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研判
故障研判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041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供用电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 2015年(第二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CIGREC6中国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暨2017配电技术研讨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等;故障研判的相关文献由75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梅英、李建超、杜韦华等。
故障研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419篇
占比:99.91%
总计:100510篇
故障研判
-研究学者
- 张梅英
- 李建超
- 杜韦华
- 殷自力
- 陆翔
- 陈宇星
- 万强
- 冯跃亮
- 刘保安
- 刘嘉伟
- 吴林峰
- 姚强
- 安益辰
- 安立平
- 干军
- 张健
- 张炜
- 戎士敏
- 施文杰
- 李吉昌
- 毕炯伟
- 毛睿
- 沈美勤
- 王向东
- 王征
- 王得志
- 郑震
- 陈超
- 陶琨
- 高上
- 龚利武
- 吴琳
- 张伟
- 张磊
- 公伟勇
- 吴建辉
- 吴雪琼
- 吴韬
- 孙振业
- 尤炜
- 崔潇
- 张海春
- 徐克
- 徐鹏
- 梁丽军
- 梁安韬
- 毛泽颖
- 王军锋
- 罗超
- 胡雷剑
-
-
杨晨曦;
马杰;
杨威;
杨凡奇;
杨喜行;
黄纯
-
-
摘要:
针对自动化水平低的配电线路故障停电后难以准确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和停电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馈线负荷骤降度的配电网故障研判方法。该方法在馈线首端有功功率的骤降度大于一定阈值时启动,然后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配变的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故障前馈线上各配变的有功功率,并计算馈线上各开关的负荷占比。通过比较馈线负荷骤降度与各开关负荷占比值,判断故障跳闸开关及停电范围。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故障跳闸开关,实时性好,为配电网提供了一种不依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新的故障研判手段。
-
-
燕跃豪;
罗慧;
刘翼;
许磊;
李栋
-
-
摘要:
低压配电网作为连接电网与用户的桥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低压配电网结构复杂,以及线路实时运行状态获取困难等问题,导致运维人员对台区的各项用电情况缺乏主动感知。因此在没有数据收集手段的前提下,无法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的运检管理体系。本文构建了基于智能配变终端的低压配电网智能运检体系,首先通过分析低压配电网运检系统的现状及重要性,分析本文研究内容的必要性。然后分析该运检体系所具备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
-
曹珩
-
-
摘要:
在进行电子集成电路故障研判时,缺乏对电路故障研判结果的融合分析,存在集成电路故障研判融合效果差、电子集成电路故障研判精度低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双边滤波器的电子集成电路故障研判技术。利用小波理论分析电子元件内部在故障发生前后的电气量变化幅度,采用双边滤波器对小波故障度与小波奇异度进行分析求解,构建出完整的电路故障研判流程,通过对故障研判结果进行融合,提高研判精度。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技术进行了故障研判精度的验证,经实验分析证明,利用提出的技术进行电子集成电路的故障研判,具有较高的故障研判精度。
-
-
贺云隆;
宋晓林;
白宇峰;
杨东华;
邓宏昌;
朱洋洋;
何晓奎
-
-
摘要:
为了准确抓取低压混装台区高速电力线载波(HPLC)模块通信故障原因,提升数据采集成功率,设计了一种基于HPLC技术的智能电能表通信模块状态监测装置。该装置安装于HPLC通信模块和智能电能表或集中器之间,通过载波实时自动监听不同厂家的通信模块运行状态信息、通信报文信息和网络噪声信息等,并将携带全网络统一时标的信息实时写入所带的非易失存储器中,利用软件对存储日志进行自动化解析,按照流程来判别故障原因。将该装置应用于异常台区,精准定位了网络故障原因,提高了数据采集成功率,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实用性。
-
-
-
-
摘要:
"您有新的抢修工单,请尽快接单!"2月8日上午10时许,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抢修人员万聪聪接到来自"小汤班长"的语音提醒,立即接单处理。"小汤班长"是由该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供电服务指挥员,经过5个月的试运行,于当天正式上线运行,它将在春节期间守护苏州市民的可靠用电。"小汤班长"是苏州供电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创新实践,该系统融合了设备状态感知、语音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具备电网运行状态监控、电力故障研判、抢修全过程管控、现场作业主动预警以及用户服务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
-
魏然;
张磐;
高强伟;
黄福泉;
朱聪;
孙伟卿
-
-
摘要:
智能化设备在低压配电网中的普及,为实现低压配电网故障的实时研判与主动抢修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首先分析故障研判的信息来源及其校验方法,利用树状图描述低压台区的拓扑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主动故障研判的流程.然后运用模糊集理论分析部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缺失时的故障研判.最后基于PSCAD搭建涵盖中压馈线、低压配变、低压分支箱、终端用户等关键环节的仿真模型,根据研判流程设计控制模块,通过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余卓彬;
周文昌
-
-
摘要:
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自动化开关性能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从配网自动化开关运行中的通信故障出发,分析其故障致因。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研发一款配网自动化终端无线通信故障研判仪,并开展针对性运行维护,望为配网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
-
汪文达;
张伟
-
-
摘要:
为解决非健全信息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非健全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主动故障研判方法.首先建立了主动故障研判的模型,以终端故障研判定位集合、故障指示器故障研判定位集合及停电事件故障研判定位集合为例描述了3种不同研判方法的故障定位区间.其次确立了主动故障研判结果融合的3个原则.再次基于该原则和融合信息熵,对终端故障研判定位集合与故障指示器故障研判定位集合进行第1次融合.然后对停电事件故障研判定位集合与第1次融合后的集合进行第2次融合,最终确定基于非健全信息的故障研判融合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单数据源下非健全信息对研判结果造成的误差过大问题,有效缩小故障研判定位区间,提升故障抢修的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
-
卢丹;
刘洋;
张琳娟;
许长清;
李俊刚;
毋炳鑫
-
-
摘要:
以智能配变终端为中心,构建面向各类应用的智能配电台区系统,开展台区拓扑识别、线路阻抗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台区典型业务应用研究及方案设计,开展试点应用,指导台区智能化建设。
-
-
宋懿夫
-
-
摘要:
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主要依靠经验和现场巡视处理,人工判断故障发生的大概位置,缺少自动化的研判工具,影响了抢修的及时性。开展基于主配一体的故障研判关键技术研究,充分融合主网自动化数据、配网自动化数据、电能量采集数据,实现停电综合研判,构建多源信息融合的停电信息池,统计分析停电范围、影响台区、影响用户等停电指标数据,支撑停电事件发生以后快速制定响应措施,缩短停电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
-
-
李敏昱;
汪逸帆;
曹建锋
- 《CIGREC6中国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暨2017配电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实用性得到显著提升,漏报、误报短路故障信号的次数明显减少,但配电网复杂多变,故障频发,且故障形式多样,导致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出现"漏报、误报".针对近期发生的线路故障跳闸事件中,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动作情况,分析利用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进行故障研判应用中存在问题.结合工程运维实践经验,提出配电自动化应用提升措施,以期提升自动化运维水平,及帮助抢修人员缩小故障查找区段,提高抢修效率,缩短停电时长,提升供电可靠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