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塔合一
烟塔合一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64221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科技风、天津科技、电力科技与环保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0年会等;烟塔合一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强、周阳、柴发合等。
烟塔合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4221篇
占比:99.91%
总计:164370篇
烟塔合一
-研究学者
- 李志强
- 周阳
- 柴发合
- 田文鑫
- 胡国荣
- 丁力
- 史晓红
- 周民星
- 张国军
- 张晓旭
- 方杨
- 李磊
- 束继伟
- 杨宏伟
- 毛永清
- 王慧婷
- 王振奎
- 胡利华
- 莫华
- 赵丹
- 陈义珍
- 丁峰
- 于金山
- 党文越
- 刘伟
- 刘延滨
- 刘欣
- 华玉龙
- 卢立秋
- 周威
- 周裕成
- 孙琛
- 孙红丽
- 孟繁兵
- 宋江文
- 崔丽敏
- 崔克强
- 张兴军
- 张方时
- 张朝阳
- 张欣
- 张永海
- 彭磊
- 徐雪峰
- 曹友洪
- 曾德勇
- 朱学成
- 李庆
- 李景植
- 李涛
-
-
吴晓鹏;
蒋友伟;
李进;
郭佳伟
-
-
摘要:
随着火电厂空冷技术的发展,间接空冷塔的规模不断增大,将机组脱硫装置、湿式除尘器等设备布置于空冷塔内,不仅可以节省占地,亦可简化排烟系统,本文针对某1000MW空冷机组工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从空冷塔热力性能的角度研究了“烟塔合一”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工程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
-
孙宁
-
-
摘要: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的烟气脱硫工艺,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后的净烟气的湿度增加温度降低,这将极大地降低了净烟气的抬升能力.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后,由于冷却塔内空气的体积流量很大,并且总的热流量较大,同时烟气又提高了热空气的温度,增强了冷却塔的抽风能力,可以大幅增加脱硫后的烟气的抬升高度,这将降低火力发电厂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火力发电厂附近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烟囱,可以减少项目占地面积,加快工程建设速度的同时降低工程建设的初投资.
-
-
张春琳;
秦鹏;
张文君;
李进;
李晓一;
陈勇
-
-
摘要:
在大容量燃煤电厂建设中,"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而得以推广应用,但烟气处理设施布置于间接空冷塔内将影响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效果.本文以某2×1000 MW间接空冷机组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间接空冷塔内有、无烟气处理设施情况下间接空冷塔的运行特性,并对"烟塔合一"方案与常规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塔内布置了烟气处理设施、烟道进塔减少了散热器面积,导致间接空冷塔冷却效果降低,出塔水温升高;经济性比较表明,"烟塔合一"方案初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升高,整体具有经济性优势.
-
-
-
-
-
-
沈凡卉;
徐振;
杨光俊;
郝天明
-
-
摘要:
目的 基于火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时可能由于污染物下洗造成"空腔区"内地面高浓度等问题,分析空腔区范围,以科学设置环境防护距离.方法 采用相似理论,将10个"烟塔合一"火电厂及地形按几何比缩小至风洞实验室内,通过测量冷却塔后方湍流度,并对比背景湍流度的方法,分析不同冷却塔形状以及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冷却塔空腔区的尺寸.结果 空腔区的高度、宽度与冷却塔高宽比存在正相关性,山地地形更有利于湍涡耗散,而使空腔区范围较平坦地形更小,厂区内大型建筑物位置会对冷却塔空腔区的范围产生影响.试验分析得出,冷却塔空腔区范围基本在冷却塔高度的2倍以内,高宽比越大,则空腔区范围越小,地形越复杂,空腔区范围越小.结论 火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时,建议优先选择高宽比大的塔型,以降低排烟冷却塔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
-
孔德满;
袁益超
-
-
摘要:
利用CFD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速和塔内烟囱高度对2×350 MW机组烟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烟气扩散情况和内壁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内外壁面喉部以上区域逐渐出现了烟气冲刷现象;空冷塔内外壁面SO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小幅下降的规律,环境风速16 m/s时空冷塔内外壁面SO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分别是环境风速4 m/s时的179和226倍;空冷塔运行时内壁面正压区域集中在空冷塔出口处;空冷塔内外壁面SO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塔内烟囱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
邢满江;
葛晓红;
李洪斌;
李鹏;
史志勇
-
-
摘要:
超临界供热机组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可有效抬升烟气扩散高度,降低SO2落地浓度,减少烟气中烟尘含量,缓解低温饱和烟气对烟囱的腐蚀,改善烟气扩散效果,进一步降低发电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
-
-
-
-
欧阳晓光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烟塔合一技术是取消火电厂烟囱,锅炉产生的烟气经除尘、脱硫、脱硝后引至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排放技术。本文设计不同烟塔出口直径、烟塔出口混合气体温度和烟塔出口混合气体流速的3组烟塔合一排烟方案,通过大气预测表明,烟塔出口混合气体温度和流速越高、烟塔出口内径越小,越有利于降低烟气污染物落地浓度.
-
-
李志强;
刘炳江;
周阳;
黄浩云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由于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受到气象、地形、排放方式的影响,加之确定和预测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流体力学、热力学、环境科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导致长期以来烟塔合一电厂的环境影响的论证和监测一直是环境管理中的难题.本次研究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平台,利用Fluent模型,计算不同气象条件和排烟方式下冷却塔周边的流场、压力场和污染物浓度场.
-
-
-
庄建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2010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介绍了烟塔合一技术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烟塔合一技术用于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的优势。详细讨论了采用烟塔合一对烟气的排放,冷却效率。以及循环水质几项指标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从环境影响角度表明该项目采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是可行的.
-
-
-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专委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烟塔合一排烟技术是将火电厂烟囱和冷却塔合二为一,不再建设烟囱而是利用冷却塔将烟气排入大气.利用冷却塔排出巨大的热空气流,脱硫后的净烟气被包裹抬升.相关理论计算及测试结果显示,烟气通过冷却塔的排放可降低电厂附近空气中烟气污染物的浓度,提高电厂周围空气的质量.本文将针对某66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别从厂区面积、冷却塔性能和经济性能等角度分析,开展烟塔分离、烟塔合一和三塔合一方案的对比研究。
-
-
赵丹;
陈义珍;
柴发合;
邹传纯;
史晓红;
王慧婷;
王振奎
- 《第16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国华三河电厂烟塔SF6示踪扩散试验共确定5次试验气象窗口,每次气象窗口进行3次试验,共有12次试验取得有效数据,基本涵盖了大风、小风以及各种大气稳定度类型. 不稳定条件下,风速较小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大,距离近;中性条件下,风速较大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居中,距离较远;稳定条件下,中等风速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小,距离较远. 这与模式模拟结果通常所表现的规律相一致. 类推得出电厂NOx的最大落地浓度比标率[(GB3095-1996)二级标准]为6.97%,其环境影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