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桑皮纸,古称“汉皮纸”,源于汉代。以桑树为加工原料,故称桑皮纸。其质地柔软,韧性较强,不但防虫蛀,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吸水性较强,而且在书写时不浸不退,易于保存和储存,是适合国画的上好纸质,有较强的经济实用性。桑皮纸的制作,以古法技艺制作形成了严谨科学的体系,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同时,桑皮纸历史悠久,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既是我国灿烂的造纸文明的见证,也承载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这一技艺在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桑皮纸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对人类的文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工业化、产品消费化、商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精工细磨的传统桑皮纸制作工艺也处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的矛盾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面对工业化、商品化,大众化为大趋势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占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为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