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手术
结肠癌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684475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结肠癌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单龙成、周文海、周静等。
结肠癌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4475篇
占比:99.98%
总计:684613篇
结肠癌手术
-研究学者
- 单龙成
- 周文海
- 周静
- 宋应周
- 杨煜
- 田晓梅
- 邢宝成
- 陈勇
- 马学霞
- 马轶
- GAO Xiaozeng
- Hida J.-I
- Okuno K
- WANG Qian
- Yasutomi M.
- ZHANG Shubo
- 丁战伟
- 乔筱玲
- 于洪亮
- 何涛
- 何维英
- 余建军
- 侯丽辉
- 侯莉莉
- 保汾林
- 关达
- 冯乾
- 冼华玮
- 刘升平
- 刘建平
- 刘彦国
- 刘志华
- 刘思利
- 刘斌
- 刘显峰
- 刘晓娟
- 刘永平
- 刘轩
- 刘飞
- 包丽
- 包维民
- 史风莲
- 叶思华
- 叶笃庄
- 同超
- 吴小鹏
- 吴维刚
- 吴迪
- 周广军
- 周庆显
-
-
刘彦国
-
-
摘要:
2017年11月的一个星期一,我陪结肠癌手术后第4年的父亲例行复查.拍完CT后,我照例带老人先走.这时,技术员却把我叫住了,我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可能有情况.
-
-
朱珠;
王爱华;
张宜南;
许畅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护理表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某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护理表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1.84±0.50)天、首次排便时间(2.30±0.54)天、首次下床时间(16.96±5.35)天及总住院时间(9.62±0.6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6±0.63)、(3.57±0.56)、(22.13±5.28)、(12.27±0.71)天(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28.52±5.48)、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2.65±4.49)显著低于对照组(45.18±5.33)、(42.28±4.47)(P<0.05),生活质量量表评分(78.53±7.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22±7.08) (P<0.05).结论 量化评估策略护理能够促进结肠癌术后患者恢复,改善负性情绪,最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
金婉婵
-
-
摘要:
目的:结肠癌手术患者接受早期康复干预后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1日~2020年8月30日治疗的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进行胃肠功能护理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与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每组各2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指标等数据.结果:研究组结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胃管拔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肠癌手术患者,P<0.05;护理后,研究组结肠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社会交往;疼痛症状;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肠癌手术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患者病情严重,及时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
-
毛书兵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结肠癌疾病的治疗上选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试验选择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5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并且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而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临床疗效上,对照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68%(17/25),研究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88%(22/25),研究组的总有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之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疾病,在治疗上选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损伤程度较小,因此安全性更好.
-
-
耿艳
-
-
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3月-2021年2月,共100例.将其根据随机编号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程度、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取肠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胃肠道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着极大的帮助.
-
-
尚艳云
-
-
摘要:
目的 评估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康复路径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诊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康复路径,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 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前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结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41.03%)低于参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手术患者行护理康复路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
-
-
杨宝;
王婧;
李海
-
-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的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为25例.其中参照组正常进行手术,实验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前采用纳米碳混悬液定位病患位置,并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淋巴结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进行确定病灶时间、手术时间对比.结果:参照组和实验组术后各指标比较显示,实验组出血量优于参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定位法,能够快速确定病灶时间,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及术后恢复有着积极作用,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可增加淋巴结的检出,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
-
许爽
-
-
摘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68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
金爽
-
-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58例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后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以协同护理模式为基础实施早期运动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耗时较对照组短,术后7 d MFI-20评分较对照组低,术后2周DASI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在协同护理模式下开展早期运动干预有助于术后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