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
混凝土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22356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今日工程机械、混凝土世界、广东建材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2013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2007年现代坝工技术国际研讨会暨中日韩瑞大坝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学术交流会等;混凝土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红、仵晗、余睿等。
混凝土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2356篇
占比:99.97%
总计:322456篇
混凝土设计
-研究学者
- 张红
- 仵晗
- 余睿
- 孙虎平
- 宋小瑛
- 张如毅
- 张西安
- 李嘉进
- 李志栋
- 王小琴
- 王莹瑛
- 薛志勇
- 邓加龄
- 郭琦
- 陈嘉奇
- 陈洪涛
- 陈浩
- 马东华
- 高科社
- 魏洁
- 黄晓明
- Zhou Zhitao
- 于德伟
- 介攀
- 付亮
- 仲如
- 任鑫
- 任鹏鹏
- 何富强
- 何柳
- 党大智
- 关遇时
- 冮莹莹
- 刘万平
- 刘刚
- 刘加华
- 刘彬
- 刘志
- 刘惠
- 刘晓存
- 刘晓红
- 刘纯
- 刘蒙
- 卫冕
- 厉顺荣
- 史才军
- 吴计旭
- 吴雨奇
- 吴鹏飞
- 周婷
-
-
-
杜国恩
-
-
摘要:
建构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的构造搭接方式研究上,它不同于建筑的结构研究,而是一种空间的构成化研究。混凝土是建筑设计中或者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可根据建筑需求进行相应的转化,但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造型的多样化,混凝土设计也越来越偏向于建构化,可在设计与施工应用中更好地发挥混凝土本身的柔韧性与材料的牢度,也展示出混凝土建筑的形式与质感美学。
-
-
-
-
摘要:
何智海,男,东南大学博士,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博士后,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学术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降低其开裂概率,提高耐久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主要致力于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混凝土微观结构的调控机制,重点在干如何量化混凝土微观结构调控的效果,从而影响收缩徐变发展;二是探讨低收缩徐变混凝土设计方法,重点在于如何根据工程备选的原材料,基于微观结构调控机制,设计出低收缩徐变混凝土。
-
-
杨洪磊
-
-
摘要:
混凝土工程建设不仅能给予人们生活诸多便利,还能有效地整合和提升混凝土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能极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加强质量建设监管,保证工程的稳定高效建设和顺利流畅运行.
-
-
王冠亚;
吴鹏飞
-
-
摘要:
1膜袋混凝土施工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膜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引入国内,作为一项现浇混凝土新技术,在河道整治、堤防泵闸工程中逐步推广应用[1]。膜袋混凝土护坡即以机织土工膜袋作柔性模板,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将细石混凝土压入膜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平面尺寸的混凝土单元,若干单元通过膜袋布联结成整体,从而达到一定的坡面防护功能。
-
-
陈西德
-
-
摘要:
城市化是近些年国家努力推进的项目,也是今后我国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城市化建设不仅是将城市的面积不断增加,还要进行城市中各项资源、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所以,城市化进程对建筑市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的增多,必须能够牢固掌握高层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混凝土设计每个流程的处理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建筑质量,要严格控制各种混凝土设计、,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实现高层房屋建筑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进行分析.
-
-
-
-
张永飞1
-
-
摘要: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规模的增大,在管养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桥梁耐久性不足就是其中之一,分析耐久性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因耐久性不足而出现的相关病害。本文从公路桥梁耐久性产生的病害、设计必要性及设计原则出发,揭示了桥梁设计耐久性不足带来的相关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桥梁耐久性的解决措施。
-
-
张永飞
-
-
摘要: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规模的增大,在管养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桥梁耐久性不足就是其中之一,分析耐久性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因耐久性不足而出现的相关病害.本文从公路桥梁耐久性产生的病害、设计必要性及设计原则出发,揭示了桥梁设计耐久性不足带来的相关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桥梁耐久性的解决措施.%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cale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management. The lack of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is one of them.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durabil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rrelation caused by insufficient durability. Disease. Based on the disease, design necessity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road bridge durabilit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lated problems caused by insufficient bridge design durability, 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bridges from four aspects.
-
-
李嘉进
- 《2007年现代坝工技术国际研讨会暨中日韩瑞大坝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不同试件尺寸和形状的单轴强度的尺寸效应和二轴、三轴强度的仿真试验研究。根据其应力、应变、不连续点强度,以及长期荷载作用与短期(试验室)荷载速率的破型关系,建立了混凝土单轴、多轴受力状态可容许使用的抗压、拉压强度关系。例如采用15cm立方体试件仿真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单轴容许使用的抗压强度只有试件静荷载极限抗压强度的32%;而抗拉强度,只有容许使用其试件静荷载劈拉强度的50%。通过混凝土的强度的仿真试验研究和国内外已建的混凝土高拱坝的经验,特别是我国二滩混凝土高拱坝(240m)的经验,总结了200m以上的混凝土高拱坝,其180d论期,20c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不低50MPa,抗拉强度低于4.0MPa,90d极限拉伸值大于1.0×10-4,抗冻等级应大于F200,抗渗等级应大于W12或渗透系数K≤1.5×10-9cm/s。水灰比(水胶比)应<0.50.如按拱梁分载法计算所获得的坝体最大主压应力与15cm立方体试件强度关系,除满足以上耐久性指标外,建议采用保证率为90%,Cv值≤0.15,180d 论期的抗压安全系数K≥5.0,90d论期的抗压安全系数K≥4.50,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采用K=2.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