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53981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临床医药实践等;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黎秋燕、孙瑞珺、张颖等。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39811 占比:99.98%

总计:539894篇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发文趋势图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研究学者

  • 黎秋燕
  • 孙瑞珺
  • 张颖
  • 徐宝丽
  • 李淑文
  • 林定忠
  • 林瑾
  • 王晓卫
  • 王满芬
  • 王秀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燕
    • 摘要: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应用双唑泰腾泡腾片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以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双唑泰腾泡腾片与伊曲康唑治疗,参照组实施伊曲康唑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分泌物pH值、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胀气、局部刺激、瘙痒加重)、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阴道分泌物pH值(4.48±0.46)、生理功能评分(89.52±4.55)分、躯体功能评分(92.45±4.41)分均高于参照组的(4.03±0.36)、(82.63±5.04)分、(86.48±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及第1次月经后5~7 d,实验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7.50%、95.00%,均高于参照组的75.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双唑泰泡腾片与伊曲康唑的效果显著,真菌清除率较高,且药物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
    • 林瑾
    • 摘要: 目的:观察联苯苄唑乳膏、康复新液联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84例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湿敷外阴10 min,2次/d,局部外用联苯苄唑乳膏,1 d/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每日睡前一次。治疗前、治疗1周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瘙痒症状缓解时间,治疗1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所有患者均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随访4周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阴瘙痒症状消除时间为(8.20±3.8)d,对照组为(11.30±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真菌清除率为97.62%(41/42),对照组为26.19%(1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4周共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为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苯苄唑乳膏、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基础上联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率,降低复发率。
    • 林瑾
    • 摘要: 目的:观察联苯苄唑乳膏、康复新液联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84例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湿敷外阴10 min,2次/d,局部外用联苯苄唑乳膏,1 d/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每日睡前一次.治疗前、治疗1周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瘙痒症状缓解时间,治疗1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所有患者均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随访4周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阴瘙痒症状消除时间为(8.20±3.8)d,对照组为(11.30±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真菌清除率为97.62%(41/42),对照组为26.19%(1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4周共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为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苯苄唑乳膏、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少女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基础上联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率,降低复发率.
    • 孙海霞
    • 摘要: 目的 对比探究保妇康栓与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在口服氟康唑分散片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硝酸咪康唑栓,观察组应用保妇康栓,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病原菌检查阳性相同,而且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妇康栓与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是前者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宋秀芝
    • 摘要: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与硝酸咪康唑治疗念珠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41例;其中,对照组实行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保妇康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73%与观察组95.12%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5%与观察组4.88%相比,二者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实行保妇康栓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孙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98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梁树业
    •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生态制剂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实施单独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研究组43例,实施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小华; 关国琼
    •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55例孕期感染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孕妇,作为此次实验组.选择同期未发生孕期生殖道感染的55例孕妇作为参照组.对比实验组、参照组孕妇一般资料、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另外,实验组孕妇中进行治疗干预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干预的孕妇,经统计学计算P<0.05.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妊娠期阶段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增加不良妊娠发生率,积极、早期预防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情况.%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ndida vulvovaginitis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in pregnanc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6,55 pregnant women with candida vulvovaginitis were enrolledin our study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5 pregnant women who did not hav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generalinformati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In additio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mong the pregnant wom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n intervention group,and P<0.05 was calculated by statistic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andida vulvovaginitis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P<0.05). Conclusion Candida vulvovaginitis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in pregnancy stage. Positive and early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and further ensure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infant.
    • 赵涵; 张雪艳; 冯欣
    • 摘要: 目的:分析氟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单独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和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真菌镜检或培养结果、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2组患者用药后的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和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但用药前2组患者的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 (29/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0.0% (21/30,P<0.05);复发率为3.3% (1/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3.3% (4/30,P<0.05);但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3/30)、6.7% (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