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胎心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724490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护理实践与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电子胎心监护的相关文献由196位作者贡献,包括寇学丽、谢丽、俞维等。

电子胎心监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24490 占比:99.99%

总计:724598篇

电子胎心监护—发文趋势图

电子胎心监护

-研究学者

  • 寇学丽
  • 谢丽
  • 俞维
  • 刘燕
  • 周志强
  • 姜景玉
  • 巫寒梅
  • 张淑霞
  • 张翠兰
  • 李瑞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赖锡妹; 邝彩红
    • 摘要: 目的:探究电子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胎儿窘迫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云浮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8例孕晚期高危妊娠孕妇,均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及超声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分娩结果诊断为胎儿窘迫者28例为窘迫组,70例未发生胎儿窘迫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超声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电子胎心监护两种监测方法对临床检测胎儿窘迫效能分析;比较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窘迫组脐动脉S/D、RI、PI指标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单纯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检测胎儿窘迫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92.86%(26/28)、特异度为95.71%(67/70)、准确率为94.90%(93/98),诊断特异度与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P <0.05)。结论:运用电子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舍短取长,提高孕晚期高危妊娠孕妇胎儿窘迫预测率。
    • 刘迪; 闵苏; 赵邦术; 秦兴发; 舒秋霞
    •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和产科麻醉医疗的发展,产科手术、胎儿外科、妊娠非产科手术麻醉和分娩镇痛对麻醉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保障母婴安全给产科麻醉医护人员提出了挑战。电子胎心监护具有快速、动态反映胎儿在子宫内的生理状况,临床上通过监测胎心率基线、胎心变异、加速、减速以及宫缩参数等,判读胎心监护图形,结合孕产妇的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地选择分娩镇痛或产科麻醉方式与临床用药,有助于指导决策胎儿紧急情况的救治措施,保障手术、麻醉和相关治疗期间的母婴安全,提高产科麻醉工作者基本的胎心监测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钟娜; 唐玉红; 方喻; 莫力; 胡琼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手法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脉冲对足月妊娠母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孕妇48例,运用回旋揉动法、梳篦法、提拉法、指压穴位法等复合按摩手法联合低频脉冲治疗等生物物理疗法,2次/d,连续3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母体生命体征和胎儿胎心率基线、基线变异情况、孕妇自数胎动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情况.结果 共计169例次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母体生命体征和胎儿胎心率基线、振幅变异、周期变异孕妇自数胎动次数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子宫收缩力强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子宫收缩力持续时间长于治疗前(P<0.0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分3例,5 min和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 足月妊娠孕妇产前运用复合按摩手法联合低频脉冲治疗,可有效促进宫缩和启动产程,对母体、胎儿、新生儿健康状况无影响,有效提高了产妇的分娩质量及产科护理质量.
    • 周翠香; 郭晓辉
    • 摘要: 妊娠合并糖尿病增加了母儿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肩难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新生儿远期并发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规范化、专业化及多学科合作的血糖管理,有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合理的宫内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进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 蔡建瑜
    •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与产时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9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产前和产时均接受电子胎心监护,后依据电子胎心监护结果将498例孕妇划分成对照组(胎心监护结果正常者)260例和观察组(胎心监护结果异常者)238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胎窘有关危险因素、胎儿窘迫、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新生儿生后1min、5min和10min的Apgar评分与分娩后脐动脉血pH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脐带打结、前置胎盘、胎盘老化、胎盘早剥、羊水过少、重度子痫前期、发热以及重度贫血等胎窘危险因素和胎窘发生比对照组更多(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对照组更少,产钳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羊水粪染出现比对照组更多(P<0.05).观察组新生儿生后1min、5min和10min的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予以孕妇产前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到胎儿窘迫,尽早予以预防和处理,对改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顾春怡
    • 摘要: 产时胎儿健康监测是一种胎儿宫内窘迫的筛查性测试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识别影响胎儿健康的危险因素,发现潜在的胎儿失代偿问题.2020年3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发布了《产时胎儿健康监测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分娩期间胎儿健康监测提供指导,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的同时保持最低的产科医疗干预可能.本文将针对该指南中产时胎儿健康监测的分类及实施原则、监测内容及方法、具体实施及特殊注意事项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更好地应用该指南.
    • 符瑜
    • 摘要: 目的:研究娩期电子胎心监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收分娩的400例产妇作回顾性分析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电子胎心监护和胎心听诊等,查看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与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经过电子胎心监护,检测出75例产妇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利用剖宫产终例止45例,占比率为22.50%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以阿氏评分展开有效评估.结论:临床上给予分娩期产妇应用电子胎心监护,能够有效反映胎儿的宫内缺氧情况,不仅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 蔡敏娴; 陈雪琴; 汤彬敏; 李昌秀
    • 摘要: 目的:应用心血管整体评分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异常的胎儿中心功能不全,以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9月胎心监护异常的胎儿465例,同时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与胎儿心血管整体评分,分别评价二者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差异,比较二者的ROC曲线.结果:在胎心监护异常的晚孕胎儿中,不良妊娠的发生率6.06%,CVPS分值在不良妊娠组与结局良好组分别为(7.67±1.34)、(9.77±1.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良妊娠结局组的胎儿BPS分值(4.86±1.42),妊娠结局良好的胎儿BPS为(6.67±1.50),BPS在不良妊娠组与结局良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与胎儿心血管整体评分比较,二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5、0.957,ROC曲线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功能评价是监护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组成部分,CVPS全面、简便的参数系统为产科干预及预后提供了更确切、更客观的依据.
    • 曾慧倩; 张慧珠; 何平; 赖毓冕
    • 摘要: 目的 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镇痛组,未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非镇痛组,比较2组产妇及新生儿近期结局.结果 镇痛组中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为51.3%,新生儿住院率为13.8%,新生儿轻度酸血症发生率为53.4%,均高于非镇痛组,且住院时间也比非镇痛组延长(P均0.05),2组新生儿ICU入住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可疑型EFM的类型包括频发早期减速、频发变异减速、持续胎心过速和延长减速,在镇痛组及非镇痛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增加产钳助产及新生儿轻度酸血症的风险(OR分别为2.412、1.733,P均0.05).结论 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时需对产妇积极处理,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不会增加母亲及新生儿的严重不良结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