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459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国农技推广、耕作与栽培、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等;水稻旱育秧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危云云、熊飞、许永久等。
水稻旱育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459篇
占比:99.29%
总计:29671篇
水稻旱育秧
-研究学者
- 危云云
- 熊飞
- 许永久
- 孙恩惠
- 徐跃定
- 曲萍
- 曹涤环
- 雍宬
- 黄红英
- 于福安
- 云惊奇
- 任太荣
- 何兴武
- 刘依广
- 刘文政
- 史春余
- 叶剑
- 吕宏生
- 吴文平
- 吴春景
- 吴荣金
- 周宾
- 周广财
- 夏月美
- 崔惠杰
- 张凤华
- 张勇
- 张士刚
- 张宗急
- 张振铖
- 张葵
- 张金刚
- 徐晓青
- 朴燕
- 李云娟
- 李宗寿
- 李欣欣
- 李燕
- 杜夫侠
- 杜淑彩
- 汪丰
- 汪湘流
- 王署娟
- 王长征
- 王鸿斌
- 田奉俊
- 石志斯
- 石祖梁
- 程芳丽
- 程荣久
-
-
严力权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普及,有效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但在水稻育秧过程中,容易发生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水稻烂秧、死苗、无秧可栽.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水稻旱育秧苗期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培育多蘖壮秧,促使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麻丽乔
-
-
摘要:
在我国,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物,而如何提高种植产物的质量也是现今科研人员的一大重点研究课题。水稻旱育秧是一项新型的先进育秧技术,它有着省工、省地、节水、投资少等多种优点,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本文笔者就其所在地有着“漾濞北大门”之称的漾江镇的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为例展开分析。
-
-
金永奎;
黄玉祥;
费士敏
-
-
摘要:
针对当前水稻育苗灌溉中大水漫灌、水的利用率低、费工、均匀度较差等状况,采用微喷灌的灌溉方式,基于灌水均匀度对灌溉系统的微喷头参数、间距大小、布置形式进行选型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间距1.6 m、三角形布置为最优,灌水均匀度达0.88.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优化了完整的灌溉系统,并在江苏省金坛市黄金村应用,实际测得均匀度为0.83,与原有育秧灌溉形式相比,灌水均匀度大大提高,秧苗长势一致性好、成活率高.为水稻育秧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曹涤环
-
-
摘要:
水稻旱育种植是稻作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稻作种植区均表现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较好的秧苗素质是水稻旱育秧获得高产的基础。秧苗素质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病害的危害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及时加以区别对待,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把对秧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主要病害识别从多年的情况来看,
-
-
-
-
-
龚显冰
-
-
摘要:
水稻旱育秧生产技术具有两早(早播种 、早成熟)、五省(省工、省水、省种、省秧田、省成本)、两高(高产、高效)的优点.旱育秧秧苗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发根快、返青快、长势好、不坐蔸、分蘖早、茎秆粗壮、结实率高、提早成熟,同时有利于蓄留再生稻的特点,因此在我镇得到大面积推广,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和欢迎.
-
-
-
-
摘要:
农办农[20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
-
周俊;
王新生;
段琼芬
- 《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 2011年
-
摘要:
为了进一步筛选与旱育秧配套使用的除草剂和使用技术,2010年引进云师大昆明7号、9号水稻旱育秧除草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昆明7号、昆明9号分别使用于水稻旱育秧播后苗前和苗期,对秧田杂草均具有杀草谱广、药效显著、对秧苗安全、施药方便等优异特点,是水稻旱育秧化除的良好除草剂品种,建议可作为首选药剂进行示范应用。昆明7号、昆明9号可分别选择于水稻旱育秧的播后苗前和苗期使用,其药剂使用量推荐为昆明7号75~100留亩,昆明9号100~130留亩。昆明7号、昆明9号可分别选择使用于水稻早育秧的播后苗前和苗期,其除草效果及对秧苗的安全性均有充分保证,已不必进行两种药剂的轮流施用,且两种药剂轮流施用对水稻秧苗正常生长还存在一定影响。
-
-
-
-
-
- 王孟廷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5-12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育秧水稻育秧剂,本育秧剂按重量百分比含有磷酸二铵4—20%,硫酸铵28—40%,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硫酸锌0.5—1%;稀效唑或多效唑0.05—0.1%;增效瑞毒霉0.5—1%;沸石粉30%—50%。本育秧剂所育秧苗抗逆性强,防病效果可达100%。它一次施用,省工省时,不用浓硫酸,可避免伤害发生。壮秧效果显著,鲜重增加。秧苗插秧后返青快,分蘖快,有效分蘖多,有效穗增加,比常规育秧方法增产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