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
引黄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专利文献37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文史月刊、地下水、科技信息等;
引黄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云开、王培俊、胡振琪等。
引黄
-研究学者
- 李云开
- 王培俊
- 胡振琪
- 刘鑫
- 李鹏
- 柴晋平
- 丁磊
- 于志刚
- 于晓龙
- 从容
- 余真真
- 佟长福
- 倪新美
- 冯亚阳
- 冯国良
- 冯学梅
- 刘剑
- 刘增富
- 刘文超
- 刘雪梅
- 吴丹
- 唐小斌
- 姜秀芳
- 孙昊苏
- 孙晨云
- 孙永健
- 孙玉霞
- 尼旭东
- 岳海英
- 崔绍峰
- 张印
- 张扬
- 张雷
- 徐伟
- 徐飞鹏
- 戴清
- 曹永涛
- 曹波
- 曹雪松
- 朱泽
- 李军华
- 李占京
- 李和平
- 李建昆
- 李彦迪
- 李慧丽
- 李晓华
- 李晓龙
- 李瑞平
- 李百云
-
-
无
-
-
摘要: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为此,本刊特邀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压采办、调水管理处发表署名文章,介绍近年来我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引江引黄实施河湖生态补水、推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的不懈努力和突出成绩,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展望部署,并推出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现刊发如下。
-
-
-
-
摘要:
近日,在水利部的牵头组织下,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河北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和河南省水利厅五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引黄入冀供水协议》,该协议是《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的延续。引黄入冀供水协议是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第一份支持新区建设的跨省合作协议,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重要举措。2017年首次签订了供水协议,有效期3 a。协议到期前,水利部积极牵头组织续签工作,五家责任单位以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在始终确保引黄入冀供水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协议续签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续签。
-
-
王秀娟
-
-
摘要:
8月3日至5日,黄河山西段河长、副省长贺天才深入黄河沿线的忻州市偏关、河曲、保德,吕梁市兴县、临县、柳林,运城市平陆、永济等地开展巡河,实地检查大北干流的万家寨水利枢纽、龙口水电站、天桥水电站、碛口、中部引黄提水口和小北干流滩区等黄河防汛重点区域的防汛防灾和河长制履职情况。贺天才指出,当前正值汛期,沿黄各市县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压紧压实属地责任,落实各项防汛举措。要坚持防字当先,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强化科学联动联防,落实部门每日会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细化转移避险、人员管控等应对措施,关键时候要坚决彻底撤离到位。要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将河长制与防汛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
王瑞
-
-
摘要: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自秦汉以来的2200多年中,悠久丰富的引黄灌慨实践,孕育、演绎和承载了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塞上江南”之神奇,留下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盛誉。2017年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填补了宁夏申遗空白,成为宁夏走向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特别强调,宁夏要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宁夏的政治责任,更是光荣的时代使命。
-
-
李簫;
楊斌(摄);
閆靚(摄)
-
-
摘要:
九曲黄河,川流不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千百年奔腾的历史长河中,人与河一度陷入焦灼:与河争地、与河争水、水退人进……一系列进与退,让自然灾害频发,也让沿岸百姓饱受其苦。进入新时代,人与河的关系翻开新的篇章。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与保护,让大河滔滔,滚滚东流,奏出一曲生机盎然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青铜峡水利枢纽:让黄河水逆流而上行走在宁夏平原上,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大清渠等2000多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黄古渠依旧在汨汨流淌.
-
-
申进湘;
闫院平
-
-
摘要:
自秦汉起,先民就在宁夏境内凿渠引水,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宁夏引黄古灌区14条古渠中,青铜峡市分布有12条古渠,因此青铜峡市被称为“九渠之首”。1958年,黄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枢纽青铜峡拦河大坝开工建设。1960年,建设者们在青铜峡市黄河上修筑了一座高42.7米、长666.7米的拦河大坝,同时建成了装机27.2万千瓦的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
-
-
周继军
-
-
摘要: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宁夏依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旺。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随之针对古灌区的立法保护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立法保护进程,对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
-
范源
-
-
摘要:
4月29日,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板涧河调蓄水库首次迎来黄河水,为9月底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实现涑水河流域生态补水做好准备。随着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和板涧河调蓄水库补水泵站先后启动,黄河小浪底库区的黄河水提升至260余m后,通过7 km的输水隧洞进入板涧河调蓄水库。按照计划,5月底前,该水库蓄水量将首次达到1000万m^3。
-
-
郑利民1;
傅建国2;
王军涛1;
王东琦1
-
-
摘要: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水资源紧缺、供水保证率低、泥沙淤积、非点源污染和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灌区的生态与环境、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灌区管理及文化现状的现状,分析了节水型生态灌区的特点、构建原则、体系构建、技术体系、评价指标,分析了通过工程措施、田间节水、管理技术和生态化建设,紧紧把握灌区实际需求,构建引黄节水型生态灌区。
-
-
赵伟1
-
-
摘要:
近日,河口黄河河务局组成督查组深入灌区对引黄取水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组对两处取水工程引水基础数据进行了计算和核实,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了灌区输水渠道和农业引水输送情况,现场检查了分水口引水,跟踪查看水流去向情况,严格两水分供。经检查,均无违规取水现象发生。该局在近期春灌用水高峰期,将继续对取水用水户开展不定期的督查,严格执行水量调度指令,做好实时水量调度和跟踪检查,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