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政策
短期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913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瞭望、人民论坛、新华文摘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02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年会等;短期政策的相关文献由8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敬琏、刘俏、吕薇等。
短期政策
-研究学者
- 吴敬琏
- 刘俏
- 吕薇
- 李好好
- 迟福林
- 邓晓辉
- E·马思库斯
- Joachim Fels
- Manoj Pradhan
- 余斌
- 倪鹏飞
- 冯超
- 刘志铭
- 刘敬伟
- 刘杉
- 刘辉煌
- 努里埃尔·鲁比尼
- 卢隽婷
- 吴广君
- 吴文化
- 周建成
- 唐学博
- 唐黎明
- 夏斌
- 娄飞鹏
- 孙娜(执行)
- 安体富
- 宋扬(执行)
- 宋晓梧
- 宋睿宸(执行)
- 尹中卿
- 屈宏斌
- 崔静
- 张世珍
- 张军扩
- 张维迎
- 张锐
- 徐策
- 戴振华
- 朱光华
- 权衡
- 李宇嘉
- 李祥峰(执行)
- 李隽
- 李雨谦
- 杜鹰1
- 杨继绳
- 格兰·哈伯德
- 梁金河
- 江飞涛
-
-
刘俏
-
-
摘要:
在疫情不断反复以及俄乌战争、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巨大变化的一系列挑战下,增量的经济政策该如何出台?在讨论增量经济政策的时候,必须把它置身在整个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底层逻辑之下。首先梳理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讨论目前我们要真正稳增长、恢复经济,需要的积极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更重要。政策空间有多大,以及相对应的风险该如何防范。最后就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几个具体的、创新性的举措。
-
-
张军扩
-
-
摘要: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困难和压力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要应对疫情防控、美国遏制围堵、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高企这样的诸多外部因素的挑战和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冲击,也需要解决内需不足、预期转弱、风险累积这样一些内在和内部的矛盾和问题。鉴此,应以科学态度精准高效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扩内需政策要有力有效,救助扶持政策要更加突出重点;宏观调控政策要高度重视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
-
刘俏
-
-
摘要:
一、短期经济政策出台必须考虑中国经济底层逻辑关于中国经济,整个由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形成的生产网络,在过去的40年里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过程中,我国经济涌现出大量重要的节点行业,以及把这些行业维系起来的大量市场主体。这充分体现了在过去的40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市场与政府的紧密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支持之手或有形之手,在过去40年起到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搭配作用。
-
-
张世珍
-
-
摘要: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从供给端发力,也要从需求端着手。注重需求侧管理,要把短期政策调节和中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有效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打通堵点,畅通循环,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
-
娄飞鹏
-
-
摘要: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不仅是为中长期宏观杠杆率以稳为主、稳中有降奠定基础,也是为出现重大冲击时快速有效应对留下政策空间。因此,应统筹兼顾短期政策实施和中长期深化改革,考虑杠杆率的结构性特点,对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措施。
-
-
金砖智库CBGG和世界金融论坛WFF新冠疫情防控课题组
-
-
摘要:
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运行轨迹。当前政策需针对短期和长期精准发力,兼顾短稳长优政策的平衡。短期政策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长期政策应借疫情之机下大气力推进改革。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冲击。总体来看,目前疫情在中国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在全球的蔓延态势却不乐观。
-
-
-
-
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扩大内需,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疫情冲击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内需动能依然充足,市场潜力巨大,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应坚持短期政策和长效改革“两手抓”。
-
-
-
邢自强12
-
-
摘要:
“总体来讲,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对新兴市场和中国经济并不悲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短期政策,需要三箭齐发:减税、地方基建、更加宽松融资条件,以更大规模减税、更大力度开放、更高水平城市化,来回归供给侧改革本源。
-
-
-
-
摘要:
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新阶段,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抬头看路",也要"埋头拉车"。在"稳中有变"、"稳中有忧"的经济形势下,只有综合应用长短期经济政策,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那么有哪些短期政策?又有哪些长期政策?本期"特别关注"鸠辑诸论,采精撷华,以飨读者。
-
-
邓晓辉;
李好好
-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02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年会》
| 2002年
-
摘要: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关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选择有效的短期政策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养老保险密切相关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现状,指出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制的转轨可以适当放缓,甜内的改革措施应主要着眼于改善并充分利用实际存在的现收现付制,并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