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910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江西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与康复学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中医民族医针刀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临床应用推广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跟骨骨刺的相关文献由47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才德、高敬辉、俞光荣等。
跟骨骨刺
-研究学者
- 杨才德
- 高敬辉
- 俞光荣
- 刘国昇
- 刘士豹
- 叶永亮
- 周强中
- 姜巍
- 孟宪宇
- 尹燕
- 廖立青
- 张功照
- 张江
- 张波
- 方功勤
- 明舜
- 朱遵义
- 李秋红
- 杨健林
- 杨建鲁
- 杨志彩
- 洪康斌
- 胡献国
- 董洪涛
- 蒲昭和
- 赵光宇
- 邓影尹
- 郑素明
- 金珈颉
- 阮玉梅
- 陈润林
- 隋延辉
- 韩福祥
- 丁应平
- 严威
- 严建军
- 于丽荣
- 付艳红
- 代宁
- 代顺祥
- 任志远
- 任海涛
- 何东腾
- 何京
- 何南
- 何君
- 何开仁
- 何海英
- 余斌
- 余梅英
-
-
阎群
-
-
摘要:
足跟骨刺,又称跟骨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人体骨骼老化后的一种表现3骨刺在医学上称为骨赘或骨质增生,多发生在腰椎、颈椎、膝关节和跟骨等活动及磨损较多的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弹性减弱,骨关节被磨损,这时关节软骨就会出现代偿性增长,最后逐渐钙化而形成骨刺。
-
-
韦成卫
-
-
摘要: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行走时足跟自觉胀痛酸痛不适感为常见,行走困难。其发病机制为足底跖筋膜、跟骨周围滑囊、跟腱、韧带和足底脂肪垫慢性无菌性炎症等引起足跟周围病变,跟骨骨刺、跟骨内高压、跟骨结节部骨质增生、跟骨骨膜炎引起跟骨病变。现将足跟痛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
吴华杰;
方婷婷
-
-
摘要:
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可引起负重下跟骨结节内下侧疼痛,病程日久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病理表现为足底筋膜微撕裂、胶原纤维变性、坏死、血管钙化等。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首选保守治疗,拉伸、支具、药物、理疗均有所应用,但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术式,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瘢痕形成、神经损伤轻、恢复期短等优势。但术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伤口渗液、疼痛[2]。
-
-
蒲昭和(点评)
-
-
摘要:
威灵仙100克,老陈醋50毫升。威灵仙加水2000毫升,煎沸半小时取药液,将药液倒入盆中,候温,再加入陈醋搅匀,浸泡患处。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10天为1个疗程。四川彭州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跟骨骨刺(骨质增生)是由于跟骨退行性改变、外伤、劳损等引起的,中老年人易患。本病特点是:初期感觉足跟隐痛,晨起时较明显,活动后可减轻或消失,但走路多会加重,后期疼痛较剧。跟骨骨刺属中医“痹证”范畴,发病多与寒凝、痰结、气滞血淤等因素有关。中医外治法(包括浴足)是治疗本症的常用方法。
-
-
胡佑志
-
-
摘要:
骨碎补30克(双脚加倍),研成细粉,用75%的酒精与食醋各等份调成稀糊状,敷药前足跟用温水泡20分钟,然后将药糊均匀涂于增生足跟处,用纱布包扎。每天晚上睡前敷药,次日晨除去,20天为1个疗程。
-
-
李梅;
韩俊松;
浦创;
李永福;
易良;
成娇
-
-
摘要: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所致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治疗21例跟骨骨刺所致跟痛患者,分别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采用VAS评分评定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评价治疗效果;采用t检验分析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后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跟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且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治疗结束时、3个月和6个月时的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所致跟痛疗程较短,疼痛缓解明显,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
-
沈世英;
李昌剑;
袁伟;
萧秋平
-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痛性跟骨骨刺中不同针刀入路所导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该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的73例痛性跟骨骨刺患者分成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6).治疗均采用局部注射和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足底跟骨结节前缘偏内侧进针,治疗组用内踝下赤白肉际线跟骨结节前缘处进针.评价不同针刀入路治疗后24 h、48 h和7 d的疼痛评分和治疗7 d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24 h和48 h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痛性跟骨骨刺采用内踝下跟骨内侧赤白肉际线跟骨结节前缘处进针,治疗时不损伤肌腱、其创伤更小,利于修复,不易感染.
