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指数
胶结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353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天然气学报、西部探矿工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第十五届测井年会、国际测井学术会议等;胶结指数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庆付、冯周、冯明刚等。
胶结指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53篇
占比:99.21%
总计:11443篇
胶结指数
-研究学者
- 冯庆付
- 冯周
- 冯明刚
- 孙建孟
- 武宏亮
- 潘保芝
- 王克文
- 田瀚
- 刘之的
- 刘兴礼
- 刘瑞林
- 吴国海
- 唐冰娥
- 夏宏泉
- 廖东良
- 张丽华
- 张海涛
- 张豪
- 张超谟
- 成志刚
- 朱保定
- 朱留方
- 李宁
- 李文正
- 李昌
- 李淑荣
- 李爱华
- 李进福
- 杨小明
- 王建波
- 王拥军
- 田明智
- 田雨
- 石玉江
- 罗少成
- 肖飞
- 苏远大
- 袁仕俊
- 袁卫国
- 赵军
- 赵太平
- 郭海峰
- 马建海
- 高红贤
- Bobby Kurniawan
- EduardoVirod
- J.Wojtowicz
- OscarXochipa
- 丁文龙
- 于翔
-
-
张丽华;
潘保芝;
单刚义
-
-
摘要:
火山岩的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不同岩性的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类型各不相同,这给火山岩气水层判别造成很大困难.基于测井资料,首先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的方法求取孔隙度,然后结合实验室的岩电参数以及测井的电阻率曲线,构建P^(1/2)概率分布曲线,根据概率曲线的分布形态来识别火山岩的气水层.将研究方法应用到四川盆地的火山岩储层,对气水层进行了判别,解释结论与试气结论符合.说明可以应用这些方法识别四川盆地火山岩储层的气水层,可以指导其他岩性储层的气水层识别.
-
-
王拥军;
孙圆辉;
杨思玉;
吴淑红;
刘辉;
童敏;
吕恒宇
-
-
摘要:
针对中东地区东鲁卜哈利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识别度低的问题,综合利用模拟成藏和开采过程的驱替电阻率实验,以及岩石薄片、压汞、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分析驱替过程中流体分布和岩石导电性变化特征,结合地质认识分析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并优选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分布范围,提出一套适合研究区的低电阻率油层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电阻率小于1Ω·m,与水层相当甚至略低,地质研究揭示其发育于低能沉积环境,储集空间受微细孔喉控制,平均孔喉半径小于0.7μm,是典型的微孔型低电阻率油层。该类储集层与砂泥岩低电阻率油层不同,其岩石导电路径迂曲度低于常规储集层,导致相同饱和度条件下电阻率低。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饱和度解释适用阿尔奇公式,其胶结指数值为1.77~1.93、饱和度指数值为1.82~2.03,分别比常规储集层低0.2~0.4。采用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统计的方法确定解释参数,计算的低电阻率油层含油饱和度为30%~50%,比常规方法高约15%,与DeanStark、储集层饱和度测井、试油及生产数据基本一致。经过15口井试油测试和生产验证,符合率超过90%,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
任莉;
陈大涛;
李洪征;
于翔
-
-
摘要:
目前利用八扇区测井资料评价固井质量应用较多的水泥分布成像方法是用声波幅度划分灰度等级来绘制灰度图显示水泥胶结程度,但声波幅度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成像结果不可靠。本文针对以上方法存在问题,提出了八扇区水泥分布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扇区声幅标准化后,再分别计算水泥胶结指数,利用水泥胶结指数重新绘制扇区水泥分布图,能更实际可靠的反应水泥胶结状况,在刻度井及实际生产井中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
田瀚;
王贵文;
王克文;
冯庆付;
武宏亮;
冯周
-
-
摘要: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各种孔隙的尺寸变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数量级,孔隙结构非常复杂,这种复杂孔隙结构和不均匀分布的多元孔隙空间使得储层电性呈现明显非阿尔奇特性.为了了解影响电阻率变化的控制因素,本次研究选取中三叠世雷口坡组的8块全直径碳酸盐岩岩样,开展了核磁共振、岩电实验、孔渗实验、压汞实验及薄片等实验,并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孔隙度是影响电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除孔隙度以外,孔隙尺寸和数量、孔隙网络复杂程度远比吼道大小对电阻率的影响大;②在孔隙度一定的条件下,胶结指数m随储层中孤立大孔隙占比的增多而增大,当孔隙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胶结指数m又随大孔隙占比的增多而减小,微裂缝起重要沟通作用;③ 在给定孔隙度时,以简单大孔隙为主的岩样表现为胶结指数m值较大,而以复杂孔隙网络、细小孔隙为主的岩样表现为胶结指数m值较小,具分散、孤立大孔隙的岩样,胶结指数m值最高;④ 依据孔隙几何参数与电阻率和胶结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测井资料间接判别储层类型,从而提高储层有效性和含水饱和度评价精度.
