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挂线术

挂线术

挂线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83582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七次学术年会暨全国肛肠手术无痛管理与快速康复技术论坛等;挂线术的相关文献由2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冬敏、全立海、刘佃温等。

挂线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3582 占比:99.97%

总计:483735篇

挂线术—发文趋势图

挂线术

-研究学者

  • 王冬敏
  • 全立海
  • 刘佃温
  • 吕飞跃
  • 周延美
  • 宁国礼
  • 张学军
  • 张继堂
  • 曹永清
  • 曹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厚基; 郭俊宇; 黄展易; 韦明位; 黄甫达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73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挂线术,观察组给予rb-bFGF联合挂线术。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Wexner评分、脓腔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exner评分及脓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并降低创面感染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 陈昌礼
    •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周围脓肿)Ⅰ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固始县李店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肛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组(观察组,59例)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组(对照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Wexner肛门功能量表评价肛门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均可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低的优势。
    • 蔡展建; 刘长宝
    • 摘要: cqvip:肛瘘是常见的肛肠疾病,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疑难病之一,约占全部肛瘘的10%。其病变位置高,管道多且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多数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治疗甚至多次手术,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方式包括多种保肛手术及微创手术[2],在治愈肛瘘的同时也避免了肛门括约肌功能损害,但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本研究拟探讨隧道剥离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报道如下。
    • 梁岩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虚实结石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65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8例,观察组8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口上方实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虚实结合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最终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位肛瘘患者实施的虚实结合挂线术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刘建玲; 唐海龙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肛瘘治疗中联合应用切开缝合与挂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设定为2019年1月-2020年10月,择取样本共50例肛瘘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联合应用切开缝合、挂线术)、对照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疗效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肛瘘治疗中联合应用切开缝合、挂线术临床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
    • 朱智勇; 马静
    • 摘要: 目的:评价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盲法均匀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复发率以及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突出,患者遭受的痛苦少,术后肛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薛万里; 邵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0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挂线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VAS评分、Wexner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 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马学锋; 武小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纱条用于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6沁阳市太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沁阳市中医院普外科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的9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处理方法分为凡士林纱条组(47例)和康复新液纱条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康复新液纱条患者术后第3天、1周、2周的N RS评分、创面水肿程度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生长水平评分均低于凡士林纱条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凡士林纱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纱条用于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和创面渗液,并有助于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
    • 吴许雄; 石荣; 黄娟; 赵玉楣
    • 摘要: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中医切割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术后肛门功能失调及复发情况,探讨中医切割挂线术的优劣。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9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患者是否行切割挂线作为暴露因素,以瘘管复发做为研究终点,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复发情况,及克利夫兰肛门失禁评分、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初始感觉容量、最大耐受容量)等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暴露组75例,复发5例,复发率6.67%;非暴露组44例,复发10例,复发率22.7%。经卡方检验,χ^(2)=6.493,RR 0.243,95%CI(0.077,0.766),P=0.011<0.05。两组术后3个月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CCF)肛门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最大耐受容量等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初始感觉容量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切割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应用原理简单,易于推广;但因其对括约肌损伤,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控便功能失调的问题,因此操作过程需结合临床实际,注意细节把握,不断优化术式,使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惠及更多患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