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周期
顺周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548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1537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英才、经济研究导刊、商情等;
顺周期的相关文献由339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九生、周鹏、王磊等。
顺周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372篇
占比:99.28%
总计:15484篇
顺周期
-研究学者
- 李九生
- 周鹏
- 王磊
- 张明
- 万水
- 张涛
- 李斌
- 王潇
- 刘洋
- 年玉泽
- 李夏元
- 王超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波
- 邬玲伟
- 孙涛
- 张磊
- 李强
- 王勇
- 王涛
- 刘杰
- 李明
- 刘磊
- 张伟
- 张杰
- 李伟
- 张浩
- 杨泰和
- 苏强
- 赵春柳
- 王军
- 王斌
- 刘强
- 孙明轩
- 杨波
- P·加尔
- 李元新
- 陈万士
- 刘鹏
- 张勇
- 徐皓甜
- 朱营博
- 王鹏
- 胡轶
- 谢毅
- 张宝月
- 王伟
- 王宇
- T·J·古兹
- 于晓洋
-
-
尚恒
-
-
摘要:
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是顺周期耗材,国产替代空间大。机床刀具是400亿市场规模的工业消费品,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景气度正相关,其中硬质合金是刀具的主要材料,约占到全部刀具的60%。欧科亿(688308)为国内头部的数控刀具制造商,近5年利润复合增速近50%。目前公司的市值在50亿元左右,结合数控刀具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以及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其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
-
郭永昌
-
-
摘要:
周期性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且蕴含较高市场风险的行业,银行在对周期性行业授信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行业运行特征和规律,并对行业所处周期进程做出预判。本文在对周期性行业进行定义基础上,从多角度对行业进行归类分析,将顺周期行业和逆周期行业进行了区分,并提出了独立周期行业概念。文中指出了当前周期性行业呈现的三个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部分行业周期性波动减弱,行业波动沿产业链逐级放大。
-
-
-
-
摘要:
深化复苏、政策正常化、顺周期、科技自立、结构为先。展望2021年,我们要降低市场整体收益率预期,提防二季度可能的政策边际收紧带来的估值下行风险,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寻找景气度能够支撑、消化估值的细分行业。
-
-
张金清;
龚懿婷;
孙大钊
-
-
摘要:
准确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大小,是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引入信贷过度扩张情景的定量描述,对代表性风险度量指标SRISK的顺周期问题进行了修正,并依据修正SRISK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大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自2012年以来持续上升,反映风险大小的银行业总体资本缺口从2012年的0.5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8万亿元,增长了约7倍;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与行业不良贷款率走势高度相似,表明风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从2012年到2019年,国有商业银行始终是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贡献者,股份制银行次之,城商行最小.上述风险测度结果为我国未来的银行业风险防范提供了实证依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主动防范与化解工作,对商业银行从事更多高风险型业务的动向进行严格监管,密切关注银行业务的风险状况,避免银行业资产质量在未来进一步下降.同时,还应当引导银行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避免不良资产积压对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影响,进而保证银行业整体稳定.
-
-
詹雪龙
-
-
摘要:
超九成浙股业绩普涨,顺周期板块的公司业绩更是亮眼,不少公司甚至出现一季度业绩超越去年全年的暴增行情。一花独放不是春。截至4月30日,544家浙江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今年交出的春天答卷,总算可以让董秘们长舒一口气了。
-
-
和广
-
-
摘要:
市场在春节前一片欢声笑语、热抢基金中收在阶段性的高点。但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冲高3700点以上,然后掉头向下,各种核心“茅”资产竞相出逃,各种抱团龙头股基本跌幅都在20%以上,有的跌掉了40%。某大券商在茅台2500元的时候鼓吹4000元,等到跌到2000元就调整目标价,仍然看高3000元。
-
-
谢玲翌;
庞茜
-
-
摘要: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外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是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十几年间有关公允价值的讨论不断,这对公允价值未来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与顺周期效应直接相关,同时对如何避免顺周期效应给出一些建议.
-
-
-
-
摘要:
进入二季度之后,随着指数步入企稳整固区间,机构对全年的布局思路也逐渐清晰,“金融”、“顺周期”频繁被提及。节后以来,市场风格转换加快,大盘震荡--月有余,成交量也出现了一定萎缩,市场观望情绪渐浓。以春节为节点,A股走势前半场单边上涨,后半场一路下跌,一季度主要股指全线下跌,其中创业板跌幅最大,下跌7%。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仍有不少基金的回撤控制较好,风险承受力低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
-
和广
-
-
摘要:
从年初的紧密拥抱核心资产,到春节后弃之如敝履,转而喜爱顺周期的大宗商品、中小市值股票,再到最近国常会后对大宗商品涨价的态势释放了抑制性政策信号后,市场马上翻脸,跌下来的核心资产有点香饽饽的味道。A股投资者这一个季度以来,尝尽了甜酸苦辣。总的来说,A股市场乃至欧美市场都进入了一种“逐鹿中原”的混战时期,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赛道偏好、不同的投资逻辑,都无法占据优势性地位,这确实与最近两年一些大的投资思路有所不同,也显示出全球经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如何解脱疫情困扰,布局后疫情经济,都没有看到明确的方法。
-
-
庞华玮
-
-
摘要:
资源股很有些去年白酒的味道,跟煤炭、钢铁、化工、有色等顺周期板块相比,吵吵闹闹的“茅指数”和“宁组合”争了个寂寞。但是,资源股和资源类基金涨了这么多后,还能投资吗?今年资源类资产走势“一骑绝尘”,如果投资人错过了资源类资产,几乎就是错过了今年结构性牛市的主流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