-
-
李盛清;
林剑松;
江灿;
苏远大;
唐晓明
-
-
摘要:
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固井质量评价需求,推动了基于随钻测井仪器的固井质量评价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建立柱状分层介质的套管井随钻测井模型,模拟了不同水泥胶结情况的随钻声场响应,特别是其波形特征.结果表明,套管井中随钻与电缆波形特征最大的区别在于随钻波列中存在隔声衰减后的钻铤波.特别是当水泥胶结较好时,钻铤波与套管波幅度大小相近,甚至钻铤波幅度更大,而时间域上两者波形重叠,该特点使得常规电缆声波(声幅/变密度)固井质量评价方法不适用于随钻测井环境.本文考察了不同水泥胶结程度下随钻波列中套管波幅度和衰减与胶结指数的关系,形成一种同时利用幅度和衰减的随钻声波胶结指数计算方法,为随钻声波固井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
-
田瀚;
冯庆付;
李昌;
田明智;
李文正;
张豪;
谷明峰
-
-
摘要: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单一的孔隙度难以描述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缝洞型储层为例,优选出胶结指数m和基质孔隙度占比2个参数建立了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胶结指数m采用新提出的基于裂缝形态的多孔介质模型计算得到,该模型可以计算出随深度变化的胶结指数m值,且精度高.研究发现,产层胶结指数m通常小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大于44%;差产层胶结指数m通常小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小于44%,或者,胶结指数m大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大于44%;干层胶结指数m通常大于2.25且基质孔隙度占比小于44%.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研究区储层有效性评价精度.
-
-
田瀚;
张豪;
沈安江;
张建勇;
冯庆付;
王慧;
辛勇光;
李文正;
李昌;
田明智
-
-
摘要: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得传统的阿尔奇公式应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胶结指数m的无法准确确定.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在深入分析不同孔隙空间对储层导电贡献外,进一步考虑了孔隙形态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裂缝倾角,进而给出了全新的计算胶结指数m的方法,并深入剖析组成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空间的各部分对胶结指数m的影响.认为对于物性较差的缝洞型储层,裂缝倾角对胶结指数m的影响很大,当裂缝角度较小时,裂缝会使胶结指数m变小,而当裂缝角度较大时,裂缝反而会使胶结指数m变大;当储层物性很好时,裂缝倾角的影响则可以忽略.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基于裂缝倾角的多孔介质模型得到的胶结指数m所计算的含水饱和度精度相比传统方法有较大提高,且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储层,具有很好的应用性.
-
-
曲玉亮
-
-
摘要: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复杂的孔隙结构和极强的非均质性,导致岩石岩电关系不满足经典的阿尔奇公式,给储层含水饱和度评价带来极大的挑战.通过对国内西部某油田致密砂岩32块岩芯电阻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胶结指数与孔隙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致密砂岩储层胶结指数估算模型.岩芯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所述的方法更能够准确地反映致密岩石孔隙度和地层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估算的胶结指数与岩芯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
杨锐祥;
王向公;
冯俊贵;
崔式涛;
刘欣欣
-
-
摘要: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电阻率测井响应复杂,给含油性评价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弄清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规律,选取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岩心,模拟不同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油驱水过程,进行配套的岩石电阻率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胶结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度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动态岩电参数含水饱和度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高.
-
-
王亮;
李昱翰;
任丽梅;
宋林珂;
苏静
-
-
摘要:
基于大量泥质砂岩岩心实验数据,探讨了Clavier与Waxman等关于W-S模型与双水模型描述泥质砂岩导电能力以及胶结指数是否受阳离子附加导电影响的争论.与双水模型相比,W-S模型能更好描述泥质砂岩的导电规律;双水模型在低温、低地层水溶液矿化度以及高温、高地层水溶液矿化度时,描述泥质砂岩导电的能力相对较差;与双水模型中胶结指数(mo)相比,W-S模型中胶结指数(m*)不受岩石阳离子附加导电的影响,而是受控于岩石的孔隙结构.%Based on the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argillaceous sandstone core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bate between Clavier and Waxman for the W-S model and the dual-water model:whether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argillaceous sandstone and the cementation index are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of the cation.The study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ual-water model, the W-S model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conductivity of argillaceous sandstones.In addi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formation water salinity o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layer water salinity, the dual-water model cannot describe the conductivity of argillaceous sandstone very well;compared with the cementation index (mo) in the dual-water model, the cementation index (m*) in the W-S model is not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of the rock cation, but is controlled by the pore structure.
-
-
朱留方;
李淑荣;
李爱华;
袁卫国
- 《中国石油学会第十五届测井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计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孔隙度及结构是影响含气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不同储集层孔隙类型,建立适用的解释模型,对准确判别气层,提高储层参数计算精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开展相关岩电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点,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求得接近储层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岩心平均胶结指数m及平均饱和度指数n;根据试水资料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对比密闭取心分析数据,建立适用于研究区海相地层含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