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站场
输油站场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经济计划与管理、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2534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中国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石油石化环保科技成果专题研讨会、第三届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会议等;输油站场的相关文献由21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立国、张华兵、徐太贵等。
输油站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534篇
占比:99.93%
总计:102603篇
输油站场
-研究学者
- 周立国
- 张华兵
- 徐太贵
- 李明
- 王晓霖
- 魏然然
- 于洋
- 倪广地
- 刘小琴
- 刘硕
- 史振龙
- 吴晓光
- 周利剑
- 周子栋
- 周海梅
- 宋征
- 宋雨
- 张卫敏
- 张学峰
- 张平
- 张竹
- 彭云超
- 折明
- 曹旦夫
- 朱国承
- 李东全
- 李姝仪
- 杜行
- 杨玉锋
- 樊长红
- 池坤
- 汤怡
- 淦邦
- 潘兆博
- 王新
- 王晗
- 王萌萌
- 王锐
- 程万洲
- 葛倩冰
- 解智堂
- 郑洪龙
- 韩鹏
- 马凯军
- 何养联
- 何昕宇
- 何月娇
- 何静
- 冯尧
- 冯锐
-
-
张亦白;
顾春琳;
郭锦佳
-
-
摘要:
输油站场埋地管道纵横交错,规格繁多,站内埋地管道腐蚀穿孔开裂等失效现象频发,因此有必要弄清管道腐蚀机理,防止管道腐蚀失效。通过现场勘察、外观检查及密集网格超声测厚等手段,对某输油站内埋地管道破裂失效导致泄漏的管段进行了研究,对管段母材和焊缝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管道内腐蚀产物,利用拉伸试验验证泄漏处各管段管材机械性能,综合各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内腐蚀导致管道壁厚减薄,同一位置管材性能不达标,工艺流程处于低洼死油段易积液等是管道破裂失效的原因,基于此提出了输油站场埋地管道关键点的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
-
蒋毅;
安兆暾;
吴森;
薛廉;
张宏
-
-
摘要:
输油站场所涉及的设施及附属部件较多、且多种工艺流程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为降低安全评估难度,通过风险区块划分原则将输油站场分为了压力管道区、清管器收发区、阀组区、储罐区等8大风险区块,基于认识的不确定性,从支持、反对和犹豫三方面的区间直觉模糊数表述专家的评判信息,并改进了一种考虑风险偏好的区间记分函数(p-α计分函数),并从其工作经验、知识水平程度以及从众心理程度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且在单一赋权法的基础上,考虑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从最优关联系数和最劣关联系数两方面综合确定了站场各风险区块的安全风险系数,并与传统记分函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为输油站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
-
徐太贵;
折明;
翁官锐;
宋雨
-
-
摘要:
通过对卡特彼勒G3616型天然气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液压系统、进排气系统、燃料气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冷却系统及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进行检测、调整和更换等工作,技术人员提出备件需求,优化维保方案,为卡特彼勒G3616型天然气发动机实现精细化、经济化维保提供经验支持.
-
-
徐太贵;
葛倩冰;
宋雨
-
-
摘要:
对于一些外电匮乏但同时具备丰富天然气资源的输油站场,Wilson天然气发电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天然气发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输油站场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对输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输油站场天然气发电机的运行监测尤为重要.结合天然气发电机运行实践经验开发专用软件,并分析监测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
-
徐太贵;
葛倩冰;
折明
-
-
摘要:
按照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维护保养手册标准要求,机组运转达16000 h需进行中修保养.针对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具有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维修难度大、费用成本高、维修周期长等特点,某输油站场在站内Wilson天然气发电机运行达到16000 h,对其Perkins4006-23TRS1天然气发动机部分组织中修工作.依据Perkins厂商保养手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中修标准中必须检测的部件进行记录分析.初步总结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经验,为相关的Perkins发动机中大修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
-
-
-
-
姜绪彪
-
-
摘要:
针对输油站场内压力管道穿越道路段存在较高风险,本文研究分析了这类管道存在的内外腐蚀风险,因地制宜设计了专业的涵洞,管道穿越由深埋改为浅涵洞,管道布置由埋地改为露空,采取氮气排油、机械割管和隔离连头等措施对管道进行了更换.便于开展定期巡检、维护、检测,降低了腐蚀失效风险,避免了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对输油站场的压力管道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杨文;
周晨初;
谢成;
刘静
-
-
摘要:
针对国内外仿真软件主要关注管道的稳态或连续稳态过程,而对泵站内动态过程研究较少这一现状,开展了输油站场系统仿真方法、非线性方程组高效求解技术研究,开发了储罐、泵、阀门、管道等典型单体设备模型库和数据库,构建了输油泵站动态特性仿真平台.输油站场仿真结果与实际控制流程吻合较好,且对于开关阀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振荡等动态过程有较好描述.所构建的动态仿真平台可更好了解站场设备运行性能及其在使用过程的状态变化情况,为泵站方案设计、运行计划编制与优化、事故分析处理等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对提高泵站输运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发生率,提高成品油输送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
赵蕾;
李慧
-
-
摘要:
长输管线的输油站场具有点多、线长,所处地理位置、运行环境不同,现检测的工艺管线均已服役多年.近几年来,利用相控阵、导波、漏磁等技术对各输油处的站场工艺管道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分析了各站场的工艺管道的腐蚀程度及类型,认为管道外腐蚀大多数腐蚀穿孔点集中在三个地段,内腐蚀严重的多数发生在管道的底部位置,并针对内外腐蚀提出了防护措施.
-
-
杨成林
- 《中国石油石化环保科技成果专题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输油站场生活污源的消耗,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站场水资源利用率,减小水深度处理及雨水回用技术,能有效减小站场地下水水生活污水及雨水对站场周围环境的污染.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站场自备水源井、生活污水特点以及站场雨水等特点、输油站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站场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及雨水回用技术是值得推广的污水综合利用技术.
-
-
魏然然;
曹涛;
张华兵
- 《第三届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基于站场完整性管理技术框架,针对输油站场上动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阐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原理及实施方法.结合站场实际情况,介绍了RCM技术在输油站场上的具体实施过程.RCM技术可改善设备运行状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控制设备维修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