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腮腺肿块

腮腺肿块

腮腺肿块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7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国际介入性超声及超声造影学术会议等;腮腺肿块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元建鹏、谢榜昆、余松远等。

腮腺肿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10.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837 占比:89.81%

总计:932篇

腮腺肿块—发文趋势图

腮腺肿块

-研究学者

  • 元建鹏
  • 谢榜昆
  • 余松远
  • 刘宇波
  • 刘红雨
  • 吉云薇
  • 张大贵
  • 张志愿
  • 彭建春
  • 朱维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世锋; 熊彩霞; 董双喜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腮腺肿块的彩超声像图特征,提高彩超诊断腮腺肿块的准确率及鉴别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能力.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2017年2月—2020年5月检查的腮腺肿块病例80例,均有病理结果.分析各种腮腺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肿块的边界、肿块的血流参数等情况,总结各种腮腺肿块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及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要点.结果:80例腮腺肿块中良性肿块65例,占81.25%,其中混合瘤、腺淋巴瘤、淋巴组织增生、囊肿分别为36例、18例、6例、5例,彩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89%、83.33%、83.33%、100.00%;恶性肿瘤15例,占18.75%,彩超诊断符合率73.33%.四种良性肿块均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便于与其他肿块鉴别;良、恶性肿瘤在肿块的形态、肿块的边界清晰度、包膜完整性、肿块内钙化灶、周边异常肿大淋巴结、肿块内血流的峰值血流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查腮腺肿块操作简单,可随访观察,安全可靠,对肿块诊断的准确率高,对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优势,为临床提供重要诊疗信息,可作为腮腺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
    • 孙燕双; 章瑞
    • 摘要: 目的:明确超声在腮腺肿块的鉴别作用,分析其图像特征,对比细针穿刺,评价高频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高分辨率彩超(12 Mhz)直接扫查法对21例腮腺占位患者扫查,并对每一例病变进行细针穿刺,分析、总结高频彩超诊断涎腺肿瘤中的价值.结果:良性20例,多形性腺瘤12例,沃辛瘤5例,囊肿3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肿瘤1例,为低分化鳞癌.超声对肿瘤的检出率达100%,诊断准确率85.7%,特异度85%.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95%,特异度90.5%.结论:高频彩超因其对腮腺检查有独特优势,可清晰显示肿瘤信息,但是良恶性肿瘤图像有一定交叉,对于超声难以鉴别的肿瘤,仍需辅以细针穿刺活检,以获得更高的术前诊断准确性.
    • 陈雪
    • 摘要: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我院接收的78例腮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高频彩超检查,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78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出恶性病变35例,非恶性病变43例,经病理诊断恶性病变36例,非恶性病变42例,两种方式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对比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共有42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同,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了97.7%.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应用于腮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共同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韩彬; 刘玉婷; 张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法和分级法对腮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9例腮腺肿块患者,先常规超声检查,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取图像后,采用分级法对腮腺肿块进行评估,并测量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的SR,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比较,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R的临界值.结果 腮腺肿块良性组SR为0.26~2.15,恶性组SR为1.03~3.54,良性和恶性肿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中,良、恶性肿块SR的临界点为2.11,准确度为93.22%,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1.82%;SR法对腮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优于分级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法和分级法均可对腮腺肿块的良恶性做出有效、有价值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陈大海
    •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位置和大小不同的15例腮腺肿块患者应采取的手术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7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腮腺肿块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腮腺肿块位置和大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在术后进行随访,与传统的腮腺浅叶摘除术相比较,记录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肿块位于耳前区,且直径不超过2 cm以及肿块位于颌后区、腮腺耳下区,直径不超过4 cm的患者行区域性切除术,其余肿块经CT或B超确诊为恶性肿瘤或直径过大,则行全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中,Frey's综合征1例,暂时性面瘫3例,腮腺区凹陷1例.结论 对不同位置和不同大小的腮腺肿块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 林瑞基; 余木生; 梁世玲; 梁艳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鉴别诊断腮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腮腺肿块患者,先行常规检查,再给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用5分法评估,同时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各肿块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依据约登指数最高临界点确定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界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特异性、 敏感性、 准确性分别为88.0%、83.4%、87.0%,明显低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的96.8%、8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有助于腮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 刘宇波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块患者9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高频彩超进行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多普勒血流成像的表现主要包含血流的分级、形态、血流的分型、边界的回声、内部的回声、边缘,并且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表现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病灶情况,值得应用。
    • 刘宇波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块患者9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高频彩超进行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多普勒血流成像的表现主要包含血流的分级、形态、血流的分型、边界的回声、内部的回声、边缘,并且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表现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病灶情况,值得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