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核数据

核数据

核数据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70564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秘书、世界标准信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北京核学会第十届(2014)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第十五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第四届学术交流会等;核数据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葛智刚、吴海成、陈国长等。

核数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0564 占比:99.98%

总计:570688篇

核数据—发文趋势图

核数据

-研究学者

  • 葛智刚
  • 吴海成
  • 陈国长
  • 于保生
  • 刘廷进
  • 刘萍
  • 周祖英
  • 唐国有
  • 庄友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韦; 张璐; 于锐; 顾龙
    • 摘要: 为提高铅基堆中子学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启明星Ⅱ号铅基零功率反应堆,开展铅基堆相关核数据的入堆宏观基准检验研究。采用周期法测量堆芯反应性,进而获得有效增殖因数k_(eff)为1.00114±0.00007。采用MCNP程序对铅基堆进行精细化建模,结合不同数据库内的中子评价核数据,计算实验燃料棒装载下的铅基堆芯的k_(eff)。比较结果可知,4种截面库计算的铅基堆k_(eff)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其中,ENDF/B-Ⅶ.1库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分别为0.25%和251 pcm。通过计算关键材料元素核数据引起k_(eff)的变化量,可知铅元素核数据引起的堆芯k_(eff)结果的波动量最大,在CENDL-3.1和JENDL-4.0中的铅元素引起k_(eff)的波动值分别为219 pcm和166 pcm。
    • 摘要: 核数据是核物理基础研究、核能开发及核技术应用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与核相关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随着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核数据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新时期的国防核科技发展,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性发展,新型核能系统研发以及核技术应用等对核数据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 葛智刚; 续瑞瑞; 刘萍
    • 摘要: 核数据是核基础研究、核能开发与利用以及核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在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核科学发展领域起重要作用。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是核数据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是核数据应用于核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介绍了核数据内涵、核数据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核数据评价研究的简要发展历史,并结合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的研究过程介绍了实验数据调研与分析评价、核数据理论模型计算、核数据统调建库与核数据宏观检验的主要评价核数据研究过程,以及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方法和技术、模型及计算程序、评价数据建库和评价数据库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基于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系统而研制的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最新版CENDL-3.2以及对其进行的相关基准检验及应用结果;最后简要介绍了CENDL-3.2在反应堆屏蔽设计以及压水堆、高温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与其他主流评价核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 刘晓波; 胡泽华
    • 摘要: 采用MCNP程序和ENDF/B-Ⅶ.1,ENDF/B-Ⅷ.0核数据库,对119个模型构成的临界基准题进行了临界计算测试检验。此临界基准题模型包含;U、高浓铀、中浓铀、低浓铀和钚材料的临界实验系统,中子能量覆盖了快中子、中能中子和热中子能谱。采用ENDF/B-Ⅷ.0核数据库的计算有效增殖因子keff结果与基准实验结果相对偏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8.98×10^(-5)和407.88×10^(-5),检验计算keff结果与基准实验结果的偏差与基准实验不确定度比值在1σ(σ为标准不确定度)以内、1σ~3σ区间和大于3σ的数量分别为107,9和3个;将此结果与相同条件下ENDF/B-Ⅶ.1核数据库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ENDF/B-Ⅷ.0核数据库对临界计算更准确,与实验模型结果符合更好。
    • 秦凯文; 杨波; 刘义保; 张洁茹; 郝鹏飞
    • 摘要: 核数据作为反应堆计算的输入参数,其不确定性对堆芯物理计算至关重要。以第3代先进压水堆AP1000首循环零功率堆芯为研究对象,采用SCALE6.1程序建立堆芯物理模型,分别计算了反应堆冷态和热态工况下,5种典型硼浓度的堆芯有效增殖因子k_(eff),并与AP1000设计文件基准值进行比对,误差在50 pcm以内,验证了模型准确性。随后开展核数据对k_(eff)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低能区中^(235)U的平均裂变中子产额、^(10)B的(n,α)反应截面、共振区中^(1)H的弹性散射截面、快中子区中^(238)U的裂变截面具有较大的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在反应堆物理计算工程中应重点关注。
    • 孙晓祎; 黄昆; 杨磊; 岳远振; 毛国淑; 杨素亮; 丁有钱
    • 摘要: 钚的核数据测量是核科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要获得钚的相关核数据,需将钚制备成钚靶置于加速器或反应堆中进行辐照,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钚靶必不可少.根据测量相关需求,需要将m≥4μg的钚制备成活性区直径D≤5 mm的钚靶.本工作对于小面积Pu靶的制备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通过对异丙醇、硫酸铵、硫酸钠三种不同电沉积体系的研究,确定了以硫酸钠为电沉积液的电沉积体系,并对装置进行改进以及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Pu靶制备工艺:在pH=2.0~3.0的硫酸钠电沉积液中、750 mA/cm2的电流密度、65°C下,电沉积150 min,并通过液闪谱仪对电沉积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Pu的电沉积率可达98%以上.
    • 刘世龙; 葛智刚; 阮锡超; 陈永静
    • 摘要: 核数据作为核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是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包括实验测量、微观评价、理论计算、建库及宏观检验在内"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的核数据研究体系,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期核数据研究任务,为我国核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核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我国的核能开发、核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基础核数据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核数据工作的历史贡献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对我国核数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盛安陵
    • 摘要: 探索生命起源的种子,他们捧起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圣杯"。"恒星如何演化?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从何而来?"核物理界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基础和核数据创新团队成员郭冰、谌阳平联合国内外6家科研院所的同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