-
-
张轶魁;
刘国岩
-
-
摘要:
cqvip:笔者应用威灵仙联合白术外用熏洗治疗跟骨骨刺1则,收效明显,总结如下。患者张某,男,42岁。2021年2月20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跟疼痛,无法着地站立及行走。6天前劳累后疼痛加重,晨起无法站立,故来就诊。查左足侧轴位X线片示:左足跟骨结节处有鸟嘴样骨质形成。诊见左足跟处压痛明显,纳眠差,二便正常,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弦。中医诊断:骨痹。
-
-
刘国昇
-
-
摘要:
天凉了,你的足跟还好吗?某一天有没有走着走着突然就出现了足跟痛呢?当出现足跟痛时,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这3个原因导致的.为了避免足跟痛的发生,平日里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等.
-
-
刘国昇
-
-
摘要:
天凉了,你的足跟还好吗?某一天有没有走着走着突然就出现了足跟痛呢?当出现足跟痛时,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这3个原因导致的。为了避免足跟痛的发生,平日里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等。
-
-
高敬辉;
杨才德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与康复学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和2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31例,两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11例,两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
高敬辉;
杨才德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和2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31例,两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11例,两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
高敬辉;
杨才德
-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和2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31例,两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11例,两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
陈润林
- 《重庆市针灸学会2017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针刀微创术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120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醋氯芬酸片、复方夏天无片、外贴消痛贴膏等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显愈率为88.33%,对照组的治疗显愈率为56.6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针刀微创术治疗跟骨骨刺简单易操作、创伤小、价格低廉、随治随走,疗效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任海涛;
张天民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中医民族医针刀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临床应用推广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阐述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跟骨骨刺的机理及方法.方法:在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跟骨骨刺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针刀治疗方法.结果:针刀医学从生物力学角度重新认识跟骨骨刺,发现足跟部软组织所形成的粘连、瘢痕和挛缩,引起足跟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是导致跟骨骨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针刀整体松解术松解足跟部弓弦弓弦结合部附着的软组织,治疗跟骨骨刺疗效较好.结论:依据针刀医学关于疾病病因病理的网眼理论及其解剖学基础——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糸统,应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跟骨骨刺起效快、远期疗效好.
-
-
-
邓颖;
高显才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3九江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暨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 2013年
-
摘要:
跟骨骨刺是跟下痛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过去多采用针灸、理疗等治疗,效果欠佳.外科手术,病人又不易接受.2004年以来采用针刀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针刀治疗主要目的是切断韧带周围粘连、疤痕挛缩部分,解除跖键膜的高应力状态,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逐步恢复其弹性。疼痛也会随高应力点的消失而消失,骨刺不再发生或逐渐吸收消失。同时配合中药熏洗具有活血散疲、温经散结、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针药配合,疗效甚佳。
-
-
王志岩
- 《2012全国第三届骨伤疼痛新疗法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选取88例跟骨骨刺患者,应用水针刀法微创针法提高疗效,药刀并举直达病所,能够缩短治疗次数减少痛苦.结果表明,88例病人中有效治愈率100%,一次治愈84例占95.45%,二次治愈4例占4.55%。水针刀法微创治疗方法,可疏通局部经气能使病灶部位气血运行畅通,加速无菌性炎症一次代谢与吸收,由于药性水针刀法具双重作用,可控制机体的炎性反应,缩短炎性渗出,减少再度粘连,同时祛痛、消肿、镇定。从而得到快速治愈的目的,达到避免手术治愈的最佳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