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一期愈合

一期愈合

一期愈合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专利文献13658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一期愈合的相关文献由49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东、孙宇宁、张宏民等。

一期愈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1.40%

专利文献>

论文:13658 占比:98.60%

总计:13852篇

一期愈合—发文趋势图

一期愈合

-研究学者

  • 刘振东
  • 孙宇宁
  • 张宏民
  • 李景瑞
  • 李萍
  • 沈光裕
  • 潘青
  • 赵刚
  • 丁海涛
  • 丁魁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莉; 杨会举
    • 摘要: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大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大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n=50)、综合护理组(n=50).基础护理组给予围术期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愈合、二次住院情况、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二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的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大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夏航校; 郑建勇; 陈巧玲; 张波; 冯海龙
    • 摘要: 目的:探讨产伤性直肠阴道瘘(RVF)手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手术时机、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策略和治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产伤性RVF患者的手术治疗经过.根据病程、会阴裂伤程度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响手术治愈率的因素.结果:31例产伤性RVF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26例患者术后伤口临床一期愈合,5例患者未能一期愈合.与10年以上组比较,3~12个月组和2~5年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低(均P0.05),在失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VF患者,应在成瘘后短期内手术修复效果较佳;对于合并会阴部不同程度撕裂伤患者,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但手术治愈率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术后感染控制,是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 彭礼忠; 陶然; 沈银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制输液器管引流腹部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3年8月—2018年8月腹部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患者91例.按切口引流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6例)行改制输液器管引流切口,B组(45例)行纱条(高渗盐水纱条、活力碘纱条、双氧水纱条、凡士林纱条)引流切口.结果 A组切口一期愈合率(89.1%)高于B组(66.7%),A组切口二期缝合例数(5例)少于B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一期愈合时间(10.4±1.7)d少于B组(11.9±1.4)d,A组切口引流物放置时间(5.0±1.2)d少于B组(6.0±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制输液器管引流腹部感染和脂肪液化切口方法简便经济,引流充分,效果良好.
    • 李秀芬; 袁雯雯; 李莎莎; 王淑红; 徐俊峰
    • 摘要: 目的 比较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采用两种不同龈瓣缝合技术对术后创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需要拔除双侧基本对称下颌水平中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40例,涡轮机微创拔除后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或水平褥式缝合方法缝合龈瓣.记录术后7d内的疼痛情况,术后2、7、10 d张口受限和面颊部肿胀情况,术后10 d创口愈合情况.结果 水平褥式缝合组术后各时点中位疼痛指数略低于单纯间断缝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最大张口度和面颊部肿胀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单纯间断缝合组伤口一期愈合率为62.5%,二期愈合率为37.5%;水平褥式缝合组一期愈合率为85.0%,二期愈合率为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缝合方式均不影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并发症,但水平褥式缝合术可以促进拔牙创口一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程璐; 史剑杰
    • 摘要: 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临床上常用于增加种植区骨高度和宽度的骨增量术式。获得成功的GBR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获得创口一期愈合。为了获得无张力的创口一期愈合,骨膜减张技术因此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骨膜减张器械以及不同的骨膜减张技术相继出现。本文就当前几种常见的骨膜减张器械及技术的临床操作程序及各自优缺点做一综述。
    • 邢建峰1; 连立强1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交通事故导致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联合运用清创缝合以及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开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面部软组织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清创缝合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清创缝合的基础上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一期、二期愈合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时运用清创缝合配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联合治疗的一期愈合率显著更高,有效的避免了瘢痕的增生,患者也对治疗后的效果更加满意。
    • 朱占永; 赵月强; 李爱林; 童怡兰; 王晓丽; 余墨声
