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立
网络中立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5516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消费导刊、国际新闻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等;网络中立的相关文献由83位作者贡献,包括格雷戈里·G·罗利、付玉辉、张进京等。
网络中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5516篇
占比:99.98%
总计:325587篇
网络中立
-研究学者
- 格雷戈里·G·罗利
- 付玉辉
- 张进京
- 董媛媛
- 方兴东
- 曹建峰
- 曹星雯
- 李浩田
- 燕道成
- 罗斯瀚
- 翟京京
- 赵丽
- 邹军
- John Scheibel
- J·M·乔菲
- LI Zhiyong
- Lawrence E.Strickling
- SUN Weizheng
- Stacey Higginbotham
- T·西尔
- 丁晓东
- 何波
- 何雪莲
- 刘南杰
- 刘洋
- 唐丹
- 唐巧盈
- 夏洛特·鲍耶
- 姜奇平
- 孙为政
- 孙赫
- 季晶晶
- 实积寿也
- 尹培生
- 崔明伍
- 张义云
- 张小东
- 张权奇
- 张锐智
- 张霁爽
- 张韵
- 成舸
- 易前良
- 曾剑秋
- 曾超
- 朱迪
- 李三虎
- 李兰
- 李宏博
- 李思羽
-
-
张锐智;
李柏萱
-
-
摘要:
权力的本质属性在于主体间的非对等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凭借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立法授权和服务协议形成与用户之间事实上的不对等,从而促使互联网场域内权力生成。权力与资本的勾连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代码、算法、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中偏离预设价值,逐渐呈现干预用户行为选择、威胁用户信息安全以及对权力的僭越等权力异化现象。对此,相关法律规范当以尊重人的主体尊严为导向,引导互联网场域内权力运行理念由资本逻辑转向人本主义;借鉴公法原理发挥正当程序对权力运行的规范作用;对网络中立原则给予制度性确认,确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满足权利保障与权力运行的需求,寻求二者之间的中立平衡状态,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力行使划清底线。
-
-
陈俊妮
-
-
摘要:
互联网监管与放任之间的冲突不仅在美国,在其他国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网络中立在2018年6月被撤销,这是美国网络监管制度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从政府监管开始走向市场放任.通过立与废的四维度解读发现,网络管制的放任政策深受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思想在美国回潮的左右,在新自由主义逻辑之下,关于新闻中立管制的无法可依、监管对互联网市场投资创新发展的阻碍以及对服务提供商利益的削减,都成为抵制监管的借口,导致以网络中立为核心的互联网监管制度在美国走向末路.如何找到网络自由发展与监管之间、公共利益与市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网络中立在美国的遭遇,证明了大卫·哈维所说的,比起新自由主义所允许的治理体系,还有更为有价值的治理体系有待我们去建立.
-
-
-
方兴东
-
-
摘要:
互联网生而互联,"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生命线.如今,随着超级平台和地缘政治的崛起,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互联互通"正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制约.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体系性治理机制的重构已迫在眉睫.但在新形势下,"互联互通"问题一直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基于学理的理论支撑."互联互通"问题源自电信行业,在互联网领域进一步演进和深化,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综合性.透视"互联互通"问题的本质,我们既需要深入百年通信行业演进的历程,也需要深入互联网技术架构之中,还需要从法律法规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利益、危害和对策,更需要站在全球地缘政治新的维度和态势下,深刻把握"互联互通"新形势,了解"互联互通"内在规律和运作机制.技术和业务层面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治理制度层面的"互联互通".技术和制度的"互联互通"缔造了互联网,也定义了人类未来的数字时代.面对新形势下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发展的现实与未来走向全球的战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为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赋予中国的价值观."互联互通"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全球数字治理新的范式转变和制度创新.中国完全可以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有所作为.
-
-
钟祥铭;
方兴东
-
-
摘要:
随着中美欧同时掀起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浪潮,平台治理开始进入深水区.主导反垄断进程的理论框架已经从过去的行为主义转向结构主义,各国开始关注平台治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其中互联网大型平台之间高筑的"围墙花园"成为首要关注对象.富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围墙花园"已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最大的威胁.要深刻洞察"围墙花园"的内在本质,需要追溯"围墙花园"的演进历程,系统分析概念的内涵和最新特性.从互联网经典的五层架构入手理解"围墙花园"的运作机制,从媒介和出版等角度分析其影响与潜在危害,以此寻找破解"围墙花园"的对策建议:一方面要通过企业自律、行业自律、行政监管和法律法规等,确保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维护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实行一锤定音式的治理范式和制度创新,深层次遏制"围墙花园"的蔓延.
-
-
丁晓东
-
-
摘要:
网络中立与平台中立是网络法的核心议题.网络中立要求位于物理层和逻辑层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对流量传输持中立立场.网络中立可能具有支持用户权利、促进终端用户创新、构建公平竞争秩序的功能,但是,它也可能存在损害数据的有效传输、阻碍投资、抑制竞争等问题.虽然平台中立面临的问题和网络中立面临的问题类似,但是,平台的基础设施功能更弱,同时,平台涉及消费者保护问题.我国的网络架构监管与平台责任监管应当超越形式性的中立性责任要求,迈向更为实质性的治理型监管.在我国,网络中立原则的实行应当坚持网络服务商的国有性质和网络架构的公共性,监管机构应对网络服务商进行竞争法监管,并保障公民的基础数字服务权利.在遵守竞争秩序与保护消费者的前提下,平台应被允许进行优化性的非中立管理.在涉及公共职能时,监管机构应要求平台承担公共伦理责任,提供公共服务.
-
-
-
-
-
张权奇
-
-
摘要:
中立问题是网络社会的规制问题之一.网络社会的规制是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市场和技术实现的,要求在规制的过程中保持中立.文章通过分析这些规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对策建议,阐述了对实现理想的中立规制的展望.
-
-
LI Zhiyong;
李枝勇;
SUN Weizheng;
孙为政
-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网络运营商给消费者提供补贴的情形下的网络服务收费问题.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定价模型,在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个垄断者,在第二阶段新进入厂商进入与在位企业进行竞争,同时在位企业在第二阶段会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补贴.给出了在存在网络中立和不存在网络中立情况下的最优定价问题,比较分析了两种规则下的社会总福利的大小和内容创新的水平,发现:(1)补贴的大小只会影响网络运营商对消费者的收费大小而不会影响各自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2)网络中立在有些条件下会阻碍社会福利和内容创新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