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相关文献在201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799151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奕锋、钟德涛、华正学等。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99151 占比:99.99%

总计:799268篇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文趋势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研究学者

  • 许奕锋
  • 钟德涛
  • 华正学
  • 吴智楠
  • 崔晓彤
  • 张多
  • 张师平
  • 蒋锐
  • 钱再见
  • 史诗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刘靖北
    •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全新类型的政党政治形态。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特别是多党合作理论,展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自信,为世界政党制度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 高建明
    • 摘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服务的,因此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置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视域下,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新”有着重要意义。相比于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西方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致力于经济社会平等的目标、通往政党意识的最终消亡、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更先进的政党制度。
    • 柴宝勇; 石春林
    • 摘要: 提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关键是厘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结构和层次。传统构建话语尝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与政治话语建构的机制不相适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真正拥有本土意义和比较意义的话语权,关键要处理好话语和社会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层面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体系亟待建构并通过社会科学进行检验。总体来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与中国政治学的话语体系都需要经过政治效能的现实性、政治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基本价值与概念的重塑三个层面的淬炼,才能彻底根治“失语症”,才能给话语和社会科学两个维度的“中国学派”建构提供可能。
    • 郑琳川
    • 摘要: 面对世界政党制度发展新境遇,要在新时代彰显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向世界传播中国方案和中国声音,亟待构建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新型政党制度在内容、功能、实践、文化和品质等方面都体现出超越西方政党制度的优势与特色,为掌握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内生动力。而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政党制度理论创新以提升话语自信力,着力建设协商民主增强协商效能以提升话语信服力,完善话语制度体系以提升话语支撑力,构建话语运行机制以提升话语传播力。
    • 李俊斌; 于鑫
    • 摘要: 从政治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近代以来西方政党政治的移植屡遭破产,肇始了中国政党政治的探索之路,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教训和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政治实际相结合,通过建立亲密友党关系、开展多党合作、进行政治协商的方式,创造了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大趋势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历史表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实现民主政治的有效方式、强化权力监督的基本保障、促进党际和谐的重要支撑,对于世界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来说具有类型学意义。
    • 秦佳宇
    •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日渐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和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色。当前,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围绕着力构建和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重要性,正确分析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可行性路径。
    • 臧秀玲; 康乐
    •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文明的一项伟大创造。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对西方政党制度价值困境、组织困境和实践困境的超越,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制度类型、一种新的参政方式以及一种新的政党关系范式,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和重大的世界意义,是对世界政党政治的理论创造、实践创新、制度优化和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贡献。
    • 张师平
    • 摘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显著优势,发挥着独特作用。依循制度机理分析和治理有效性考量,党的领导、党派参与、多党合作、协商民主等方面的制度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领域优势的深刻意蕴。通过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治国的能力、强化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的责任、完善政党协同合作治理国家的机制、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等路径,实现将新型政党制度的静态化制度优势精准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动态化实践效能,以此进一步强化并充分释放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治理潜力和强大动能。
    • 李笑宇
    •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在实践操作层面形成的一系列新机制、新形态的最新概括。与西式民主相比,人民民主通过复合型制度体系构建了人民、国家、政府、政党有机连接的关系结构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则通过价值引领机制、联动协商机制、吸纳整合机制与环节贯通机制,为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制度框架的落地和关系结构的运转提供了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逻辑以政党主导为建构逻辑、以治理绩效为发展导向、以结构平衡为空间布局,开创了人民民主的新型实践形态。
    • 吴智楠
    • 摘要: 称谓是话语的基础。中国政党制度存在多种称谓,它们均有显而易见的共同点,即强调“特色”,但该词的使用尚存争议。辩证审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称谓之“特色”一词的使用尤为必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称谓中“特色”一词的嵌入,始发于艺术领域、融合入社会主义、具化到政党制度。“特色”一词内含丰富价值,对制度话语建构、制度优势内容、国际传播效力、国民对制度认同等意义重大。着眼中国政治话语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称谓内涵的发展和完善,应立足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遵循制度自信的逻辑理路、用好融通中外的术语概念、调适制度对象的涵盖范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