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流
数据分流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6430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福建质量管理、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第四届输配技术国际会议、2014年河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等;数据分流的相关文献由693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怡、权威、曾清海等。
数据分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4304篇
占比:99.99%
总计:564384篇
数据分流
-研究学者
- 姜怡
- 权威
- 曾清海
- 黄曲芳
- 宋巍巍
- 张健
- 张戬
- 冯毅
- 吴瑟
- 吴远
- 周娜
- 梁爽
- 王静
- 钱丽萍
- 韩广林
- 毛浩伟
- 霍玉臻
- 吴伟聪
- 吴鹏程
- 张鹏
- 杨晓维
- 林敏
- 沈骁
- 洪伟
- 王军
- 王卫斌
- 王智慧
- 王瑜
- 贾林
- 邵震
- 钟梓滢
- 丁书建
- 余建
- 刘郑
- 唐勇
- 宿栋栋
- 张军
- 张成
- 戴明增
- 杨少龙
- 林志兴
- 程冕
- 肖香梅
- 胡晓敏
- 苏金树
- 许榕生
- 陈宇
- 陈曙晖
- 魏颖琪
- 黄敏
-
-
齐勇;
张晓华;
李鹏鹏
-
-
摘要:
5G NSA模式下,用户数据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分流后进行双链路传输,由于各链路特性不同且动态变化,接收端存在乱序现象,导致重传、接收缓冲区阻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连接架构,可实现PDCP层数据聚合乱序程度最小、系统速率最大的分流方法。建立双连接触发机制,确定分流界限;基于链路传输能力和缓存队列确定分流比例,通过时延补偿控制数据发送顺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合适分流比例算法吞吐率提升30 Mb/s,重排序丢包率降低35%;较OMS算法吞吐量提高40 Mb/s,重排序丢包率降低50%。
-
-
杨少龙;
刘英双;
魏颖琪;
黄粤
-
-
摘要:
在5G企业专网中,如何正确地对内外网的域名进行解析,成为专网建设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UPF下沉组网方式下5G移动用户无法使用内网DNS进行域名解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4种5G企业专网DNS的解决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
-
-
曹亚平;
孙颖;
张会肖
-
-
摘要:
随着5G网络的不断演进,面向行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也更加灵活,数据分流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对于数据不出园区、本地卸载、低时延等迫切需求。介绍了5G网络中数据分流能力的需求背景和分流技术原理,同时结合运营商现网实际部署情况,论述了基于多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分流和基于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 CL)分流两大类数据分流方案的应用场景、技术实现,并对不同方案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
-
马梅
-
-
摘要:
文章以一个实际工程中典型的案例为基础,探讨了route-map这个非常强大而有用的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routemap在重发布技术中的应用技巧。在完成基础配置以及动态路由协议RIP和OSPF配置后利用重发布实现全网互通,最后为了实现数据分流和链路备份,使用ACL抓取路由条目,配置route-map并在重发布时应用。通过相应的部署,可以实现数据分流和链路备份,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探讨既有助于读者对route-map和重发布技术相关工作原理的理解,又有助于熟练掌握其配置方法。
-
-
廖佳;
陈扬;
包秋兰;
廖雪花;
朱洲森
-
-
摘要:
针对当前大流量数据计算速度慢、服务器端计算压力大等问题,提出一套计算密集型大流量数据的接力计算与动态分流处理模型.首先,在分布式环境下,使用内存型数据存储技术确定计算任务的运算量与复杂等级,同时利用节点资源能力对节点进行排序;然后,动态分配任务到不同节点进行并行计算,并采用一种接力处理模式完成计算任务的分解,以有效保证高流量复杂运算任务的性能和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对比,可知在万级以上数据量的情况下,多个节点比单个节点的运行时间更短、计算速度更快;而且,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时,发现它不仅能在高并发场景下减少运行时间,而且也能节省更多计算资源.
-
-
余建;
余琼;
肖香梅;
林志兴
-
-
摘要:
针对因移动数据流量的大规模增长而导致通信网络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方法.首先,建立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模型,通过用户对网络的选择,以及子信道和功率的分配,建立了能量感知和资源分配的算法.目的是设计一种在保持网络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预期时间平均功耗的在线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的算法.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异构网络数据切换分流时,能有效降低用户的平均功耗,较好地解决大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个蜂窝和Wi-Fi网络以及多个用户情况下的数据分流问题,并且用户能量平均功率从67 W下降到24.8 W.
-
-
马梅
-
-
摘要:
文章以一个实际工程中典型的案例为基础,探讨了route-map这个非常强大而有用的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route-map在重发布技术中的应用技巧.在完成基础配置以及动态路由协议RIP和OSPF配置后利用重发布实现全网互通,最后为了实现数据分流和链路备份,使用ACL抓取路由条目,配置route-map并在重发布时应用.通过相应的部署,可以实现数据分流和链路备份,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探讨既有助于读者对route-map和重发布技术相关工作原理的理解,又有助于熟练掌握其配置方法.
-
-
-
杨桂松;
候玲;
何杏宇
-
-
摘要: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增大了网络负载和数据分流时间.为了优化数据分流时间,本文在边缘计算的环境中,提出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分流节点选择策略.本文首先构建一个支持蜂窝和WiFi通信的网络模型,该模型由终端设备、分流节点和中心云构成,然后通过终端设备的位置和上传数据量的大小构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最后,运用值迭代算法求解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得到最优分流节点选择策略,达到优化数据分流时间的效果.本文采用两组对比实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在传输数据的同时,其数据分流时间比基准算法更短.
-
-
-
苏郁
- 《陕西省通信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蜂窝网的不断升级、WLAN热点的广泛部署和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用户希望拥有一致、平滑、高速的业务体验.目前高校场景下移动GSM蜂窝网的数据业务负荷普遍偏高,而WLAN网络负荷较低,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技术来实现GSM蜂窝网的数据业务向WLAN网络的迁移.本文阐述了ANDSF功能(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的实现原理,给出ANDSF在高校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案例,从而论证了"ANDSF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可以实现蜂窝网到WLAN网络的数据分流.
-
-
黄剑奇
-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
| 2011年
-
摘要:
EVDO和Wi-Fi在业务提供能力和网络覆盖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Wi-Fi将作为EVDO网络的补充,特别是在室内的场景下,Wi-Fi可以做有效的数据分流,节省运营商室内覆盖的投资。扬州电信成立专项优化组,摸索出EVDO超忙扇区内高流量用户的定位方法以及Wi-Fi分流EVDO的具体实现方法,输出Wi—Fi分流EVDO的总流程,打造电信混合3G网络。
-
-
-
严晓蓉
- 《第四届输配技术国际会议》
| 2003年
-
摘要:
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种类日趋多样,需要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杂,对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满足共享性的同时,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本文从数据的分类、数据的获得、数据流、数据仓库、数据安全等几个角度对整个系统中有关数据处理的部分进行了介绍.主要涉及的技术有:通信分层、数据分流、数据仓库、数据镜像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