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战
战略决战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军事、中国共产党、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专利文献142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党史纵横、前线、东南亚纵横等;
战略决战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青、丁克、侯志川等。
战略决战
-研究学者
- 刘志青
- 丁克
- 侯志川
- 冷本生
- 刘统
- 姜铁军
- 宋继孔
- 宫焕玉
- 崔向华
- 施殿华
- 毕健忠
- 满宁
- 董石竹
- 袁方
- 边吉
- 金冲及
- CFP
- 丁立捷
- 丁芳芳1
- 丛文胜
- 东方
- 于海龙
- 于长治
- 云卿
- 仁悟
- 仲清
- 任爱萍
- 伍婉萍
- 何振一
- 何欣荣
- 何立波
- 佚名1
- 侯大康
- 修湘
- 傅奎清
- 党德信
- 其昌
- 冯耀斌
- 刘俊民
- 刘保明
- 刘信君
- 刘喜发
- 刘建国
- 刘旭增
- 刘树燕
- 刘长明
- 北郊木材厂工人理论小组
- 华子
- 卢来宾
- 卫秀利
-
-
丁立捷;
张倩
-
-
摘要: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这座电台在党的历史重大转折时期克服重重困境,为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以及战略决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西柏坡时期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广播事业发展史上短暂而辉煌的一页。
-
-
刘志青
-
-
摘要:
1949年扶郿战役之后,第一野战军经过陇东追击,打开西进的门户,完成了西北战略决战第二阶段作战任务。第一野战军和中央军委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把兰州战役作为西北战略决战第三阶段任务。经过兰州战役,青海马步芳集团(青马集团)遭到歼灭性打击,西北战场国民党军全面崩溃。一、青马集团妄图决战兰州陇东战役后,青马集团节节抵抗,最后撤至兰州,自认为已经逃脱危机,将迎来新的转机。兰州因地处皋兰山麓而得名,旧属甘肃省皋兰县。它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北面是河西走廊,东面是广阔富饶的河套平原。
-
-
刘志青
-
-
摘要:
1949年夏,扶郿战役之后,青海马步芳集团(青马集团)、宁夏马鸿逵集团(宁马集团)集结在陕甘宁边界地区,静观局势变化。鉴于胡宗南集团遭到歼灭性打击,他们既不甘心失败,也不敢轻易行动。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等第一野战军首长与中共中央军委经过反复磋商,决定西北战场的战略决战第二仗采取"钳胡打马"作战方针,在陇东地区围歼二马集团。二马集团无心恋战,作好随时撤回老巢的准备,一触即溃,结果使围歼战变成了追击战。但是,陇东追击战隔断二马集团的联系,扫清第一野战军西进的道路,仍然达到了部分战略目标。
-
-
刘志青
-
-
摘要:
关于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公认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参战部队有东北、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大战役是全国性的战略决战。但是,在之后的解放战争胜利发展中,也存在地区性的战略决战。
-
-
欧阳青
-
-
摘要: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战幕。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持续142天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辽沈大战——攻克锦州,围打廖耀湘兵团,全国军事形势进入新的转折点。
-
-
郭群长
-
-
摘要:
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济南战役为序幕,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展开战略决战,为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战略决战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测绘人员夜以继日地制印地图,并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保障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需要。
-
-
-
-
摘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原局所在地,是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华中抗战的指挥中心。新四军在江淮大地上同敌人奋战到底,创建了淮南、淮北、皖江3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19块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皖山皖水尽显英雄本色。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气吞万里如虎,安徽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战略决战,改天换地、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战场和前沿阵地。
-
-
范麦
-
-
摘要:
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村,但她的出名决非因为她的美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蒋家王朝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她以天时、地利、人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由此闻名于世。在解放军总部旧址,也叫做中央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后自己盖起来的,五间平房未打隔墙,显得宽敞明亮。
-
-
东方
-
-
摘要:
西柏坡,一个光芒闪烁的名字,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曾经的驻地。在这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了三大战役等战略决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这里,毛泽东运筹帷幄,"一纸吓退敌人十万兵";在这里,党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为全党立规矩;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和"赶考"命题,光耀史册;在这里,党中央谋划建立新中国的重大事项。
-
-
郭晔旻
-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反映解放战争全景的“三部曲”。其中,继反映国共两党、两军战略决战的《大决战》取得空前成功后,1996年,又一部鸿篇巨制《大转折》则将观众的视线带回了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时刻……纪实之作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