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型
痰湿型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17958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社区医师、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心脏病分会学术年会等;痰湿型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冠卿、陈洪波、侯丽辉等。
痰湿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7958篇
占比:99.98%
总计:918104篇
痰湿型
-研究学者
- 陈冠卿
- 陈洪波
- 侯丽辉
- 王芳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春霞
- 陈洪涛
- 刘悦坡
- 何春晖
- 刘淑芳
- 刘芳
- 卢基兰
- 吕绍光
- 姜亚茹
- 孟小钰
- 孟晓嵘
- 崔海霞
- 常变竹
- 张丹婷
- 彭昌乐
- 戴金素
- 李廷谦
- 李永伟
- 李玲玲
- 李红
- 杨洁
- 潘铨
- 王凤梅
- 王钦和
- 祁冰
- 谭卫民
- 赖娟
- 邵志英
- 郑姜钦
- 郭瑞
- 陆金霞
- 陈礼平
- 高丽丽
- 黄健
- 黄胜辉
- 丁彩飞
- 丁志松
- 万雪原
- 丛培玮
- 乔根宝
- 于展英
- 付明俊
- 任为民
- 任秀朋
- 任筱霞
-
-
李季;
叶晓雪;
黄玲
-
-
摘要:
目的:概述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认识,分析朱琏针法治疗痰湿型PCOS的机理。方法:从中西医对PCOS的病因病机、治疗入手进行总体论述,进而从进针手法、刺激手法、针刺部位等方面分析治疗机理。结果:西医对PCOS的机理和治疗是有效的,但存在药物的副反应和效果的持久性;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朱琏针法在针刺得气基础上,创新性地把神经传导与针感相结合,根据神经的兴奋性与抑制性,通过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达到调节内分泌平衡及调理体质的目的,从而构建规律的月经周期、恢复排卵,达到妊娠的目的。结论:PCOS的原因多变、症状多样化、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朱琏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
朱美文;
岳德永;
曹作增;
姜云达
-
-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48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加味芎归二陈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卵巢、月经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细胞因子、糖脂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行延后、带下量多、头晕头痛、喉间多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平衡,降低糖脂代谢水平。
-
-
郑伊;
任青玲;
司雨;
郭斐;
陈雯玥
-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以脾肾阳虚为本,痰湿内蕴为标。附子汤为《伤寒论》中温阳治法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素体阳气不足,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疾病,临床直接运用于PCOS的治疗尚不多见,然运用温阳法以及附子汤类方在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已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本文紧扣PCOS发病之机,沿袭张仲景治痰饮之法,以国医大师夏桂成补肾调周法为基础,从“痰饮”立论,以“温药和之”立法,撷取《伤寒论》中附子汤温扶阳气、温化寒湿之义,变通化裁其类方为中医诊治痰湿型PCOS探寻有益的思路。将附子汤及其类方运用于月经周期各阶段,功能温补脾肾、化痰消脂、燮理阴阳,使经自调、胎自萌,对于改善女性内分泌代谢及生殖功能,治疗痰湿型PCOS具有独特优势。
-
-
宁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五积散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治疗后1年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积散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
-
吴静;
梁若笳;
陈瑶
-
-
摘要:
目的分析痰湿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临床特征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以便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避免代谢异常进一步发展。方法纳入符合青春期PCOS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痰湿证型患者42例,统计其临床特征和代谢指标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2例痰湿型青春期PCOS患者中有71.42%超重及肥胖,50.00%为中心型肥胖;64.29%伴胰岛素抵抗,52.38%伴痤疮、47.62%伴多毛、42.86%伴黑棘皮,78.57%伴溢脂;脂代谢指标少部分存在边缘性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痰湿型青春期PCOS患者的BMI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WHR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均P<0.01;患者黑棘皮症与GS呈较弱负相关(P<0.05),与FINS、HOMA-IR呈中等强度正相关(P<0.01);患者多毛评分与GS呈较弱正相关(P=0.032)。结论痰湿型青春期PCOS以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溢脂为主要特征,半数左右存在痤疮、多毛、黑棘皮症;脂代谢异常相对较轻;超重/肥胖、黑棘皮征与糖脂代谢异常存在较明显正相关。
-
-
刘芳;
赖娟;
陆金霞
-
-
摘要: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痰湿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MH及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降低睾酮(T)、AM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
-
-
陈旭;
吴林玲
-
-
摘要:
总结哈氏妇科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哈氏妇科是全国中医妇科十大流派之一,传承已百年,对中药治疗妇科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其擅长的病种之一.哈氏妇科认为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脾肾两虚为发病的根本,痰湿阻滞为发病的关键,法当标本兼顾,临床常用哈氏补肾化痰方以补肾健脾、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使精充血足,经通血行.同时重视利水药以及理气药的运用,疗效明显,对中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刘天;
梁佩玲;
魏爱生;
黄玉萍;
王甫能;
叶建红;
劳美玲;
麦伟华;
何东盈;
刘晓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配合短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治疗痰湿型肥胖患者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减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接诊的120例痰湿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短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治疗,观察组给予茵陈五苓散配合短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体重、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体重、腰围、BMI、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茵陈五苓散配合短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改善痰湿型肥胖临床症状、减轻体重、调节代谢状态的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于临床.
