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本
节本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5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专利文献94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农机科技推广、北方水稻等;
节本的相关文献由91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若妮、刘博文、刘颖等。
节本
-研究学者
- 余若妮
- 刘博文
- 刘颖
- 常琳
- 张杰
- 张树新
- 徐欣仪
- 李佳佳
- 杨宗瀚
- 潘力
- 王宣琳
- 王政
- 田潇纯
- 石诗萌
- 童玉洁
- 肖芳欣
- 邓发伟
- 邵雪荣
- 韩甲
- 冯焯
- 刘庭辉
- 宁翠玲
- 屈志松
- 崔必波
- 徐鹏
- 敖礼林
- 李亚芳
- 李耀发
- 苏宗然
- 苏建
- 高占林
- A.米查勒特
- D.塔格赫朱特
- K.斯特劳曼恩
- M·费贝尔
- W.梅尔
- 丁素荣
- 丁红
- 丁艳锋
- 严纪发
- 亢秀丽
- 代立宏
- 任正军
- 何晓峰
- 何荷根
- 全亚明
- 兰成云
- 冯少辉
- 冯泽润
- 刘云
-
-
董建军
-
-
摘要:
笔者2015年流转土地70亩,建设标准化矮化红富士苹果园,目前已挂果3年,进入丰产期。2021年,我的苹果园被评为铜川市高效优质苹果示范果园。虽然近年来苹果生产不断遭遇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市场果价低迷,人工、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经营之路举步维艰,但既然选定了这个行业,就要不断探索节本优质高效经营管理之路。
-
-
周洪艳;
薛红燕
-
-
摘要:
雪桃无公害生产,从园地选择和规划、定植、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果实采收和贮藏几个方面,以低成本生产无污染优质桃,实现高效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首选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无公害桃生产农药安全使用围绕“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节本增效”的原则。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用厩肥、土杂肥、绿肥、饼肥。
-
-
-
史祥宾;
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王志强;
王小龙;
张艺灿;
王莹莹
-
-
摘要:
绿色、节本、优质、高效栽培是葡萄产业的发展方向,节约肥水和劳动力的使用是“节本”的根本要素,标准化的栽培模式是实现“节本”的必然途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研发出适于埋土防寒区露地和塑料大棚栽培的“双层平棚架栽植斜干水平龙干形配合水平叶幕”的节本、优质、高效的葡萄栽植模式。该栽培模式为宽行定植,由常规的4米改为8米,单位面积肥水管理和下架防寒管理的面积减少一半,行内相对密植,保证产量,从而实现肥水的集约化管理,节约肥水的用量和劳动用工,实现节本的要求。
-
-
方思雨;
乜兰春;
赵佳腾;
郭克东;
张芊
-
-
摘要:
盆栽韭菜由园区或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培养韭菜根株,秋末冬初将根株囤栽在容器中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生产中存在栽培容器成本高、根株积累营养不足致囤栽后长势弱、韭蛆时有发生等问题.该研究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从品种选择、培养健壮无病虫根株、韭根挖取与贮藏、栽培容器与介质、囤栽、囤栽后管理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盆栽韭菜节本高效生产与韭蛆防控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生产效益分析,以期为这一新型产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
江姣;
邱孟超;
陈宗光;
靳凯业;
贾文红;
于琪;
董帅;
张保东;
芦金生;
夏冉;
孙莉莉
-
-
摘要:
为了研究小果型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西瓜果实产量、品质与生产成本的影响,开展小果型西瓜多蔓稀植地爬栽培(四蔓地爬、三蔓地爬、二蔓地爬),与常规小果型西瓜三蔓整枝主蔓吊蔓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蔓地爬栽培模式,植株田间植物学特征、果实性状、单瓜质量、亩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综合指标表现好,西瓜苗成本较一蔓吊架栽培低50%,且不需植株绑绳、落绳、绑瓜等农事操作,节本省工.
-
-
王凤东
-
-
摘要:
花生是单县主要的油类作物,因其产量高且价格好,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需要大力发展和应用各种实用栽培技术,做到节约种植成本,增加收益,创新栽培技术.
-
-
张丽丽;
樊叶;
薛兵东;
丰光;
卢秉生;
姚永祥;
杨海龙;
付俊;
王孝杰
-
-
摘要:
针对辽东地区降雨量大、玉米花期阴雨寡照、玉米倒伏严重、病虫害发生重、宜机收品种少等问题,于2017—2019年在辽东地区开展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增密抗倒化控技术、免耕技术、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及高效种衣剂防治技术研究,形成辽东密植、抗倒、节本丰产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模式.2018—2019年在凤城白旗、宝山等核心区模式应用结果显示,玉米增产15.9%~33.3%,抗倒伏能力增强,稳产性提高,氮肥利用率(PFPN)提高27.1%,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实现玉米子粒直收,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在25%~28%,平均产量为11827.5 kg/hm2,劳动力投入有效减少,每公顷节约成本1800~2700元.该模式实现了玉米节本、增产增效、绿色生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为当地玉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