    • 摘要: 目的 探讨TopClosure(R)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胸部病灶切除后出现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病人71例,胸部病灶切除后,病人胸壁大面积皮肤缺损选用TopClosure(R)皮肤牵张闭合器来辅助修复重建.结果 71例病人胸壁重建创面一期愈合良好,其中6例病人术后3个月可见创面表面有轻度的增生性瘢痕形成.结论 TopClosure(R)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具有实用价值,临床治疗效果满意.%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opClo-sure (R) skin stretch closure device in the repair of large area skin defect in the chest wall.Methods 71 cases of patients appear large area skin defects after resection of the chest lesions,and the TopClosure (R).skin stretch closure device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all the chest wall soft tissue defects of the 71 patients.Results The primary healing of the chest wall defects on the all 71 cases were successful.Three months later,only 6 of these patients had mild hyperplastic scar formation.Conclusion TopClosure (R) skin stretch closure device has great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in the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area skin defect after resection of chest wall lesion,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opClosure (R) skin stretching device is satisfied.
    • 李鹏杰; 郭丽丽; 刘林嶓; 汪翠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清创缝合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交通伤所致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资料90例,观察组45例给予清创缝合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照组45例给予单纯清创缝合,观察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伤口一期愈合44例,一期愈合率97.8%,44例满意,满意度97.8%;对照组45例患者中一期愈合37例,一期愈合率82.2%,35例满意,满意率77.8%。结论:清创缝合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对伤口进行一期缝合,可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最大限度减少瘢痕增生,提高患者满意度。%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ifcacy of debridement and suturing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kin soft tissue injuries.Methods Clinical data about 90 patients of facial skin soft tissue injuries caused by trafifc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45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ebridement and suturing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45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ebridement and suturing,were retrospectly analyzed.Results 44 patients(97.8%)was primary healing and 44 patients(97.8%)expressed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37 patients(82.2%)was primary healing and 35 patients(77.8%)expressed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Debridement and suturing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kin soft tissue injuries could improve the primary healing rate and satisfactory level,which could reduce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scar hyperplasia.
    • 董雨; 王雨; 王伏声; 徐旭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分级对于经趾(跖)骨截肢并缝合术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于我科2011年1月~2016年5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别进行回顾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结果 2011年1月~2015年1月,5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创面愈合率78.00%、一期愈合率64.00%、创面不良进展发生率16.00%.2015年2月~2016年5月,使用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分级指导手术病例选择,3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创面愈合率96.77%、一期愈合率80.65%,创面不良进展发生率3.23%.结论 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分级指导临床医生使用经趾(跖)骨截肢并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趾端慢性溃疡可以获得较高的创面整体愈合率、一期愈合率以及较低的创面不良进展发生率.
    • 陈国双; 吴琛; 陈思思; 吕英; 毛波; 邹同荣
    • 摘要: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瓣联合筋膜瓣在修复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应用翻转臀大肌肌瓣联合筋膜瓣修复骶尾部褥疮21例,术中先设计筋膜瓣,大小以无张力覆盖骶尾部创面为宜,先自深筋膜层掀起筋膜瓣,再根据骶尾部褥疮创面腔隙大小及骨外露大小设计上部臀大肌肌瓣,自止点附近切断掀起,保护臀上动脉入肌分支,肌辩掀起逆行翻转180。后填塞骶尾部腔隙覆盖骨外露区域,褥式缝合固定后再将筋膜瓣旋转覆盖骶尾部创面。结果:本组21例中18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皮辩下血肿,经过血肿清除术处理后达到一期愈合,1例由于术后伤口感染,经过抗感染换药治疗后愈合,1例术后因筋膜瓣偏小出现皮辨边缘少许坏死,经过后期换药、二期缝合后愈合。最长随访迭2年,尚无复发病例。结论:翻转臀大肌肌瓣联合筋膜瓣由于采用传统筋膜瓣设计方案,解决皮肤缺损问题,筋膜辩掀起后便于暴露臀大肌及切取臀大肌肌瓣,由于肌瓣血供丰富,采用翻转肌瓣可以填塞潜腔,覆盖骶骨外露,局部组织量丰富减少了术后复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