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位症

异位症

异位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专利文献21609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异位症的相关文献由98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婷婷、陈冠卿、王芳等。

异位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21609 占比:99.26%

总计:21770篇

异位症—发文趋势图

异位症

-研究学者

  • 张婷婷
  • 陈冠卿
  • 王芳
  • 俞超芹
  • 冯冬兰
  • 李明清
  • 陈洪波
  • 曹阳
  • 凌娅
  • 庄梦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欣雨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体积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未产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再选取该时间段内收治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未产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测量子宫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根据标准公式计算子宫体积。同时行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诊断均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含量和痛经发生率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顺利完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体积的测算工作,且在经济费用和适用人群方面优势明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体积增大,可能与痛经、不孕和月经过多有关。
    • 颜括; 颜廷媛
    • 摘要: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常继发于下腹部手术后,尤其剖宫产术后,临床表现主要以触痛包块或结节,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周期性胀痛为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患者体格检查、超声、CT、核磁与局部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利于此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是AWE的首选治疗方式,目的为完整切除病灶.早期预防、规范手术操作有利于减少此病的发生.本文就AWE的病因与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综述如下.
    • 张生莲
    • 摘要: 目的:研究经B超引导穿刺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64例.前者施行传统切开术治疗,后者实行经B超引导穿刺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排卵恢复时间分别为(21.5±3.5)d、(16.5±2.5)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4.5±5.5)d、(27.5±4.5)d,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复发率、再手术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B超引导穿刺治疗相较于传统切开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月经和排卵,同时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再手术率,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周东升; 陈德周
    • 摘要: 目的:研究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采用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CT诊断结果及病理情况.结果:16例患者经CT检查,病灶位于下腹部手术切口及周边部,病灶直径为(3.5±0.2)cm,单发病灶有9例、多发性病灶有7例;病灶特征为软组织密度、无钙化;有5例位于脂肪层、4例位于腹直肌、7例直达腹膜;边缘清晰的有10例、边缘模糊的有6例;其中有6例卵巢异位、3例子宫腺肌症、3例腹壁切口异位、外阴处异位2例、膀胱内异位、直肠异位各1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中需结合疾病机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来确诊,做好此病和其他妇科疾病的鉴别,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案.
    • 张丽; 郭英; 李悦
    • 摘要: 目的: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明确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心理及疼痛评分方面皆优于常规组.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心理及疼痛产生积极影响.
    • 王宏宇
    • 摘要: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4月-2020年6月前来我院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均为21例。常规组患者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和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进行治疗,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改善价值,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 秦琰1
    • 摘要: 说到巧克力囊肿,可能很多不孕的朋友听说过,其实它的医学术语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那巧囊是怎么来的,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说它是怀孕路上的绊脚石?巧囊实际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具有生长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并种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医学上没有明确的病因,只提出可能致病的学说,其中最被临床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 罗璇
    •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临床广泛性以及病理多形性,可在多个部位发生内异症,比如卵巢,盆腔,腹膜,做宫颈突然,管,阴道等部位.由于内异症的临床病理具有多种形态,因此没有统一的临床病理类型,但是根据它们组织发生部位,治疗手段以及临床病理的不同表现,可以分为腹膜内异症,直肠阴道内异症,卵巢内异症,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这三种内异症进行叙述,并对其治疗意义展开论述,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