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纳米管薄膜

碳纳米管薄膜

碳纳米管薄膜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2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4596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暨相图与材料设计国际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碳纳米管薄膜的相关文献由85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昕、刘君华、张勇等。

碳纳米管薄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5965 占比:99.96%

总计:346089篇

碳纳米管薄膜—发文趋势图

碳纳米管薄膜

-研究学者

  • 李昕
  • 刘君华
  • 张勇
  • 张晶园
  • 唐建文
  • 姜为华
  • 宋晓慧
  • 张建业
  • 方静
  • 王影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姚明远; 刘宁娟; 王嘉宁; 许福军; 刘玮
    • 摘要: 碳纳米管(CNT)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纺织品加热领域,采用加捻CNT薄膜的方法制备膜卷纱,并通过预喷涂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溶液的方式进一步优化CNT膜卷纱的电热性能;随后分析PEDOT∶PSS喷涂浓度对CNT薄膜及其膜卷纱的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施加不同电压条件下CNT薄膜及其膜卷纱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DOT∶PSS质量分数从0.01%增加至1.4%,所喷涂的CNT薄膜电导率由344.2 S/cm逐渐增大至668.9 S/cm;当PEDOT∶PSS质量分数为0.07%时,所制备的CNT复合膜卷纱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当在其两端施加电压时,温度可到达214°C,响应时间为5 s,发热温度是其未加捻薄膜的1.6倍,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 许敬; 王成全; 弓晓晶
    • 摘要: 近年来,仿生冷凝微滴自驱离(CMDSP)功能表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在潮湿具有冷凝温度的条件下,表面自主凝结液滴并能够发生自去除的新型表面,与传统的由重力驱动的宏观水滴的脱落或弹跳的超疏水表面不同,这种新型表面可以通过聚结释放多余的表面能,使小型冷凝微滴在跳跃过程中自行移动,这种跳跃现象不需要其他的力,如重力或剪切力等。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CMDSP功能的表面多采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作衬底,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具有CMDSP功能的表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作者研究了在柔性碳纳米管薄膜(CNTF)上原位生长紧密排列的氧化锌(ZnO)纳米针阵列结构,并通过对纳米结构几何尺寸的优化来实现最佳的CMDSP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减小纳米针结构的间距可以减小冷凝微滴的直径,提高冷凝微滴成核密度,有利于提高冷凝微滴自驱离的频率;相反,增大纳米针的尖端直径和高度可以增大微滴弹离直径,不利于CMDSP功能的实现。
    • 王文帅; 王鹏飞; 田杰; 徐松林
    • 摘要: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薄膜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比韧性,同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储能特性,在人工肌肉、电子屏蔽及冲击防护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CNT薄膜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尚欠缺。通过实验研究CNT薄膜在中、低速压入穿透下的力学行为,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直径为1 mm的钢珠穿透单层CNT薄膜的临界穿透速度约为25 m/s,最大吸能对应的速度约为30 m/s;双层CNT薄膜的临界穿透速度约为40 m/s,最大吸能对应的速度约为60 m/s。与冲击破坏孔洞相比,准静态下CNT薄膜的破坏孔洞边缘更薄,拉伸变形更明显。通过水、润滑油、高真空润滑脂等中间界面改性,可以提升双层CNT薄膜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和吸能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CNT薄膜的吸能机理,为防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解傲寒; 李梦; 赵欣; 黄成超; 徐梓轩
    • 摘要: 对新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CNTF)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根据CNTF内的碳纳米管杂乱交错,排列无规则,但孔隙率较高的微观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这种CNTF的飞机电热防除冰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制备工艺流程。该方案采用了CNTF和环氧树脂等轻质材料,对样件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和优化。通过电发热特性测试及防除冰功能测试对此种新型电热防除冰系统样件的电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新型电热防除冰系统结构简单,质量小,易于与飞机铝合金蒙皮相结合,有利于减小飞机空重,降低飞行成本;在电热过程中获得的有效平均温度为47°C,可有效地加快冰层融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汪双元; 许泽军; 张道洪
