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慢性尖周炎

慢性尖周炎

慢性尖周炎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19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45995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等; 慢性尖周炎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友东、徐冬梅、王昆润等。

慢性尖周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45995 占比:99.81%

总计:46082篇

慢性尖周炎—发文趋势图

慢性尖周炎

-研究学者

  • 吕友东
  • 徐冬梅
  • 王昆润
  • 莫清波
  • 黄冬莲
  • 丁立
  • 丘桂华
  • 严星萍
  • 于佳辉
  • 付雪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文龙
    • 摘要: 目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尖周炎并对治疗效果和重度疼痛发生率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尖周炎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应用双盲式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分析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根管治疗术,分析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重度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评价,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差异明显,P<0.05;分析组治疗后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33%,相比对照组低10.00%,优势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尖周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RCT),相比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明显缩短,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 于佳辉
    •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慢性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02至2017-03长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54例感染较轻或症状不明显的慢性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单盲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7).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69,P=0.001);进一步比较显示: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9,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治疗均对慢性尖周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一次性根管治疗能明显缩减治疗时间和就诊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从而增加了治疗依从性,是一种更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远科; 谢碧妍; 张涛
    •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慢性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到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尖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给予试验组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尖周炎的效果较常规治疗的效果更优,并且能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徐冬梅; 蒋序; 商文芝
    • 摘要: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比较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氢氧化钙组疗效优于甲醛甲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好于甲醛甲酚.
    • 李琦
    • 摘要: 根管消毒是根管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1]。根管预备后牙髓腔内、根管内仍有细菌存在。有报道[2]调查140例单根管感染患者,经预备后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3.6%。因此使用根管消毒药有助于杀灭根管内的微生物,减轻患牙疼痛,减少或消除根尖渗出物,诱导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有学者[3-4]将甲醛甲酚(FC)引入牙髓治疗,但因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为此,作者将洗必泰添加其他功效的药物制成复方洗必泰酊用于消毒根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至2007年本科收治的前磨牙尖周炎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临床检查、X射线片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精神心理能力正常,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②对本研究用药无过敏反应及接受本药。③身体健康无严重慢性疾病,不妨碍预约复诊。④术前3个月未应用抗生素、抗炎镇痛药及免疫增强或抑制类药。⑤女性无妊娠、哺乳,不在月经期,无月经失调。其中,试验组168例,男88例88牙,女80例80牙,年龄30~60岁;对照组146例,男76例76牙,女70例70牙,年龄32~63岁。患牙病程1~2周,患牙有疼痛、叩痛、牙龈红肿、牙龈窦道。...
    • 冯拥军
    • 摘要: 2005-2006年,我们采用0.1%的洗必泰溶液作慢性尖周炎的瘘道通过术,然后行1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1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魏红
    • 摘要: Cortisomol糊剂是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材料,它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性,能明显缓解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我科从2007—02起应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付雪飞
    •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Cortismol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Cortismol根管糊剂对76例患者的86颗患牙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结果 随访1年,86颗患牙有80颗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3%,结论Cortismol根管糊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根充材料,用其加牙胶尖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临床操作简便,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王秀丽
    • 摘要: 口腔颌面部的皮肤瘘原因很多,如甲状舌管瘘、先天性耳前瘘、腮裂瘘、慢性发脓性骨髓炎均可引起。慢性尖周炎导致病灶牙根尖部黏膜瘘管为口腔门诊常见病,而导致颜面部皮肤瘘不多见。本例牙源性皮肤瘘曾多次就诊于外科,并且治疗无效才来我科诊治。有关资料报道下颌病源牙造成皮肤瘘的机率明显高于上颌,发生的原因主要与下颌面部的解剖特点、机体抵抗力及年龄有关。本报道意在提示,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诊治能力,做到客观、全面、细心、周全的诊断是避免误诊误治的重要环节,只有我们自己的知识全面扎实,才能真正为患者减少痛苦与经济负担。医生除了详尽询问病史,并要结合X线片检查,循瘘寻源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 10. 下颌尖牙双根管1例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 钟慧; 刘嘉利; 吴补领
    • 摘要: 病人男,60岁。因要求修复左侧下颌前牙。临床检查:33残冠,变色,大面积龋损,髓腔已暴露,探诊(-),仔细探查可探及颊舌侧2细小根管口,完全分开,叩诊(-),不松动,牙龈正常,X—RAY检查示:33双根管,根较长,尖周稀疏区。诊断:33慢性尖周炎。治疗:去除龋损,升髓,见两根管口,用#8K锉探查根管,根管较细小.根管溶解剂疏通根管.用电子定位仪确定操作长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