-
-
刘芳;
赖娟;
陆金霞
-
-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将痰湿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MH及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降低睾酮(T)、AM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
-
-
裴旭东;
张晓虎;
褚桂克;
李延玲;
赵萍;
王立坤;
陈新菊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合并肥胖的痰湿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70例,其中34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治疗,另3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消脂祛浊方治疗12周.使用无创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值.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HOMA-IR和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FBG、HOMA-IR、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6.1±0.9)mmol/L、(5.8±0.7)、(5.2±0.8)mmol/L、(2.2±0.1)mmol/L和(3.1±0.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1.6)mmol/L、(6.5±1.6)、(5.7±0.8)mmol/L、(2.7±0.2)mmol/L和(3.9±0.9)mmol/L,P0.05),而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CAP、FLI和BMI分别为(238.4±25.3)dB/m、(22.3±5.3)和(25.1±2.0)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3±30.1)dB/m、(29.1±6.3)U/L和(28.1±2.0)kg/m2,P<0.05].结论 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NAFL患者可在近期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
-
潘铨;
陈礼平
-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心脏病分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畲药组方配合畲医搓痧疗法对痰湿型高血压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痰湿型高血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治组、合治组3组,各30例.对照组:西药降压治疗;外治组:西药降压治疗+搓痧疗法;合治组:西药降压治疗+搓痧疗法+畲药组方.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疗效、头痛积分、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血管外周阻力(Rv)的变化. 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外治组、合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90%、96.6%,改善中医症候疗效依次合治组>外治组>对照组,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疗效比较;对照组、外治组、合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0%、100%,降压疗效依次合治组>外治组>对照组,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积分、Qmean、Vmean及Rv比较,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外治组和合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外治组与合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畲药组方配合畲医搓痧疗法可以显著改善痰湿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
-
-
王智明;
龚明伟;
李宝华;
罗亚峰;
梅寒风;
周水平
- 《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中医无IR的概念,对IR的认识源于中医消渴病(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我们经研究首次提出"从肝论治"IR假说,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防治IR的机理在于调控THF-α及FFA 水平起作用,依"从肝论治"IR立调肝泻火法组方的调肝泻火法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本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
-
-
王智明;
龚明伟;
李宝华;
罗亚峰;
梅寒风;
周水平
- 《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中医无IR的概念,对IR的认识源于中医消渴病(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我们经研究首次提出"从肝论治"IR假说,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防治IR的机理在于调控THF-α及FFA 水平起作用,依"从肝论治"IR立调肝泻火法组方的调肝泻火法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本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
-
-
王智明;
龚明伟;
李宝华;
罗亚峰;
梅寒风;
周水平
- 《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中医无IR的概念,对IR的认识源于中医消渴病(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我们经研究首次提出"从肝论治"IR假说,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防治IR的机理在于调控THF-α及FFA 水平起作用,依"从肝论治"IR立调肝泻火法组方的调肝泻火法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本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
-
-
王智明;
龚明伟;
李宝华;
罗亚峰;
梅寒风;
周水平
- 《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中医无IR的概念,对IR的认识源于中医消渴病(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我们经研究首次提出"从肝论治"IR假说,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防治IR的机理在于调控THF-α及FFA 水平起作用,依"从肝论治"IR立调肝泻火法组方的调肝泻火法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本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