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稻
麦套稻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1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2915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耕作与栽培、中国稻米、安徽农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研讨会等;麦套稻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荣刚、吴艳蓉、杜德新等。
麦套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915篇
占比:99.94%
总计:132996篇
麦套稻
-研究学者
- 李荣刚
- 吴艳蓉
- 杜德新
- 赵阳
- 顾克礼
- 姜启顺
- 李兰
- 李群
- 李良玉
- 潘久发
- 王玉红
- 秦玉金
- 蒋植宝
- 蔡良俊
- 许美刚
- 陆瑞平
- 俞华林
- 冯素明
- 凌良振
- 刘玉川
- 吴庭友
- 吴永方
- 周宝红
- 周文富
- 奚本贵
- 宋子洲
- 嵇友权
- 张桥
- 张正海
- 彭丽
- 徐世林
- 李安将
- 李寿才
- 李毅
- 殷德林
- 毕永奇
- 王德江
- 胡志国路
- 许成军
- 谢仁康
- 赵永康
- 郭恒龙
- 陈德辉
- 鞠国钢
- 高剑波
- 高红权
- 丁治军
- 丁涛
- 丁瑞芹
- 严海峰
-
-
-
杨开术;
彭丽;
叶春丽;
陈建新;
程显
-
-
摘要:
潢川县糯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县级前三位,201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质糯米之乡”,该县有多家糯米粉加工企业,年加工工业用糯米粉占全国产量的40%,潢川县黄国粮业是全国最大的糯米粉加工企业,其编制的《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全国行业标准》成为全国统一适用的行业标准.文章通过对潢川县糯稻种植面积、品种利用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对麦套稻新型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一整套麦套稻栽培技术管理方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糯稻产业发展,为加工粮食企业提供原料,为农民增加收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周新秀
-
-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近年来,我国致力于研发优良的水稻品种,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是,水稻栽培技术需要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江苏省水稻种植多为散户种植,部分农户由于缺乏栽培技术,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很容易错过最佳的种植时期,使得水稻大大减产,非常不利于水稻生产,难以取得理想的种植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江苏省主要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求能够提高水稻种植效果的模式,以期能够为农户从事水稻生产提供借鉴.
-
-
-
-
刘春松;
徐剑
-
-
摘要:
针对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研究了江淮地区丰两优1号作为麦套稻高产、稳产的轻简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播种时期、麦稻共生期及大田管理包括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为江淮地区丰两优1号作为解决茬口衔接紧张的直播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
-
刘春松1 徐剑2
-
-
摘要:
针对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研究了江淮地区丰两优1号作为麦套稻高产、稳产的轻简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播种时期、麦稻共生期及大田管理包括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为江淮地区丰两优1号作为解决茬口衔接紧张的直播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史传怀;
王石麟
-
-
摘要:
在小麦灌浆后期(5月下旬),将经过浸种消毒后的水稻种子,用营养土加入微量的农用硫酸锌和多效唑,洒少量水与稻种一起经人工混合搓揉造粒或机械搓揉造粒,播入麦田中。这种新型的'麦套稻'是提高直播水稻的出苗率、齐苗率及秧苗素质,减少鸟害鼠害,提高稻谷产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机耕费,缓解了夏收、夏种争时、争劳力的矛盾,愈来愈为广大农户所接收。
-
-
李良玉;
蔡良俊;
李毅;
李兰;
曹英伟;
赵永康;
张小丽;
魏文燕;
陈霞
-
-
摘要:
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是一项水稻新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在成都市的崇州推广应用了2年,面积达30 hm2,节本增效十分明显.通过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N肥效应试验,探索了应用该高产技术的最佳N肥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成都平原土壤肥力水平总体较高,在施肥上应比一般的大田管理适当增施,施纯N肥应控制在100~125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