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认证
接入认证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83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5691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科技信息、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4年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会、第2届河南省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尖峰”论坛、辽宁省通信学会2013年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等;接入认证的相关文献由15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晖、曹进、高天寒等。
接入认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5691篇
占比:99.80%
总计:75843篇
接入认证
-研究学者
- 李晖
- 曹进
- 高天寒
- 庞辽军
- 曹军
- 乐毅
- 马如慧
- 刘利军
- 邵春菊
- 黄振海
- 刘卫民
- 李鹏
- 铁满霞
- 杨峰
- 郑若滨
- 陈康先
- 高江海
- 何道敬
- 兰建明
- 吴飞
- 徐川
- 文红
- 段翔
- 王静
- 董庆宽
- 赵国锋
- 陈李兰
- 韩志杰
- 魏冰
- 魏绍乾
- 曹华俊
- 李娜
- 杨光
- 陈璟
- 黄山
- 俞能海
- 关键
- 刘子琦
- 刘建伟
- 刘彦明
- 刘斌
- 刘江
- 刘颖
- 吴建平
- 吴强
- 吴清根
- 周华春
- 周文辉
- 唐小虎
- 姚烨
-
-
徐子钧;
刘建伟;
李耕
-
-
摘要:
随着5G新业务、新架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其中的安全问题和潜在安全风险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海量机器类通信是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在提供“大连接、低功耗”等高性能的同时,由于MTC设备资源受限等,可能弱化5G网络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不同场景和应用领域对网络性能、服务质量、安全等级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化需求。网络切片技术的引入,适应了5G组网的灵活性,满足了5G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多样性、定制化,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5G商用发展迅猛,物联网设备数量成指数倍增加。为确保5G网络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按需服务,针对5G mMTC应用场景,对网络切片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因此,详细分析了5G mMTC具有的特点及安全需求,并列举分析了网络切片主要的安全威胁。结合上述安全需求和安全威胁,围绕特定网络切片认证、切片安全隔离、安全管理和编排等方面,总结并阐述了相关现有安全策略方案的贡献和不足,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个基于SM2国密算法的5G mMTC网络切片二次认证与安全隔离模型。该模型框架通过引入批量认证和预认证机制,满足了5G机器类用户大规模认证的高效性;通过对不同通信数据分级加密,实现了5G mMTC网络切片间的安全隔离;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安全性分析。
-
-
邓敏仪;
曾凡涛;
张昕;
钟永
-
-
摘要:
主要介绍5G SA网络结构下,空口加密算法、剖析当前MEC组网端到端方案的安全认证研究。介绍当今国内外现状,并阐述安全威胁,攻击类型,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法。
-
-
韩孟达;
曹利峰;
雷依翰;
杜学绘
-
-
摘要:
空天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网络高度暴露、节点高速运动、计算资源受限以及链路间歇连通等特点,给信息安全技术在空天网络的应用带来挑战,特别是节点的高速运动而带来的安全切换问题是实现节点可信保持、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在对空天网络切换分析的基础上,对空天网络节点的安全切换进行研究、分析与归纳,契合空天网络切换流程划分了安全切换的阶段过程,从切换感知、接入基站选择、切换认证等三个阶段阐述了当前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空天网络安全切换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
-
曹进;
卜秋雨;
杨元元;
李晖;
刘樵;
马懋德
-
-
摘要:
为解决现有北斗用户设备接入协议中认证时延长等缺陷以及满足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创新性地结合位置信息,提出一种增强型用户设备接入认证协议,实现用户设备和北斗指控中心间的双向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利用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主密钥形成双因子,所提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认证过程中用户设备被俘获所导致主密钥泄露的安全问题。Scyther工具验证表明,所提协议可以满足所提出的安全需求,且具有较小的性能开销,适于节点资源受限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
-
宋翼;
田永春
-
-
摘要:
终端直通(D2D)作为5G的关键技术,在5G机动专网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D2D的安全性是该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先分析5G机动专网下的D2D网络架构和面临的安全威胁与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5G-AKA的身份注册、DH密钥交换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再通过对协议的性能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能够有效地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搭便车攻击等.
