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三针
颞三针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63275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中国针灸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8年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脑血管病康复高级论坛、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等;颞三针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飞、万霞、何希俊等。
颞三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3275篇
占比:99.98%
总计:463351篇
颞三针
-研究学者
- 李飞
- 万霞
- 何希俊
- 嵇波
- 张玲
- 张闻东
- 彭慧渊
- 杨骏
- 乔玲
- 付玮
- 何白梅
- 刘悦
- 卢荣
- 周婷
- 庄礼兴
- 张志强
- 敖学艳
- 杨海涛
- 杨继若
- 程红亮
- 符少杨
- 翟亮
- 范娥
- 薛媛
- 谭吉林
- 赵明华
- 迪亚拉
- 郭柱
- 魏清琳
- 鲁兆麟
- Fan E
- Wei Qinglin
- 于晶
- 于海波
- 井鹏
- 伦新
- 何新芳
- 余雨荷
- 侯健
- 储浩然
- 全权
- 冯淑兰
- 刘书平
- 刘佳霭
- 刘启
- 刘国强
- 刘家庆
- 刘桐言
- 刘静
- 包锦科
-
-
张华洋
-
-
摘要:
目的探讨舌三针、颞三针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Schuell言语训练;观察组采用舌三针、颞三针联合Schuell言语训练,2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及中文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中文版健康检查量表(SF-36)。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32/40)低于观察组95.00%(38/40)(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复述、表达、朗读及命名障碍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ADQ量表、NIHSS量表评分较低,SF-36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颞三针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
李华;
王树青
-
-
摘要:
目的观察解语丹冰药棒联合舌、颞三针治疗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方法筛选80例存在不同程度运动性失语的脑梗死恢复早期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入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同时给予解语丹冰药棒联合舌、颞三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星期。参考WAB(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分标准记录2组在治疗前、后的AQ(失语指数)值的变化,语言功能评分(自发言语流畅程度评分、复述和命名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有效率的高低评估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星期后对照组、治疗组的AQ值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AQ值及语言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冰药棒联合舌、颞三针疗法可有效治疗脑梗死恢复早期运动性失语,通过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可提高卒中后的生活质量。
-
-
谢明云
-
-
摘要:
目的:探究普通针刺结合颞三针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普通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普通针刺结合颞三针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乏力、偏身麻木、偏瘫、走路不稳等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更低,Fugl-Meyer评分、Berg平衡量表及Barthel指数更高,肌力Ⅴ~Ⅵ级占比更高,Ⅰ~Ⅳ级占比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普通针刺结合颞三针联合康复锻炼的效果确切,利于患者肌力及肢体功能改善,可予以推广及应用。
-
-
-
-
翟亮;
李美;
李萍;
崔晓峰;
周鹏
-
-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电针中冲、涌泉结合针刺颞三针对急性脑缺血(ACI)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和对血清神经元特异化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筛选清洁级Wistar大鼠8月龄48只,从中随机选取32只大鼠,采用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建立ACI模型大鼠,余下16只用于假手术模型建造,建模后的16只假手术模型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8只,建模后的32只ACI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建模后24 h从假手术模型和ACI模型大鼠中各随机选取一组进行数据采集,剩余的一组假手术模型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将剩下的3组ACI模型大鼠分别命名为针刺治疗组、空白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对比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NSE水平.结果:造模24 h后,对比针刺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空白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分别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比模型组和假手术组NSE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对比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分别与空白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大鼠的NSE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分别与空白模型组大鼠NSE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井穴结合针刺颞三针对可有效改善ACI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同时电针井穴结合针刺颞三针可有效降低血清中NSE水平.
-
-
乔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舌三针配合颞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SSA)评分及功能性经口摄食(FOIS)量表评级。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经口摄食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增强经口摄食能力。
-
-
乔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舌三针配合颞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SSA)评分及功能性经口摄食(FOIS)量表评级.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经口摄食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增强经口摄食能力.
-
-
刘桐言;
赵宁;
刘家庆;
石磊;
余雨荷;
李春镇;
张泓;
陆琳
-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的等级变化,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 在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
-
Fan E;
范娥;
Wei Qinglin;
魏清琳
-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以"颞三针"为主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62例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颞三针组)31例与对照组(西药组)31例,治疗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对照组西比灵5mg po Bid,连续服用10天,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结论:临床中以颞三针为主治疗偏头痛有着明显的疗效,是治疗偏头痛的最佳选择.
-
-
范娥;
魏清琳
-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以“颞三针”为主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62例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颞三针组)31例与对照组(西药组)31例,治疗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对照组西比灵5mg po Bid,连续服用10天,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结论:临床中以颞三针为主治疗偏头痛有着明显的疗效,是治疗偏头痛的最佳选择.
-
-
- 《2008年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颞三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口服尼莫地平对照组(27例).针刺组取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为主穴,手法采用快速捻转或以滞针手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rn 结果:针刺组基本恢复1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尼莫地平组基本恢复4例,显效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55.5%,经统计学分析,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
-
谭吉林;
张志强;
白伟杰
- 《2006年全国脑血管病康复高级论坛》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颞三针合并赛乐特组(A组)20例、电针头针合并赛乐特组(B组)20例和单纯口服赛乐特组(C组)2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颞三针组有效率为90%、头针组为85%,单纯口服赛乐特组为80%.三组的HAMD、SDS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电针颞三针合并赛乐特组、电针头针合并赛乐特组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单纯口服赛乐特组少而轻.结论:针刺对抑郁性神经症有益,针刺结合赛乐特口服治疗抑郁性神经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电针颞三针与电针头针相比,前者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