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0067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科技资讯、电测与仪表、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智能电网与先进电力设备学术交流会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系统及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建宁、陈建业、李国勇等。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00678篇
占比:99.99%
总计:800793篇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研究学者
- 杨建宁
- 陈建业
- 李国勇
- 吴文宣
- 李斌
- 杨磊
- 汤钰鹏
- 王兆安
- 程汉湘
- 肖国春
- 丁勇
- 严春平
- 刘宏
- 刘磊
- 刘秀成
- 危韧勇
- 孙晶
- 张华志
- 张海波
- 张磊
- 朱偲
- 李卫国
- 林韩
- 王才孝
- 王灿霞
- 程江洲
- 赵刚
- 赵广
- 逯帅
- 陈赤汉
- 陈金祥
- 韩业辉
- 魏业文
- 何坚辉
- 关寒星
- 刘中
- 刘宏亮
- 刘永丽
- 吕媛媛
- 吕顺凯
- 吴为麟
- 吴强
- 吴明水
- 周方圆
- 孙昌稳
- 孙贺
- 张典
- 张华赢
- 张波
- 张英
-
-
张俊;
岳倩倩;
蒋龙云
-
-
摘要:
针对传统TSC装置在无功需求快速波动时响应慢、补偿电容无法快速再次投入电网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结合的无功补偿主电路以及“直流电压维持”控制方法。从分析传统电路局限性入手,逐步给出了该电路拓扑,并分析了工作原理及直流电压维持控制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将传统电路及该电路的投切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此电路能够维持补偿电容上的电压略小于系统电压,使补偿系统时刻处于“热备投”状态,为补偿电容再次快速投入创造条件。在电容切除后紧跟的一个系统周期内,补偿电容再次无冲击投入电网,为解决传统主电路投切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
王翰阳
-
-
摘要:
由于现代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无功需求,配电网(DN)在无功功率补偿和提高功率因数方面面临着新的困难。为实现智能电网无功功率的实时控制和全面提高电网电压质量,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ARPCD)[1,2]。根据需求的变化、无功功率的变化和更新状态,控制设备将连续监测并提供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压分布和功率因数,ARPCD将基于一种算法进行工作。
-
-
穆红燕
-
-
摘要:
分析了电动钻机井场电网特点,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方式,以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ATT7022E和高速单片机GD32F103RCT6为核心,设计了井场电网无功补偿控制器,其控制策略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并加以改进;该控制器不但适应并联电容器的任意分组方式,而且有效避免了投切振荡。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对改善井场电网功率因数及降低网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
-
孙春虎;
方愿捷
-
-
摘要:
基于DSP和PLC平台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循环投切装置.首先介绍了新颖TSC无功投切装置原理,接着介绍了TSC无功投切装置的DSP控制电路和PLC控制电路,然后从TSC无功投切装置发展现状、TSC无功投切方案选择和新颖TSC无功投切策略三方面对TSC循环投切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TSC无功投切相关程序进行了设计,包括PLC通信程序和PLC循环投切算法控制程序,最后利用Gx-works2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系统在实现无功功率补偿的同时,不仅能避免"投切振荡"现象的发生,还能实现电容器的循环投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
张国荣;
廖兵;
彭勃;
解润生
-
-
摘要:
为实现低压配电网低成本大容量动态连续无功补偿,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协同运行的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系统综合了TSC低成本大容量的无功补偿和SVG动态连续无功补偿的优点.在分析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消除TSC与SVG由于响应速度的差别对其混合无功补偿性能的影响.针对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了SVG的正负序双环叠加控制策略,使其在具有动态无功补偿性能的同时能抑制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电压,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
-
生龙;
暴正阳;
陆锋
-
-
摘要:
针对在研究冲击性负荷的无功补偿策略时面临的实验条件苛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uaRC平台和DSP控制器的TSC型动态无功补偿半物理仿真系统.根据典型冲击性负荷——点焊机的实际工况,在仿真环境中建立了实验对象,选取了一种无功补偿策略并在DSP控制器中实现.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本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
欧珍珍;
赵怀军;
朱凌建;
高峰
-
-
摘要:
针对配电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的配电台区电能质量及运行可靠性降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分量变换原理的综合补偿负载不平衡与无功的方法,在现有台区无功补偿装置基础上建立了以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支路为基本结构的△-Y混合补偿回路.依据补偿后系统三相对称电流、无功电流为零的补偿思路,通过对负载电流、补偿电流进行对称分量变换及分析,建立符合配电台区及补偿回路特点的不平衡及无功综合补偿模型,只需测量补偿前各相负荷的有功及无功功率,即可快速准确计算补偿元件参数,实现不平衡负载及无功的综合补偿.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准确性.