-
-
夏立成
-
-
摘要:
无线相比有线网络通过物理线缆(铜绞线或者光纤)传输数据,WLAN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数据,这种开放信道的特点使攻击者有可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窃听和恶意修改。WLAN是以无线电波代替网线进行数据传输的,与有线网络需要布放网线相比,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简单,但由于其传输媒介的特殊性,保障WLAN安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常用的接入认证方式及无线攻击检测和反制等。
-
-
芮立;
刘军
-
-
摘要:
相较于传统地面网络,开放性更强的空天信息网络存在卫星节点接入认证与密钥更新难等安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着重研究了导航卫星系统中网络节点的接入互信认证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空天信息网络的轻量级接入认证方案.安全分析显示,所提方案能够有效抵御空天信息网络中身份假冒、消息重放、中间人攻击等多种典型安全威胁.实验结果表明,卫星节点在接入认证过程中所需计算开销更少,能够实现导航卫星系统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安全组网认证.
-
-
刘建兵;
王振欣;
赵振学;
邱成军
-
-
摘要:
这是主动安全网络架构系列文章的第3篇.介绍了主动安全网络架构的协议族•在传统TCP/IP基础上,主动安全网络架构补充了和安全相关的一族协议,以此实现相关的网络安全能力.主动安全网络架构的IPK密钥平台、认证客户端、边界认证机、管理控制服务器相互配合,实现架构的整体安全稳定运行•架构运行过程中的终端认证、边界认证机注册认证、终端认证信息上报、终端安全策略下发、第三方平台信息上报和策略交互等安全业务分别由接入认证协议、管理控制协议、业务交互协议、开放集成协议和信任互联协议支撑.主动安全架构的支撑协议中普遍应用了国密技术,增强了安全强度,确保了业务运行的安全性.
-
-
曹进;
陈李兰;
马如慧;
李晖;
李凤华
-
-
摘要:
随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频段的关键技术研究成熟,网络能容纳各种频段类型的用户。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针对差异化终端需要设计有针对性、定制化的安全防护机制。在统一网络架构下,针对普通终端、关键终端和Ka终端3种类型终端,分别提出3种接入认证机制。同时,为确保不同类型终端接入网络后仍可获得连续的网络服务,提出一种基于预切换的切换认证机制,为3类终端提供统一安全的切换服务。形式化验证工具Scyther以及非形式化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满足相关场景下的多种安全需求,同时与同类型方案进行对比,发现所提方案能实现安全和性能的有效平衡,满足多维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场景的终端接入与切换认证需求。
-
-
曹进;
陈李兰;
马如慧;
李晖;
李凤华
-
-
摘要:
随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频段的关键技术研究成熟,网络能容纳各种频段类型的用户.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针对差异化终端需要设计有针对性、定制化的安全防护机制.在统一网络架构下,针对普通终端、关键终端和Ka终端3种类型终端,分别提出3种接入认证机制.同时,为确保不同类型终端接入网络后仍可获得连续的网络服务,提出一种基于预切换的切换认证机制,为3类终端提供统一安全的切换服务.形式化验证工具Scyther以及非形式化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满足相关场景下的多种安全需求,同时与同类型方案进行对比,发现所提方案能实现安全和性能的有效平衡,满足多维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场景的终端接入与切换认证需求.
-
-
-
邓雷升;
黄昊
- 《第十二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近些年无线局域网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安全问题却严重制约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本文分别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802.11i和WAPI的认证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802.11i和WAPI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认证方案,在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得到了一定提高.
-
-
冯涛;
王丽丽;
马建峰
- 《第三届中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CCNIS2010)》
| 2010年
-
摘要:
针对4G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的接入认证问题,基于自证实公钥系统设计了新的安全接入认证方案,并运用协议演绎系统演示了该方案形成的过程和步骤,用协议组合逻辑对该方案的安全属性进行了形式化证明。通过安全性证明和综合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会话认证性和密钥机密性,能抵御伪基站攻击和重放攻击,并能提供不可否认服务和身份隐私性,同时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接入效率。
-
-
靳黎明;
孙祥明;
吴翔;
张靖雯
- 《2014年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企业移动应用在石油石化行业移动办公、生产管理、现场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给企业的办公和生产业务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本文首先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企业移动应用现状以及其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密码技术及密码学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移动终端安全、接入认证安全、数据传输安全几方面阐述了密码技术在石油石化行业移动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
-
-
-
梅艳;
张跃进
- 《2010年亚太青年通信与技术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针对现有的移动互联网认证协议限制了移动终端在不同链路层网络之间的切换和漫游,不利于网络服务提供的效用最大化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IP层接入认证,可以有效地屏蔽网络接入设备的差异,统一了接入认证过程.协议在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不同接入技术和标准的移动设备能够共享一个接入认证设备,解决了为不同标准的终端提供不同接入认证设备的问题,方便了移动互联网基站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架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