机器人要进入大坝涵洞作业,必须具备深水环境中识别大坝涵洞的能力.介绍了水下光学摄影摄像系统和图像声呐的原理、适用环境及其优缺点.深水涵洞疏堵机器人配备水下摄像机和图像声呐等部件,在黄河小浪底大坝开展了试验.试验证明:在深层浑水中,水下摄像机无法获取图像,图像声呐获得的涵洞图像清晰;在图像声呐指引下,机器人完成了试验,为深水受限空间(含孔洞等)环境下作业的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空间识别、路径规划、导航定位等提供依据.
-
-
-
-
摘要:
8月下旬以来,黄河、长江、海河南系发生严重秋汛,黄河中游干流及其支流汾河、渭河、北洛河、伊洛河、沁河和海河流域漳卫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大洪水,黄河小浪底、汉江丹江口、漳河岳城等水库水位创建库以来新高。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高度重视秋汛防御工作,主持专题会商,提前作出部署。
-
-
-
-
摘要:
洛阳华洋会议中心,地处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位于黄河小浪底万山湖畔,距新安县城50公里,距洛阳市约90公里,是洛阳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以保护“母亲河”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洛阳市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专业的会议和培训中心。
-
-
-
-
摘要:
洛阳华洋会议中心,地处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位于黄河小浪底万山湖畔,距新安县城50公里,距洛阳市约90公里,是洛阳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以保护"母亲河"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洛阳市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专业的会议和培训中心。这里是黄河岸边沉睡千年的荒山。为了响应党中央"绿化母亲河,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华洋人经过十七年不懈的努力,在园区种植了120余种,30多万株苗木,籽播造林20余吨,把千亩荒山建成了四季常青、四季有花果的世外桃源,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
-
杨江勇
-
-
摘要:
为了解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的形态变化特征与冲淤特点,确保水库调度、泥沙治理以及防洪减灾等工作的合理进行,本文以小浪底水库为例,基于1964~2015年的统计数据,结合实测分析与理论分析,在对水库的运用后河道下游冲淤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库投入使用后,黄河下游全河段冲刷稳定,不同河段的横断面形态特征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
-
牛广利(文/摄);
刘源(文/摄)
-
-
摘要:
为顺利推进黄河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工作,2020年7月12—17日,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简称“工程安全所”)所长李端有、副所长甘孝清带领项目组成员赴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展现场调研及技术交流,受到了项目业主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监测维修分公司总经理朱卫东、副总经理宋书克等领导的热情接待。
-
-
本刊讯
-
-
摘要:
2019年12月,第九届“母亲河奖”在京揭晓,全国共有90个个人、集体、项目分别荣获绿色卫士奖、绿色团队奖、绿色项目奖、绿色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水利部推荐的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李亚龙获得绿色卫士奖,长江设计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绿色团队奖,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绿色贡献奖。“母亲河奖”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威奖项,自2000年以来已经开展了8届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