-
-
杨光;
李斌
-
-
摘要:
智能变电站安装静止型无功发生器(SVG)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等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可综合利用两类装置优点,实现智能、柔性、动态地补偿所需无功.文中从原理、结构、性能及控制策略几个方面介绍了GM(GMRP动态组播管理协议)智能变电站SVG及其与TSC构成的FACTS装置智能协调控制系统,同时剖析了一起试运期间的SVG保护跳闸事件,找出了跳闸原因,即系统电压谐波含量突增,引发相关保护误动.最后给出相关整改措施及建议,希望为同类柔性输变电设备(如STATCOM、UPFC等)的设计、运检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
-
宿紫鹏;
杨磊;
杨家强;
高敏
-
-
摘要:
针对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设计基于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多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的混合系统,连续精确补偿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针对三相对称型负载的特点,设计电流分频控制方法,按照电流的频率和性质选用独立的PI或PR控制器,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提出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在不增加负载电流传感器的条件下,运用多种开关表切换、电流变化率阈值设置和过零检测等手段,混合系统快速精确地预测和投切,有效解决传统固定延时投切方法中暂态响应差、TSC混乱投切等问题.研制37 kV·A样机进行实验,对比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与传统固定延时投切的实验结果,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稳态和暂态特性.
-
-
-
-
-
吕媛媛;
高强;
徐殿国
- 《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为了提高现有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系统补偿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分析并探讨了现有的TSC无功补偿系统技术及存在问题,对现有无功补偿技术提出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并设计了一套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以TMS320F28335为控制器芯片,以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作为主要控制目标,采取电容分组投切方式,实现了系统的无功补偿。同时分别对低压和高压场合下晶闸管的触发方式做了研究,主要针对高压系统提出了一种电流源型触发方式。最后以实验验证装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算法和技术能有效提高TSC系统的性能。
-
-
-
Zuolin HUANG;
黄佐林;
Yupeng TANG;
汤钰鹏
- 《2010中国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大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相并联的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并改进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容电压建立的控制方法,减少了APF投入运行时的冲击电流.该混合型电力滤波器同时具备有源电力滤波器良好的动态补偿性能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易于补偿大容量无功功率的特点.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
-
-
-
-
关寒星;
GUAN HANXING;
曾光;
ZENG GUANG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高压TSC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传统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高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晶闸管全导通时,阀组端电压为零,无法从阻尼回路中取能用于晶闸管触发,故自取能光电触发电路一直是研究攻克的难点.本课题组为解决这一难题,自主研制了一套基于自取能光电触发10kV高压TSC装置,通过延迟一定的触发角度实现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自取能.但TSC与TCR不同,当存在延迟角时必然会因duC/dt的影响引起冲击电流,造成触发脉冲的紊乱.因此,为了抑制冲击电流,在实际使用中必须配置电抗器.本文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TSC触发脉冲延迟角及电抗器与谐波含量的关系.
-
-
关寒星;
GUAN HANXING;
曾光;
ZENG GUANG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高压TSC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传统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高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晶闸管全导通时,阀组端电压为零,无法从阻尼回路中取能用于晶闸管触发,故自取能光电触发电路一直是研究攻克的难点.本课题组为解决这一难题,自主研制了一套基于自取能光电触发10kV高压TSC装置,通过延迟一定的触发角度实现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自取能.但TSC与TCR不同,当存在延迟角时必然会因duC/dt的影响引起冲击电流,造成触发脉冲的紊乱.因此,为了抑制冲击电流,在实际使用中必须配置电抗器.本文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TSC触发脉冲延迟角及电抗器与谐波含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