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性能
建筑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10294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城市建筑、建材与装饰、建设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等;建筑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8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培玲、刘刚、前田勇等。
建筑性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0294篇
占比:99.98%
总计:510400篇
建筑性能
-研究学者
- 何培玲
- 刘刚
- 前田勇
- 吕石磊
- 姜志炜
- 孙佳琦
- 孙冬梅
- 封磊
- 张业茂
- 张磊
- 晏凤元
- 本刊讯
- 朱姝妍
- 林波荣
- 潘新科
- 牛龙龙
- 王冉
- 王景
- 王漠
- 田喆
- 韩臻
- 韩迪
- 马辰龙
- 黄欣
- Al-Shawabkeh1
- Alhaddad2
- Angelo Messina
- Antonio Frattari
- Arathi Gowda2
- F. Fucci
- Firas
- G. La Fianza
- Gandah2
- Ibraheem
- Jianping ZHANG
- Jiarui LIN
- Kate Murphy
- L. Brunetti
- Luke Leung2
- Maria Cristina Grillo
- Mwfeq
- Niancen Miao2
- Rami
- Sara Kunkel
- Silvia Dematte
- Stephen D. Ray12
- Subhajit Sen
- Yogendra Singh
- 万妮
- 丛勐
-
-
朱姝妍;
马辰龙
-
-
摘要:
本文首先解析了“建筑性能”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方案阶段进行性能优化设计的关键问题,之后引入“知情式”设计理念,提出数字技术支撑下进行多维度数据呈现的优势;进而提出“知情式”性能优化设计方法,搭建了针对“量化优化”和“多解优化”两种场景的性能优化框架,并分别通过案例应用证明其可行性。
-
-
詹朝曦;
徐林;
林联泉;
宋文洁;
戚欣悦;
许雯娜;
杨小艺
-
-
摘要:
为实现绿色医院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快速循环优化,提升医院项目的建筑绿色等级,以BIM技术为基础,结合云模型理论和物元可拓理论构建绿色医院建筑性能预评价模型。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构建绿色医院建筑性能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利用BIM技术可视化、模拟化、数字化等优势,提取建筑性能预评价指标所需要的数据;以云模型理论改进物元可拓理论,利用MATLAB辅助隶属度计算确定项目绿色等级。最后通过马銮湾医院项目进行建筑性能预评价模型应用分析,得到"2星级"的评价结果及设计方案优化意见。结果表明,该绿色医院建筑性能预评价模型具有可模拟、可循环优化和可模糊量化等优势,可为项目阶段提供建筑性能模拟评价、反馈和性能提升的循环设计优化路径,有效指导绿色医院的设计和建设。
-
-
徐舟;
朱炜
-
-
摘要:
分析绿色技术适应范围从建筑方案设计出发开展正向的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绿色环境营造。中天设计收集并统计已建绿色建筑项目获得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并运用环境分析软件帮助建筑师在设计的全过程完善设计方案。以合肥明悦广场商业综合体为例,在规划与单体设计阶段针对场地及室内热、风、声、光环境的优化目标,进行多方案模拟与比较,实现绿色二星目标,取得较好的成果。该方法从设计的正向流程出发,经过不断完善可以实现绿色、健康的工作目标。
-
-
-
-
摘要:
“十四五”时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量将达30.2GW,渗透率达到74.5%。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即建筑光伏一体化,是指将光伏发电功能集成于建材之上的一种形式,具有与建筑一体化程度更高、建筑性能更好等特点。我国将在“十四五”时期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
-
邹煜凯;
樊成亮
-
-
摘要: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未来建筑的主要矛盾由气候的“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共同决定,建筑气候设计需要从稳态的“适应性”演进为动态的“韧性”。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基于韧性的建筑气候设计技术体系,用以在实践中辅助建筑师进行设计决策,为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性能以及延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
-
朱姝妍;
马辰龙;
向科
-
-
摘要:
技术的发展终将引起行业的变革,通过对优化算法的相关内容及其应用案例的研究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更多方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梳理了优化算法的发展脉络,以及优化算法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历史演化,总结基于算法的生成设计平台及其对应插件;结合两个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优化算法驱动的建筑生成设计思维和主要过程;面向新世纪建筑实践要向"数字化"等转型的背景,从设计平台的选取、不同设计阶段优化目标的确定、算法优化的迭代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优化算法驱动的建筑生成设计实践的一般流程,并对优化算法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建筑师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展望.
-
-
窦雨薇;
李珺杰
-
-
摘要:
本文针对建筑策划初级阶段的多方案快速比选,创新性地提出了成分占比的研究方法.研究应用该办法探讨了中庭插入对建筑室内风光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建筑策划阶段的建筑性能多目标模糊快速评价方法,并根据相关标准与软件模拟,制定了分级评价方法与多目标评价方法.
-
-
-
-
摘要: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全球奥林匹克合作伙伴陶氏公司的尖端解决方案随处可得,该公司的材料科学专业知识有助于电力基础设施技术,并提供可持续的遗产。从涂料乳剂、绝缘密封剂到用于电子布线的弹性体,陶氏为奥运会提供了增强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并作为提高建筑性能的催化剂。
-
-
周浩;
邓庆坦;
陈平;
滕绍鹏
-
-
摘要:
随着国家政策与市场效益的驱动,绿色建筑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如今,风、光、声、热环境及舒适性等建筑性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阐述设计工具与建筑性能模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二者整合的3种模式并总结整合模式的关键问题.重点讨论了将参数化设计工具与建筑性能模拟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建筑性能导向的参数化设计流程,通过对相关应用成果的解读来论证其高效性与准确性,以期为我国建筑性能导向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
安宇
-
-
摘要:
1.新国标中为何新增了“生活便利”性能章节?@明天如何 2019版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比于之前几版的国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绿色建筑评价的定义、范畴、评价指标和技术框架都做了较大程度地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从之前关注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效果转而更加关注如何更好地提高建筑性能以解决人的健康舒适的需求,这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进步.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从之前关注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评价转向绿色建筑五大性能的评价.生活便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绿色建筑的可感知性,呼应了人民对于生活方式的便利高效的需求.
-
-
Jiarui LIN;
林佳瑞;
Jianping ZHANG
-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建筑性能仿真和监测是优化建筑性能表现、跟踪建筑实时能耗状况、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建筑性能仿真和性能监测的数据和应用仍然相互割裂,不能有效集成分析和应用,使得建筑运行期性能表现与设计目标相差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建筑性能仿真结果与监测信息的集成,研究以BIM技术为基础,依托基于IFC的建筑性能信息模型,提出了建筑性能仿真结果与监测信息的集成方法,为综合对比、分析建筑性能仿真与监测信息,实现建筑性能设计目标、动态跟踪优化建筑性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
-
-