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痔术后

痔术后

痔术后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专利文献2035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痔术后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冬寅、张玲、拓红红等。

痔术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80%

专利文献>

论文:20355 占比:99.20%

总计:20520篇

痔术后—发文趋势图

痔术后

-研究学者

  • 林冬寅
  • 张玲
  • 拓红红
  • 李小宝
  • 林晖
  • 王菁
  • 王贵祥
  • 白银霞
  • 石荣
  • 罗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鸿; 杨阳; 吴芹萍; 陈静; 范锡义; 杨向东; 陈敏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外敷疗法对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为痔术后中药外敷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05—2021年间国内外各医学相关期刊,根据研究目的以及参考Cochrane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研究评价了12个随机对照实验,总共纳入1561例受调查者,文献整体质量一般。Meta结果显示:中药外敷有助于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SMD=-2.36,95%CI(-3.05,-1.67),P<0.001];提高愈合有效率[RR=0.20,95%CI(0.07,0.37),P=0.004];降低痔术后2 d疼痛评分[SMD=-0.33,95%CI(-0.54,-0.11),P=0.003]、降低术后6 d疼痛评分[SMD=-0.83,95%CI(-1.15,-0.50),P<0.001];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MD=-20.69,95%CI(-32.58,-8.80),P=0.0006],以及降低痔术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MD=-12.87,95%CI(-13.47,-12.28),P<0.001]等方面均优于未使用中药外敷疗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疗法对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孙灵钰; 徐素美; 方征宇; 张烁(指导)
    • 摘要: [目的]总结葛琳仪教授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分析葛老对痔术后并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葛老治“气”的理论基础及诊治规律,并列举一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葛老指出,痔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病机是“三焦气化不利,瘀血阻滞经络”,倡导内外兼治,内服拟清肺润肠、调气运中、清热活血以疏利三焦气机,外治采用自制膏药局部外敷联合脐疗法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收敛生肌,从而促进局部创面愈合。文中所附医案,葛老辨证属三焦气化不利,局部瘀血阻络,选择内外兼治,内治清肺润肠、调气运中、清热活血,方拟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收敛生肌,予自制膏药局部外敷联合芒硝敷脐,疗效颇佳。[结论]葛老从“气”论治痔术后并发症,内外兼治,经验独到,值得学习并推广运用。
    • 胡锦连; 陈明金
    • 摘要: 目的 探讨金黄膏联合中药熏洗及理疗治疗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芦溪县中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进行治疗的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便后单纯采取中药熏洗进行坐浴,然后常规换药,同时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金黄膏外敷、红外线照射.比较2组术后患者肛门水肿消退、肛门疼痛情况、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肛门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金黄膏联合中药熏洗及理疗治疗痔术后肛门水肿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患者的肛门水肿、疼痛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 姚玉乔; 徐龙剑
    • 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痔术后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痔术后出现肛门水肿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肛门洗剂熏蒸坐浴;观察组予以热敏灸疗法,治疗7 d后,对比两组的水肿积分、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水肿积分均小于术后第1天(P<0.05),观察组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水肿积分(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应用于痔术后肛缘水肿可明显减轻水肿的症状,加快水肿的恢复,促进伤口愈合.
    • 林巧娟; 林晖
    • 摘要: 目的研究肛愈散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中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创面再生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及创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75%冰醋酸注射肛周建立痔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高压灭菌水熏洗,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熏洗治疗。治疗后取特定时间点(第1、3、7、11天)测量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肉眼观察创面色泽、渗出;通过光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反应及组织愈合情况。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的组织病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qRT-RCR)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肛愈散可明显降低大鼠创面组织IL-6、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P<0.05);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光镜下肛愈散各治疗组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成,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且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均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肛愈散可降低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
    • 赵景文; 谢军; 王巨良; 张艳丽
    • 摘要: 目的:观察防风秦艽颗粒剂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60 例混合痔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 观察组 80 例及对照组 80 例,两组患者均行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观察组 80 例术后口服防风秦艽颗粒剂治疗,对照组 80 例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二组均治疗 5d。记录观察期内患者疼痛情况、出血症状及总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观察期内各时段疼痛症状积分、出血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 ( 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与对照组 。结论 防风秦艽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张先知; 张馨元; 吕濮秀; 刘翠屏
    • 摘要: 为探讨自制苦连柏液熏洗坐浴治疗痔术后疼痛 、水肿等症状的疗效,将30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苦连柏液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对比两组术后患者水肿 、疼痛 、渗出物与创面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应用自制苦连柏液熏洗坐浴,可明显缓解术后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 陈国盛; 谭检平; 梁伯骥; 陈醉
    • 摘要: 为探究通渠膏中医定向透药预防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将98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以通渠膏外敷于神阙、中极穴后再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及留置导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46例顺利排尿,首次排尿时间为(4.5±1.5)h,留置导尿3例;对照组术后7例顺利排尿,首次排尿时间为(6.0±1.5)h,留置导尿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通渠膏中医定向透药预防痔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术后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