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能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345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3174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城市地质、地下水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四届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绿色建筑技术论坛、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水文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等;浅层地温能的相关文献由76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国旗、陈克非、顾小飞等。

浅层地温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6.81%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1.19%

专利文献>

论文:3174 占比:92.00%

总计:3450篇

浅层地温能—发文趋势图

浅层地温能

-研究学者

  • 杨国旗
  • 陈克非
  • 顾小飞
  • 于湲
  • 晏政
  • 彭清元
  • 杨俊伟
  • 冉伟彦
  • 张延军
  • 王新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斌; 丁宏伟; 张霖鑫; 张凌鹏; 张永军
    • 摘要: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节约常规化石能源、减少CO;排放。为掌握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的适宜性特点,对该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新区建成区和规划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掌握的多年实际勘查资料和测试数据,通过综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兰州新区440 km;的区域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拥有较为优异的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区内地层结构简单且分布稳定,岩土体综合热导率、比热容、地温梯度均较高,十分有利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而受到含水层富水性弱、水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差。(2)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共划分3个属性准则和7个要素指标,采用指数标度分别构建了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全部高精度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优化了各要素参数的无量纲化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更符合实际。(3)研究区内对于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影响较大的要素主要是平均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评价显示兰州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较适宜区总面积359.46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81.70%,主要分布于秦王川盆地平原区,其余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建设。评价结果对兰州新区乃至其他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 陈玲; 陈锁忠; 何亮; 吕文雅; 刘晟锦
    • 摘要: 在分析镇江市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与岩土热物理、热响应特征等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从目标层、亚目标层与指标层分别建立了地下水地源热泵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适宜分区指标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镇江市3847 km^(2)区域进行1 km×1 km的网格化空间离散,集成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计算各单元格的适宜性指数,并对栅格结构适宜性指数分区图进行矢量化,从而得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分区.综合分区在两者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得出.该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王贵玲; 陆川
    • 摘要: 碳中和、碳达峰需要能源供给领域的重大系统变革,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稳定连续的非碳基能源,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就直接利用和地热发电分别综述了浅层-中深层地温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地热制冷、重力热管、地热-太阳能联合发电等广受关注的新技术、新方向;展望了发展前景和研究开发方向,为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杨传伟; 仝路
    • 摘要: 济宁市兖州区拥有丰富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可开发利用。根据兖州区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成果,本文综合探究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叙述兖州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经济社会效益,并提出开发利用方案,为兖州区浅层地温能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 王光凯; 白云; 刘波
    • 摘要: 浅层地温能作为绿色新能源,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开发与应用,通过对龙口市主城区展开水文地质调查、地温场调查、现场热响应试验及热物性试验等工作,查明了工作区浅层地温能的赋存条件,得到了地埋管型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潜力分区,并通过等效计算获得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经济、环境效益价值。根据调查与计算分析可知:考虑土地利用系数时,(1)工作区地下水换热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1082.00×10^(4)m^(2),冬季可供暖688.55×10^(4)m^(2);地埋管换热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1573.43×10^(4)m^(2),冬季可供暖1677.81×10^(4)m^(2)。(2)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总能量为755.79×10^(4) GJ/a,折合标准煤15.06×10^(4) t/a,节煤量43.04×10^(4) t/a,热资源价值10543.51万元/a。(3)可减少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悬浮质粉尘、生成煤灰碴等总计37.91×10^(4) t/a,节省污染治理费4249.03万元/a。
    • 马天华; 廖禄云; 陈国辉
    • 摘要: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升环境质量。为了掌握广安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的赋存特征及其适宜性,为广安市对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已取得的资料和测试数据,并通过对研究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及特征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建立了目标层、属性准则层(3个属性准则)和评价要素指标层(7个评价指标),构建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符合实际;由于研究区的含水层富水性差、含水层渗透系数小、地下水水质差,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差;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地下水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具有科学的指导性。
    • 刘欢; 王学鹏; 李文强; 秦学全
    • 摘要: 浅层地温能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利用前景广阔。研究区为平原县建成区、规划区和新区。本次采用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和GIS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对区内浅层地温能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指标法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分为适宜性好区和中等区;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全区均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好区。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综合判定,区内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好区分布于大部分地段,面积42.46 km^(2);适宜性中等区在研究区西部地区,面积5.95 km^(2)。
    • 江峰; 李强; 吉勤克补子; 王若帆; 焦恒
    • 摘要: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的优质环保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对贵州省开阳县规划开发区实施三口热响应试验孔,对其进行现场热响应试验,并据此进行了区域浅层地温能潜在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热响应试验结果显示,区域娄山关组岩石地层导热系数为4.37W/m·°C,热扩散系数为1.06×106J/m3·°C,夏季(26°C)单位延米换热量为65.08W/m,冬季(7°C)单位延米换热量为60.63W/m;石冷水组岩石地层导热系数为4.67W/m·°C,热扩散系数为1.06×106J/m3·°C,夏季(26°C)单位延米换热量为71.01W/m,冬季(7°C)单位延米换热量为60.47W/m.区域夏季换热功率为1361882.17kW,冬季换热功率为1246444.64kW,开阳县规划开发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 宁文峰; 刘凯丽; 丁永政
    • 摘要: 为研究惠民县城及周边地区浅层地温能的赋存条件和特征,运用钻探、现场热响应试验、实验室测试分析、动态观测等研究手段对岩土体的浅层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性和热物性参数、地温等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了浅层地温能的赋存条件以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地温场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区内浅层地温能所赖以赋存的沉积地层岩性组合相对简单,有利于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岩土体的热扩散系数与含水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比热容所呈现的负相关性规律明显,与导热系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岩性基本相同的地层的地温梯度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受地层岩性和地下水活动的控制,一般而言含水砂层厚的位置地温梯度较小,反之则高.
    • 孙明远; 杨霞; 邵琦
    • 摘要: 通过对章丘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研究,结合现场热响应试验、岩土样品测试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并概算了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评价了开发利用资源潜力、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结果 表明:适宜性区面积76.38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95.48%;适宜区内120 m以浅浅层地温能热容量21.322 8×1012 kJ/°C.研究区全部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5 353.127 8×104 m2,冬季可供暖面积6 504.666 2×104 m2.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