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花期
扬花期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专利文献91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浙江气象、种子世界、中国植保导刊等;
扬花期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堂、单长卷、曹志斌等。
扬花期
-研究学者
- 王玉堂
- 单长卷
- 曹志斌
- 李永辉
- 聂元元
- 蔡耀辉
- 谢红卫
- 张勤
- 李小湘
- 毛凌华
- 涂永志
- 潘孝武
- 黎用朝
- 刁金玲
- 刘三雄
- 刘蕊
- 周志强
- 尹平孙
- 庄冬英
- 张夕林
- 徐斌
- 旷浩源
- 李卫国
- 杨俊涛
- 汤文光
- 熊世为
- 王姗
- 肖小平
- 苏为农
- 闵军
- 雷东阳
- 黄海明
- C.F.Konzak
- J.C.Zadoks
- N.Carter
- R.S.JESSOP
- T.S.BARBER
- T.T.Chang
- 丁周青
- 万崇古
- 万霞
- 丰泉
- 于海艳
- 于湧鑫
- 付佑胜
- 付均
- 何伟
- 何兴材
- 何建清
- 佟亚洲
-
-
于湧鑫;
倪运东;
徐璟仪;
马学文;
陈思宏
-
-
摘要:
惜农增效剂是一种新型生化制剂,为探明其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小麦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三个试验点均表现为惜农处理的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与常规处理间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同时,三个试验点均表现为惜农处理的小麦每穗粒数和产量高于常规处理,其中惜农处理比常规处理增产5.1%~6.7%。
-
-
坤哥
-
-
摘要: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又到了麦浪滚滚的季节,又到了麦香四溢的日子,又到了丰收在望的时候。中国粮仓河南去年小麦总产量750多亿斤,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却在今年小麦结束扬花期进入灌浆期等关键时刻,遭遇狂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与天争粮、颗粒归仓变得越来越迫切。伏牛山东麓很多地方收割机快马加鞭,运粮车川流不息,现场还有农技人员给农机手发放草帽、毛巾、矿泉水等,一派繁忙景象。
-
-
于海艳;
吴优;
张明;
陈之政
-
-
摘要:
近年来,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成为宿迁地区小麦的主要流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安全.为探明不同药剂在不同施药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以筛选出防效最佳的施药方案,笔者采用8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3个生育阶段组合成的4个施药时期进行药剂处理.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初期1次施药防效最高的药剂为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效达93.64%;小麦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2次施药防效最高的药剂为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效达96.96%.在小麦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2次用药的防效最佳,高于扬花初期1次用药防效,灌浆中后期用药对于防效影响较小.
-
-
盐城考生
-
-
摘要:
我常常感动于这样一幅图景:田埂上,外婆俯身于一大片绿色的麦苗前,双目微垂,神情似陶醉,也似敬畏……外婆只读过一年书,却牢记一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她没有读过专业农书,却对稻麦生长期了如指掌: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老人对粮食的敬畏珍惜是刻在骨子里的。
-
-
郑庆伟
-
-
摘要:
疫情之下,重点做好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四病三虫"的同时,还要坚持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四病三虫"的防控措施1.小麦赤霉病。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区,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有连续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
-
-
-
-
摘要:
我常常感动于这样一幅图景:田埂上,外婆俯身于一大片绿色的麦苗前,双目微垂,神情似陶醉,也似敬畏……外婆只读过一年书,却牢记一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她没有读过专业农书,却对稻麦生长期了如指掌: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
-
-
张继波;
薛晓萍;
李楠;
李鸿怡;
张磊;
宋计平
-
-
摘要:
试验于2016—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在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自动控制遮雨棚内的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设计5个梯度水分处理(T1适宜水平,T2、T3、T4、T5分别按照冬小麦水分关键期比常年降水量减少20%、50%、75%、100%一次性补水)和1个雨养对照的水分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扬花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总干重均呈降低趋势,且干旱胁迫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叶绿素a含量、Pn、Gs、Tr、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分总干重分别较T1处理降低33.6%、67.4%、90.9%、84.6%、43.9%、19.1%和33.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干旱胁迫促进植株养分向叶、鞘转移,减少对茎、穗的养分供给,不利于冬小麦产量提高,此外,扬花期干旱胁迫还造成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不孕穗率升高,理论产量大幅降低.
-
-
国庆1
-
-
摘要:
近几年,由于小麦机械收割的程度不断提高,秸秆大量还田,麦糠吹散在田间,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赤霉病已成为黄淮冬麦区的常发病害。小麦赤霉病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所以叫赤霉病。
-
-
刘忠强1
-
-
摘要:
赤霉病是山东小麦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轻者减产10%~15%,重者减产20%以上,更重要的是赤霉病粒含有毒素,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近年来的重发原因,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症状识别小麦赤霉病又称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
-
-
李云;
黄斌;
张先平;
李秀峰;
尹素芬;
梁秋霞;
李小安
-
-
摘要:
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叶面肥种类繁多,喷施时期不确切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扬花期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较好,比对照平均增产12.6%;而且扬花期喷施富万钾最佳;灌浆初期喷施叶面肥对提高小麦品质效果最好,其中喷施富万钾,果美多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