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规模
金融规模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089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求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消费导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等;金融规模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安玲、朱万里、姚雪松等。
金融规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89篇
占比:99.28%
总计:25271篇
金融规模
-研究学者
- 史安玲
- 朱万里
- 姚雪松
- 熊晓炼
- 王静
- 苏方林
- 陈明
- 黎文勇
- 丁忠民
- 丁晓强
- 侯道健
- 刘朝阳
- 刘黄金
- 史艺璇
- 叶文辉
- 吴彩容
- 周迎丰
- 张乐
- 张宁
- 张自强
- 徐慧敏
- 昌冬
- 曹波
- 朱振东
- 朱晓姝
- 李强
- 李静
- 江何保
- 汪霞
- 王勋
- 王博
- 王楠
- 田发
- 范晓缘
- 葛秋颖
- 赵江
- 赵珍
- 邹新月
- ZHAO Hong-dan
- ZHU Xian-ping
- 万谦
- 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乔楚
- 习羿晖
- 任碧云
- 伍莉
- 何燎原
- 何翠平
- 何银宁
- 侯道健1
-
-
姚雪松;
向军;
姚慧
-
-
摘要:
当前中国城市房价长期处于相对高位,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金融发展可以增加城市住房供给和增加城市居民购买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角度出发,总结梳理金融发展对城市住房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住房销售面积作为城市住房的代理变量,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城市住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规模每增加1%,城市住房销售面积将增加0.185%;金融效率每提升1%,城市住房销售面积将增加0.219%。促进金融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城市住房问题的有效手段。
-
-
蔡胜勋;
张博
-
-
摘要:
在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缩小城乡差距以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缩小城乡差距首先要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入手,农村金融可从多方面影响城乡消费差距。本文使用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省级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扩大与农村金融效率提升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从影响路径来看,农村金融规模通过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差距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农村金融效率则通过生存型消费差距显著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金融规模对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在东、西部均成立,而农村金融效率仅在西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因此,在扩大农村金融规模的同时,应当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效率,调整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农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
-
董树功;
王亚玲
-
-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亟需发展金融业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均处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好区间范围内,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于FDI的流入具有单一门限效应。因此,应关注地区金融发展,推动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向高效率高质量转变,提高地区金融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契合度。
-
-
王笛;
李基成
-
-
摘要:
文章对山东省17市2003~2017年城镇化进行测算,利用熵值法确定二级指标在总体中的权重,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究山东城镇化现状的成因,并运用面板回归研究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城镇化成因可大致分为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财政支出在山东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较弱。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
-
-
方云龙;
王博
-
-
摘要:
文章利用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背后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一是现阶段,中国金融规模的继续扩张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而金融结构的优化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二是经济波动在金融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且经济运行越平稳,越有利于金融结构优化发挥作用;三是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在金融结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传导机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在经系统G M M削弱内生性、替换关键变量、剔除异常值等检验后依旧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以中国的发展实践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同时也为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金融结构、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
-
袁玉静
-
-
摘要: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较低一直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趋成熟和完善,金融发展对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收入分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造成的影响,使用我国2003~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金融规模和金融视角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均会促进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
-
-
刘斌
-
-
摘要:
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宏观统计数据建立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索了金融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依然较为粗放,主要靠扩大金融规模来发挥作用,金融效率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观念转变、重点领域、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金融支持“集约式、精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
刘佳
-
-
摘要: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聚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加剧市场竞争,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而金融发展则能够为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的资本要素。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03-2020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门槛模型分析,探究新型城镇化、金融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随着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对服务业结构合理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金融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合理水平的作用由正向显著变为不显著,金融规模对服务业结构合理水平的作用由正向显著变为不显著,金融效率对服务业结构合理水平的作用由负向显著变为正向显著。第二,随着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对服务业结构高级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减弱,金融发展对服务业结构高级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变,金融规模对服务业结构高级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
-
邓杰
-
-
摘要:
消费带动经济增长,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支,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收集四川省1978—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人均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人均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关系。基于此分析结果,建议通过促进金融行业发展,推动金融市场化、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创造有利政策、控制物价水平等达到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
-
林小玲;
唐荣;
陈明
-
-
摘要:
深圳具有特殊的区位因素,是改革开放、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示范区,以深圳为例研究金融支持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集聚了众多知名的创新型企业,高科技产业发展突出,是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支出支持了其早期的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发展对其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提高银行信贷效率,加快建设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工具,更有效的促进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ZHAO Hong-dan;
赵洪丹;
ZHU Xian-ping;
朱显平
- 《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基于吉林省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反,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明显.
-
-
-
-
-
-
-
-
-
- 韩明洙
- 公开公告日期:2021-10-2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溶性萘醌衍生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有害藻类控制用水溶性组合物、大规模有害藻类控制方法、以及大规模有害藻类人工智能监控、去除以及预防自动化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溶性萘醌衍生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其中,使1,4‑萘醌化合物和N,N‑二乙基乙烯基二胺发生反应,得到化学式2的中间产物,在化学式2的中间产物反应盐酸,得到化学式1的化合物。另外,提供一种由化学式1表示的水溶性萘醌衍生物组合物。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有害藻类控制用水溶性组合物、利用有害藻类控制用水溶性组合物的大规模有害藻类控制方法、以及大规模有害藻类人工智能监控、去除以及预防自动化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