    • 摘要: 通过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制备了巯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NT)薄膜,使其对稀土元素(REEs)具有高回收率、可循环吸附/脱附的能力.研究了巯基化合物功能化薄膜的种类、吸附液的pH值、蠕动泵流速和洗脱液浓度等因素对REEs回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吸附液的pH为7.0、泵速为0.2 mL·min^(-1)和HNO_(3)洗脱液浓度为1.0 mol·L^(-1)的萃取条件下,六氢均三嗪巯基化合物功能化的CNT薄膜(NCNT-3)对15种REEs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脱附性能,循环吸附5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与孔径分布测试仪(BET)和接触角等研究证实了REEs的高回收率源于碳纳米管薄膜上巯基、羟基和羧基的引入提高了表面浸润性和吸附性能.
    • 束嘉俊; 周登; 严刚; 李干; 王永伟
    • 摘要: 针对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撞击的问题,对蜂窝夹层结构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监测进行研究。提出将碳纳米管薄膜共固化在蜂窝夹层结构面板表面使之具有自感应能力,结合电学成像技术对超高速撞击造成的损伤进行监测和识别。采用二级轻气炮对自感应蜂窝夹层结构进行了超高速撞击,在撞击前后分别向感应层注入微小的激励电流,根据边界电压变化重建损伤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图像,从而提供有关撞击和损伤的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感应层性能良好,重建的电导率变化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损伤个数、位置和近似尺寸,验证了所提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为航天器结构超高速撞击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马佳赫; 王共冬; 要淞洋; 韩承霖; 李桦; 郭峰; 马群龙
    • 摘要: 分别将层间预埋碳纳米管薄膜(CNTF)和碳黑薄膜的GFRP层合板进行低温循环(-58°C~室温)处理,之后进行悬臂梁弯曲试验。通过观察微观图像、分析载荷-位移曲线和对比弯曲极限载荷,研究GFRP层合板低温循环后两种薄膜对GFRP层合板弯曲性能的影响和增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CNTF对层合板的增强作用最明显,并且受低温循环影响最小;碳黑薄膜也有一定增强作用,但略弱于CNTF。
    • 王永伟; 严刚; 郭飞
    • 摘要: 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其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结构中,但复合材料的整体导电性较低,遭受雷击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威胁结构安全。本文提出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结构共固化形成导电表层,对雷击进行防护。为验证碳纳米管薄膜表层的防护效果,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表层防护的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壁板试验件,施加不同峰值的模拟雷击电流,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其雷击过程,并通过目视和CT扫描对其损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雷电流峰值情况下,雷电流峰值越大,试验件的表层损伤面积和内部分层损伤长度也越大;相同雷电流峰值情况下,含碳纳米管薄膜防护试验件的表层损伤面积和内部分层损伤长度明显减小,由此可以得知碳纳米管薄膜表层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壁板的雷击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 王璐; 韩雪; 娄琳; 何令华; 周小红
    • 摘要: 为了研究电加热手套在极端寒冷环境下抵御寒冷的功能,研制了以金属纤维线和碳纳米管薄膜为加热材料并能抵抗极端寒冷的电热防护手套.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电热防护手套进行电热升温实验;并在-30°C的极端寒冷环境中进行螺丝螺母装配作业的人体工效实验,并记录人体主观热感受和疼痛感受.结果表明:金属纤维线电热防护手套和碳纳米管薄膜电热防护手套均具有良好的加热性能,在室温环境60 s能够加热至设计最高温度;在-30°C的极端寒冷环境下,2种电热防护手套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增加螺丝螺母的装配数量,即工效提高;综合热感受和疼痛感受的主观评价,电热防护手套抵御寒冷的作用是显著的.
    • 张宁; 严刚
    • 摘要: 近年来,复合材料胶接修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损伤结构,但传统补片固化工艺有着成本高、能耗大及成型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将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加热元件与复合材料预浸料补片进行集成,通过电加热固化达到修补损伤结构的目的.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采用碳纳米管薄膜电加热和传统烘箱加热的方法固化复合材料补片修补含裂纹铝合金板,对比不同固化方法下所需能耗和成型时间,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评估胶接修补的效果.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薄膜电加热固化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和材料成型时间;同时碳纳米管薄膜电加热固化修补的试件承载力与烘箱固化修补的试件基本一致,可以达到预期的修补效果,为金属结构低能耗、低成本胶接修补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