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本
无形资本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4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经济师、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等;无形资本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传兵、王仲兵、王增武等。
无形资本
-研究学者
- 马传兵
- 王仲兵
- 王增武
- 徐佩华
- 李自如
- 李连光
- 柳思维
- 龚艳萍
- 余明元
- 刘勇
- 向显湖
- 唐强松
- 孙梦诗
- 孙白杨
- 张建贵
- 李永山
- 李虹
- 杜也力
- 梅琳
- 潘文年
- 王蕾
- 申宝清
- 缪合林
- 韩廷春
- 黄金旺
- HE Yun-long
- Yanfeng Zheng
- ZHANG Yang
- 万方
- 东方昊
- 严晓敏
- 买忆媛
- 于诚
- 于长敏
- 云野
- 仇永明
- 付景远
- 何伟
- 俊杰
- 俞宪忠
- 冯国珍
- 刘凯
- 刘天
- 刘建平
- 刘春
- 刘欣
- 刘沛佩
- 刘秀清
- 刘艳龙
- 刘虹
-
-
杨洋
-
-
摘要: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除了采用传统的高阶和低阶优势划分方法外,还可以分为外部优势和内部优势。通过将竞争优势划分为组织系统流程,可以创建更详细的竞争优势分层。资源竞争优势本质上接近低阶竞争优势。在当今的环境中,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的组织可以通过系统方法将其表示为组织系统模型,将组织显示为“黑匣子”,其中包含定义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联合收件箱”点。通过“投入”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是消耗资源的价格和质量,通过“产出”--生产商品的价格和质量。
-
-
于诚;
胡晓曼
-
-
摘要:
基于CHS框架,本文将无形资本分为研发和非研发两类,并利用1999~2017年欧洲10国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无形资本投资的生产率效应。实证结果发现,研发类与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较为明显,并且这种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得到加强。受资产专用性和排他性的影响,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程度最大,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则对包含贸易业、金融业、公共事业在内的服务性行业产生更为明显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研发类和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增速对行业生产率增速的影响都受到各国技术差距的影响,且当一国距离前沿国家技术差距越大时,同样单位的研发类和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将带来更多生产率增速的增长。本文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需要重视非研发类无形资本投资的作用价值,在平衡各种类型的无形资本投资水平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动能转换。
-
-
葛林
-
-
摘要:
文章整合声誉效应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无形资本的四个维度,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9—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12108个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无形资本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无形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激励效应,相比创新资产与组织资产,人力资产与声誉资产更具提升效应;制造业的不同类别、企业产权性质均对无形资本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异质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声誉效应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
-
赵胜民;
张博超
-
-
摘要:
分析师是上市公司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分为信息效应(正向)和压力效应(负向),以2007-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公司实物资本、研发资本与组织管理资本投资,即分析师关注能够通过信息效应(渠道)影响上述三类投资;而分析师的压力效应会导致公司减少组织管理资本的投资.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效应与压力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及高科技上市公司中的作用,显著不同于其他类别的公司.另外,分析师关注的信息效应还促进了公司研发创新.本文的结论揭示了分析师在市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理解分析师行为及其对公司投资的经济意义.
-
-
-
张子博
-
-
摘要:
部分家族企业虽然经营被迫中断,但是其家族的各种资本、价值观等并未随之耗散,而是以一种潜伏的形态存在。一旦有了足够的土壤,家族企业领导人或其子孙将重新创业,并带领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世界上众多百年家族在漫长的发展史中遭遇战争、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内部动荡后,依然能重振旗鼓的关键是什么?既不是企业,也不是金钱。"对任何一个财富家族来说,如果想做到长久的传承,所需考虑的就不应仅限于有形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
-
-
刘春;
蔡红波;
郑琼
-
-
摘要:
一、大数据背景下城市信用监测工作背景城市信用建设既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又是城市建设的无形资本和特殊资源,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督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城市信用监测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6]1469号)有关要求,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有效评价区县城市信用建设水平和成效,培育文明诚信的城市环境,加强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升城市软实力,国家发展改革于2016年委启动了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262个地级市的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工作。
-
-
马传兵
-
-
摘要:
从马克思的文献研读出发,寻求他关于无形资本的思想萌芽和光辉,发现马克思对于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土地所有权等现代无形资本理论所包含的要素均有论述,而且对于无形资本存在的市场结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也有诸多论述.马克思对无形资本的相关论述,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无形资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涉及了无形资本的实质和一些主要特征,对于当今无形资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
魏丽丝
-
-
摘要:
我国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曾运用资本运营的方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定位不准,盲目扩张、信息不对称、忽视无形资本运营等原因,较多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企业资本运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